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课程变革,它不仅涉及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等表层问题,更涉及课程思想、价值观、文化传统、行为习惯、教学生活方式等深层次文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改确确实实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突破口.但是"是不是"与"能不能"毕竟是两码事.能否真正"突破"需要很多相关条件,尤其需要将这些条件加以有效整合.中国教育的核心问题绝不只是操作层面上的理念问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我们整个时代的价值取向和思维风格.笔者只想换个角度,从哲学的角度审视一番新课改.  相似文献   

2.
新一轮课程改革无疑是一场深刻的全方位的课程变革,它不仅涉及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等表层问题,更涉及课程思想、价值观、文化传统、行为习惯、教学生活方式等深层次文化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新课改确确实实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3.
论课程文化的自组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研究从外在的角度探讨课程文化的发展规律,把它视为一个被动的他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课程文化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一定的自组织机制:“开放”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远离平衡态”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内部条件,“涨落”是课程文化发展的起因;“竞争和协同”是课程文化发展的动力,“序参量”主导着课程文化系统演进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谢凯 《广西教育》2008,(31):13-13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突破和创新,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它要求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师生员工的“生命生存的场所”,是“生命的乐园”。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于是,滨湖路小学把目光锁定在阅读上。在“快乐读书,点亮梦想”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滨湖路小学随着新课改的层层深入而发生质的飞跃,凸显办学特色,体现优质教育,形成教育品牌,走出一条新课程改革校本化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5.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国学校课程文化建构依然存在诸如课程目标和评价被人为割裂、个体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孰为根本目的、教师对学生进行“优秀化”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和矛盾。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性建议。上述问题或矛盾,是由于缺乏对课程文化的动态的理解所造成的.课程文化建构者们必须正视动态的存在——课程文化的本质性理解。  相似文献   

6.
从个人主义走向合作——新课程对教师文化的诉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立体式的改革,而非又一次的简单的“外科手术”,它不限于课程体制的变革,还涉及到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实施和评价、课程资源开发等各个方面。新课程的实施最终要落实在课堂上,其成效如何关键是教师。对教师来说,本次课程改革不亚于一次“革命”,因而在传统的教育下所形成的一些教育理念、行为方式和思维模式等,都需要加以改变。要改变这种“旧文化”的强大惯性,必须进行一场“新文化”运动,而“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如何改变教师“各自为政”的局面,由“单兵作战”走向合作。  相似文献   

7.
开放课程的探索与思考——从学习者、决策者到建设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开放课程越来越受到互联网时代学习者的追捧,越来越多的人体验在网上自由选择心仪的开放课程并满怀期待地享受全新的学习形式。斯坦福大学课程开放的历史悠久,通过“斯坦福在线”提供课程开放服务,在提供优质教育体验方面保持领先地位。研究者通过体验和探讨斯坦福大学的开放课程,从“学习者”、“决策者”和“建设者”三个视角分析开放课程运动的经验,试图探索开放课程运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从“学习者”角度对开放课程需要解决学习动机、学习孤独感和在线学习能否成为主流学习形式的顾虑问题,这不仅涉及增强在线学习信心,更涉及到信息化时代在线学习的地位和发展。从大学“决策者”角度首先应确定开放课程的价值在于推进课程资源共建共享的共识,这个共识孕育了一场知识价值观的深刻变革。全球近200所高等教育机构投身开放教育大潮,正是对开放课程运动精神的肯定,并形成诸如培养学习者数字化学习能力、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通过学分制与传统教育接轨等经验。因此,从“建设者”角度来说,在项目规划阶段,就应考虑项目所涉及的技术障碍、队伍建设和平台建设等方面问题。尽管目前开放课程运动的发展方向仍具有不确定性,中国的一流大学也应该参与其中,甚至创建中国的MOOC平台。  相似文献   

8.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所构建的新课程体系,在课程功能、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很大突破和创新,它要求教师不仅要做课程的实施者,更要做课程的研究者和发展者,它要求学校不仅仅是“教育机构”,更应该是师生员工的“生命生存的场所”,是“生命的乐园”。新课改的核心理念就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潜在课程具有隐蔽性、多样性、复杂性、持久性、感染性等特点,它涉及到学校、家庭、教育的方方面面。目前农村中小学潜在课程德育功能缺失严重,需要从环境、制度和人际关系等角度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0.
《全球教育展望》2007,36(9):27-32
当前的课程论争主要围绕"新课改是否轻视知识",是否应该"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新课改"是否脱离中国国情"等重点问题展开。这表明教育理论界在教育目的、教育方法和教育发展观上存在着一定的分歧,笔者从三个方面入手,结合我国教育教学实际。对课程改革的合理性进行了系统分析,并从政府、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角度,就如何深化改革,促进我国教育的持续、和谐发展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众多学者充分论述了课程文化的定义、课程的文化传承功能、批判的课程文化观、课程的多元文化观、课程文化的后现代观以及课程的文化要素等诸多方面,其中,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课程文化的批判研究,我国对课程文化研究则多从“实然”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着重于相应的理论阐释,缺少探讨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而课程文化研究是“实然”与“应然”的统一,需要研究课程文化本身蕴含的生产主体、消费主体、评判标准等价值属性,挖掘其背后的文化权力逻辑。  相似文献   

12.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校本课程的开发也逐渐提上日程,在此教育理念下,学校需要结合自身的情况,为学生“量身定做”课程。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学校越来越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但是从实际课程开发情况来看,有些学校缺乏对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从而导致校本课程无法充分利用起来,也难以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所以学校不仅要立足于自身实际情况,还要融入当地特色和传统文化,以此来合理开发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13.
2006年。我校作为省级新课程实验样本校。新课程结构中最亮丽的风景线——通用技术课程成为我校课程建设的工作重点。我校在新课改前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建设已走在全省前列.新课程启动后。我校通用技术备课组有了省课程专家组成员.使我校通用技术课程具备了先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但同时也是压力。因此。在新课程实施第一学期中,本人先后承担了泉州市、福建省、教育部等各级别的通用技术新课程教学公开课或调研课。直面机遇和挑战,重压之下是艰辛。攻坚之后是快乐。思考最多的问题是“怎样做才能更好地实现通用技术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4.
当前学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呈现多元、多样的发展态势。从课程的角度来看,专设课程是推进生命教育的最佳路径,但在专设课程开设条件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学科渗透课程、专题课程、主题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等非专设课程是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现实考量和路径;从非课程的角度来看,包括学校文化在内的一切育人载体都可以纳入生命教育的实施过程中来,即生命化教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杨燕  闵欣 《江苏教育》2022,(53):13-18
小学书法课程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落实立德树人的一个有效途径。“双减”背景下,学校从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角度入手,构建“墨色、墨彩、墨润”进阶式的书法课程,建设浸润式的书法学院学习空间,从课时设置、课程实施探索融通式的课程运行路径。从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创新等角度落实课程评价,形成发展的素养聚集。通过书法课程,充分发挥好学校教育主阵地的功能,将“减”出来的时间赋予生命成长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新课改后的体育课实施情况总体不尽如人意。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重要的因素莫过于广大教师思想转变的速度未能跟上新课改的要求。新课改后的体育课程标准明显体现了后现代课程理论的某些思想,而广大体育教师们可能并未了解后现代主义教育和它的课程观,所以,本文欲从教师的角度,与新课改的要求联系起来,探讨中小学体育课堂的改革问题。  相似文献   

17.
课改前的“劳动技术教育”在新课改中改称“劳动与技术教育”.在课程形态上不再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存在.而是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指定领域之一。这些改变使这一学习领域更有开放性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教师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教师的关系角度来看,涉及教师与课程之间的关系、教师对课程开发的影响等问题;从教师自身在课程开发中的角色、行为或素质的角度来看,涉及课程开发中的教师角色定位、教师课程能力、教师课程权力等问题;从教师在课堂层面的课程开发角度来看,涉及教师课程创生问题。未来对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教师问题的关注,可以从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两个方面进行。  相似文献   

19.
“课程思政”作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对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和思想品德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目前,高中英语的阅读课堂上存在强调培养学生阅读技能,但高中外语阅读教学较少涉及思政教育,思政元素比例有限等问题。该文以PWP模式(即Pre-reading、While-reading和Post-reading)为切入点,探讨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阅读教学活动的融合性,通过设置文化知识类的活动,从而促进“课程思政”教育,为“课程思政”在高中外语阅读教学中的改革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智慧是追求幸福生活的基础,美雅是享受品质生活的保证。“智”与“美”的结合是学校教育追求的思想核心。新课改理念下课程资源的整合实践为实现这一目标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江苏省吴江市盛泽第二中学从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起步,逐步整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发展学校社团建设活动型校本课程,并积极向部分学科教学渗透,开发基于整合理念的校本课程,既保证国家课程对学生基础教育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