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是当代中国教育家,"教是为了不教"是老先生的核心教育思想,对我国的教育教学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涌现出了许多成功的教学实践案例。本文对叶圣陶教育思想带来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转型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2.
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他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是对语文教学本质和思想境界的高度概括。在实施语文教学新课改的今天,有必要从多角度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并付诸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3.
1982年11月,语文报社和杭州大学语文战线杂志社和上海教育学院中文系联合发起,在苏州召开了全国首届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那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深入研究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探索语文教学民族化、科学化道路”的课题。这个课题,受到了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的重视,不少同志就这个问题在理论上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见解;更可贵的是还有相当一部份同志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所有这些,对推动当前的语文教学改革,特别是对建设我国民族化、科学化的语文教育体系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这次在扬州召开的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讨论会,可以看作是近年来我国语文教育界在探讨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推动我国语文教学民族化、  相似文献   

4.
<正>叶圣陶先生一生致力于语文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从课程标准的制定到教材的编纂,从课程内容到教学方法,从学校教学到创办开明书店,叶老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内涵及其功能作出了明确而全面的阐述。叶老在语文教育事业上呕心沥血,艰苦耕耘,"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学观是他所有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其中,叶圣陶先生对中学生课外阅读延伸的教学理念与实践是叶老教育教学思想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5.
叶圣陶是我国语文教育的集大成者,始终从事和指导着我国的语文教育。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我国长期的教育实践中曾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并将继续启迪我国的语文教改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其中,语文工具论、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等思想很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叶圣陶是中国现代语文的奠基人,有着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实践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现代的语文教育思想。他的语文教育思想涉及到语文教育尤其是学校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主要内容有语文教育"以学生为本位"的本位论、"教材无非是例子"的教材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任务论和"学语文就是学做人"的目的论。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影响了近一个世纪的中国语文教育,对当今的语文教育有着不可低估的现实意义,指导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教育氛围;做好课内、课外的沟通;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追求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实践思想极其丰富。他先后提出了"做""练习""训练""实践""用""行"等概念,其内涵与语文实践是相一致的。要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必须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知识与实践、独立学习与合作学习等几对关系;在语文实践方式、方法和途径选择上,则要坚持综合性,坚持两条腿走路,注重预习和讨论,坚持反复历练。  相似文献   

8.
儒家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借鉴,其"仁者不忧""为仁由己""践履躬行""因材施教""教者必以正"等教育主张给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以诸多启示: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学生的道德实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重视教师的身教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9.
2011年"长三角语文教育论坛"于5月14-15日在安徽师范大学赭山校区成功举办.60余位来自上海、江苏、浙江和安徽省内的高校学者、教研员及中小学教学专家齐聚芜湖,<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编辑部也派员亲临会场,共商语文教育发展大计.本次论坛以"确立语文课程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为主题,围绕语文"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教"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相似文献   

10.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七十六年,教过小学、中学、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在语文课程名称、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任务、语文教学目的、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步骤、语文教材、教法等方面独树一帜,形成了全面的语文教育理论。叶圣陶不仅从事语文教学与研究工作,还进行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1.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他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七十六年,教过小学、中学、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在语文课程名称、语文学科性质、语文教学任务、浯文教学目的、语文教学原则、语文教学步骤、语文教材、教法等方面独树一帜,形成了全面的教育理论.  相似文献   

12.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是语文教育界思想最深刻,影响最广泛的教育家。他一生从事语文教育、研究七十多年,教过小学、中学、大学,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了深刻的语文教育思想。他的语文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内容极其丰富,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在我国长期的教  相似文献   

13.
<正>在现行语文课改如火如荼、莫衷一是、众说纷纭之时,重温叶圣陶的教育经典著述就显得尤为必要。"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是叶圣陶对语文教学目的最简明、最深刻的阐述。叶圣陶于1978年8月在题为《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讲话中强调:"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  相似文献   

14.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观--"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是其教育思想的精髓.它既继承了我国传统教育的精华,又吸收了外国先进的教育理论.这一语文教育观内涵极其丰富,主要涉及"两个关系"和"一个问题",即教与学的关系,知识、习惯、能力之间的关系和教材问题.本文限于篇幅,只谈及教与学的关系."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观与当前素质教育观的基本精神相通.学习研究叶老的语文教育观,对我国语文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袁丽 《江西教育》2022,(14):32-35
"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再学"是叶圣陶教学思想的精髓.1916年,在上海尚公小学任教的叶先生便初步萌发了这一理念,历经百年发展与沉淀,这一思想显得更加鲜活,它直抵教学的核心,愈发闪耀其真理的光芒.  相似文献   

16.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思想是叶圣陶先生对多年语文教学的认识和总结。该思想具备深厚的科学内涵,既是宏观指导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盘,又是具体指导教育教学实施的方法论。随着信息化、全球化时代的到来,该教育思想内涵也该有新的解释。本文基于新时期的教育背景,对该思想重新进行解读,以期为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全国人民敬仰的著名作家、杰出的教育家、语言艺术家、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叶圣陶先生离我们已去两年了,但他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高风亮节和科学的教育思想,仍时时在教育和鞭策着我们,他六十多年的教育实践和真知灼见的论著,为创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教育科学奠定了丰厚坚实的基础。叶老语文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教师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交给学生,而是把学习知识的方法教给学生,学生就可以受用一辈子.拿叶老自己的话来说,就是“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用叶老的语文教育思想审察评估近十几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是有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诸如阅读教学中的注入式,教师逐字逐句的讲解等;在写作教学中,忽视学生认知的差异和个性的发展、教师独家评改等。说明我们在很大程度上仍受旧式传统教育的影响,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对语文学科的性质和语文教学的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是我国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在批判继承传统教育的基础上,不断地充实和创新自己的语文教育思想,对我国语文教学具有深远的影响。通过对叶圣陶语文教材观、阅读教学的阐释和评析,辩证地看待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对今后的语文教学具有较大启示。  相似文献   

19.
叶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涉及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可谓博大精深。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要真正实践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首先必须对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的正确、全面的理解。就如众口传诵的“现在的教是为了达到将来的不需要教”这句话,就需要我们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相似文献   

20.
<正>《中学语文》创刊于1958年,由现代文学先驱茅盾题写刊名。1978年复刊时,语文大师叶圣陶题中学语文词,最先传播出"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教育思想。现由湖北省教育厅主管,湖北大学文学院主办。办刊宗旨渗透开放思维,突出理论引领,体现实践特色,培育学科核心素养。办刊定位读者定位:一线语文教师、教研员,语文教育教学专业教师、研究者;中等学校学生。功能定位:回应一线教师需求,解决语文教育教学的真实问题,提升实践智慧。注重理论实践结合,保持文化品位,推介探究前沿的语文教育教学理论。宣传教学教研成果,展示名家名师风采,探索教学评价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