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2018年7月30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夏荆山艺术展"开幕。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宗教事务局原局长叶小文,中国国家博物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黄振春,爱国书画家、美籍华人、慈善家夏荆山等出席开幕式。我馆副馆长谢小铨主持仪式。夏荆山先生师从著名画家郭味蕖,擅作花卉、人物与山水,佛像绘画尤显个人特色。上世纪70年代夏荆山先生移居美国后,笃志内学,  相似文献   

2.
"一年打基础,二年见成效,三年树形象",南漳县档案局(馆)这只荆山深处、卞和故里的"金凤凰",经过三年的艰苦努力,终于振羽而起,展翅高飞.  相似文献   

3.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四大古国,就是我们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中国三皇五帝,三皇就是伏羲、燧人和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其中,神农教民稼穑,不违农时,这种历法叫做农历.后来公历出现,就改叫皇历、古历、旧历.  相似文献   

4.
2013年5月4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播出《管不住的"神农丹"》,披露了山东省潍坊市农村地区长期存在违规使用剧毒农药"神农丹"种植生姜现象.像以往每一次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披露一样,其所引发的舆论反响和道德谴责可想而知. 媒体对这个话题的评论呈现出多种视角,新华每日电讯发出质问,"山东‘毒生姜’被曝光为何管不住?";广州日报评论说,"毒生姜’现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新京报刊发的社论《"神农丹姜"何以能"特供"国人》指出,"神农丹姜’固然生长于‘人人相害’的伦理土壤中,但是,其成为国人的‘特供’食品,更离不开国内食品安全监管的宽松和懈怠."  相似文献   

5.
李修平 《湖北档案》2002,(11):42-43
常游于荆山,倍受大自然的恩泽.品山、林、洞、穴、寨,赏水、天、鸟、鱼、兽,我自己也成了大自然的一分子,人似乎返璞归真了.这时我的思维又回到了远古的楚国,回到了浪漫诗人屈原、激情文人宋玉、愚忠臣子卞和的时代.  相似文献   

6.
相传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率其部落,活动在今鄂西北的大山里。神农氏看到悬崖绝壁上珍贵药草,就伐木搭架,上去采摘,并遍尝百草为民除病。后人不忘神农氏的恩德,就称这座大山为神农架。  相似文献   

7.
炎帝神农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湖北随州是炎帝神农的诞生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每年农历四月二十六日炎帝神农的诞辰纪念日,都有大量海内外华人华侨到随州市寻根谒祖。1992年,原国家主席李先念同志题写了"中国湖北烈山炎帝神农节"节名。自2009到2013年,湖北省连续五年成功举办世界华人炎帝故里寻根节,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陈昌智,全国人大常  相似文献   

8.
相传五千年前,中华民族的始祖炎帝神农氏,率其部落,活动在今鄂西北的大山里。神农氏看到悬崖绝壁上珍贵药草,就伐木搭架,上去采摘,并遍尝百革为民除病。后人不忘神农氏的恩德,就称这座大山为神农架。  相似文献   

9.
米开朗琪罗诗全集 2003.01 贝壁与荆山石室 2003.01 大众传媒与现代文学 2003.01 我在河边长大 2003.01 阿飞姑娘的双重生活 2003.01 俄罗斯冰美人 2003.01 新忏悔录——老警察手记之二 2003.01 狐狸梦 2003.01  相似文献   

10.
祭拜炎帝陵     
我对炎帝神农氏的敬仰是从小时候开始的. 记得读小学时,语文老师就告诉我们,在很远很远的时代,我们中国就有两位非常了不起的英雄.  相似文献   

11.
陆羽<茶经>卷下<六茶之饮>云:"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此记载说明我国饮茶之历史始于神农时期,但后人对此说多有质疑,如刘源长<茶史>卷一云:"我国何时开始饮茶,人人言殊,莫衷一是.唯大体上可谓开始于汉,而盛行于唐.唐以前饮茶,但多非史实.  相似文献   

12.
●以农为本:农业、农家、五大农书 传说我们这个民族都是炎黄的子孙.又传说炎帝与三皇中的神农氏是一个人.他教人如何种地养蚕,于是华夏大地率先步入农业文明.  相似文献   

13.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人类群体谋求进步与发展的一种手段,也是积累传承前人经验和技术的重要手段,因此职业技能性就是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自原始氏族社会时期,人类有了社会分工,畜牧业与农业的分工、手工业与农业的分工,促成了社会的调整、改造与创新,也成了职业教育产生的契机,于是统治者就产生了教化民众的理念,也有了教化民众的具体实施行为,如神农的全民式农耕教育活动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耕."  相似文献   

14.
南漳县地处荆山山脉深处,林特资源丰富,全县建立了林特产品档案,共涉及7大类、1,500多个品种,内容包括林特产品的栽培、管理、采、加工、保管、销售等内容。  相似文献   

15.
农业记者是电视行业的"农民".这是在中国电影电视"神农奖"颁奖会上一位多年从事涉农电视节目的同行对我说的一句话.  相似文献   

16.
我国是酒的故乡,传说在神农、黄帝时便有了酒.据<太平御览>记载:"神农耕而作陶".而陶是用来盛酒的;<抱朴子>载:"黄帝造酒泉法.以曲米和成丹药";<素问>载:"黄帝命作汤液酒醴以为备."此外,我们还可以从<史记·殷本纪>关于纣王"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为长夜之饮"的记载,以及<诗经>中"十月获稻,为此春酒"和"为此春酒,以介眉寿"的诗句中推知,约在六千年前,人工酿酒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神农尝百草     
《大观周刊》2006,(29):53-53
神农氏,上古时传说中的炎帝,农业、医药发明人。神话中说他是牛头人身。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民间流传着:神农有一个水晶镜子,吃下什么东西,人们都可以从他的胃肠里看得清清楚楚。那时候的人,吃东西都是生吞活剥,因此经常闹病。神农为了解出人们的疾苦,就把看到的植物都尝试一遍,看看这些植物在肚子里的变化,判断哪些无毒哪些有毒。当他尝到一种开白花的常绿树嫩叶时。就在肚子里从上到下,从下到上,到处流动洗涤。好似在肚子里检查什么,于是他就把这种绿叶称为“查”。  相似文献   

18.
楚国的卞和将一块璞玉献给楚王。而楚王不识其值:“珉也!”认定卞和有意欺骗他,怒令剁去卞和的双足。卞和只好回到荆山,每日抱玉哭泣。后来这块璞玉被识宝的追工发现,经反复加工,成为价值连城的传国至宝——和氏璧。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世界上的四大古国,就是我们中国、印度、埃及和巴比伦。中国三皇五帝,三皇就是伏羲、燧人和神农,五帝是指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其中,神农教民稼穑,不违农时,这种历法叫做农历。后来公历出现.就改叫皇历、古历、旧历。  相似文献   

20.
从武汉西北行,过云梦,越安陆,便进入中原大地与江汉平原的结合部,中化民族的始祖炎帝,公元前3239年4月26日就诞生在大洪山、桐柏山之间的随枣走廊东端的随州厉山石室,即厉山镇边的神农洞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