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这天,是元旦的第一天,我和《詹天佑》、《少年闰土》相约去《山中访友》,拜访《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因为他住在山中,《有的人》只见过他《一面》,我也很少见到他,现在恨不得长上一对《彩色的翅膀》,早日见到他。  相似文献   

2.
朱永新 《教师博览》2013,(11):I0008-I0008
<正>《教师博览》20岁了。应该为他举行一个"成人礼"了。当他还是一个8岁的孩子的时候,我就认识他了。那个时候,他是一个充满朝气的孩童,洋溢着勃勃的成长的气息。由于喜欢这种气息,我把自己关于理想教育的一组文章,交给了他首发。那个时候,在文摘性质的期刊发原创文章,还不多见。从《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我心中的理想智育》到《中国教育缺什么》《我心中的理想体育》《生命教育:让教育回家》等,《教师博览》连续发表了我十余篇文章,我也因此与他结为忘年交。记得在他10周岁庆生的时候,薛农基兄将10年期间发表  相似文献   

3.
黄雪琴 《师道》2013,(10):6-8
疏林简净,载花将行。水落石出,野旷春明。念一个人,忆其性灵。思之思之,心与云平。——题记我是因为陈丹青先生,才知道他的。我知道他的时候,他已经过世了。虽有相见恨晚之憾怅,但并不妨碍我喜欢他,尊崇他。斯人已逝,幸而有诸多绮妙文字留下——《哥伦比亚的倒影》、《素履之往》、《即兴判断》、《琼美卡随想录》、《温莎墓园日记》、《我纷纷的情欲》、《西班牙三棵树》、《鱼丽之宴》、《巴珑》、《伪所罗门书》、《诗经演》、《爱默生家的恶客》、《云雀叫了一整天》……那么多的书,那么美的文字,还有殷殷推崇他的弟子陈丹青  相似文献   

4.
王汉申 《新作文》2013,(Z2):26-27
我是一只小乌龟,叫满满,我的小主人王汉申今年10岁。别看他年纪小,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书虫",他最喜欢的就是历史书了,他的书架上塞满了《资治通鉴》《宋史其实超好看》《明史其实超有趣》《明朝那些事》等乱七八糟的历史书。每天放学回家,他就一头扎进书堆里。我经常听见他对爸爸妈妈讲历史,有几次我爬上鱼缸央求他给我讲历史故事,  相似文献   

5.
《同学少年》2012,(6):13
远航的船上,我与一位《伤心旅客》相遇。这个晴朗的夜晚,我们一起坐在甲板上,望着《海上的月亮》,那是我所见过的《最美的》景色。《后来》,我给他讲起我的《小城故事》,让原本伤心不已的他《忘了哭》。临别时,他送给我一块《雨花石》,对我说:"不要放弃《那些你很冒险的梦》,坚持就会成功,当你实现梦想的时候,你会觉得《为了这一天》,一切都值得。"我重重地点了点头:"我会的,也《愿》你不再伤心。  相似文献   

6.
袁先行我早就认识,但他的作品我却读得不多。1994年在《小说月报》第8期上读过他的一个短篇《营救》,留下了初步的印象。1997年又在《小说月报》第8期上读到他的一个短篇《影子》,引起我对他的注意。最近又在《长江文艺》1998年第2期上读到他的新作《还魂》,  相似文献   

7.
我和楹联之间,有很多有趣的故事,说来给大家听听。爸爸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在他的要求下,一年级时,我已经背会了《三字经》《千宇文》《百家姓》《笠翁对韵》等一些少儿国学内容。当我上二年级的时候,爸爸又开始让我背诵绝句与律诗。再到后来,他又一点一点地教我背诵高中课本上的唐诗宋词,即使是《春江花月夜》《滕王阁序》这样的长篇他也不放过。在这样日积月累的背诵  相似文献   

8.
中学六年我是在黄河边的兰州十六中度过的。学校图书馆藏书丰富,多文学名著。除教室外,在学校,那儿是我去得最多的地方。我读书很杂,初中时追求能满足幻想、英雄崇拜心理的作品,《水浒传》《三国演义》《隋唐演义》《三侠五义》《保卫延安》《苦菜花》《迎春花》以及安徒生、王尔德的童话和儒勒·凡尔纳的科幻作品,抓来就读。高中时我的语文和俄语教师因赞赏我的写作天赋对我阅读作了积极引导。俄语老师名叫李钦超,在南京上大学时当了“右派”,后来到兰州算是“摘帽右派”,他喜爱我聪明和圆头圆脑的长相,常把我带到他家里看他的藏书。他给我介绍普希金、果戈里、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大小托尔斯泰等。他非常欣赏《贵族之家》,但他没有这本书,让我找这本书读。他从书架上抽下一本柯罗连科的《盲音乐家》送给我,盲人音乐家对大自然诗意的感悟和爱情经历一直感染我许多年。  相似文献   

9.
《同学少年》2012,(10):13
一块《顽石》问妈妈:"《为什么》别人说我没有心?"妈妈告诉他:"《我们都一样》,我们不需要心,没有心就不会伤心,这样才会幸福。"可他说:"我不想《勉强幸福》,《如果可以》,我还是想体会一下喜怒哀乐。"于是他没有《听妈妈的话》,而是离开家到远方去找自己的心。终于,他找到传说中的神仙,神仙给他画了一颗心并让它跳动起来。顽石带着心回去了,他感受到了一切,可并不快  相似文献   

10.
陪儿子读书     
<正>儿子上幼儿园大班后,因为相聚的时间非常短,所以为他读过的书也就屈指可数,比如《青鸟》、《小王子》、《彼得·潘》、《"钱"程从小培养》、《八十天环游地球》等。这些书,有的是他白天看过了,晚上我再读一遍;有的是我先读,第二天他自己再看一遍。因为他非常喜欢听我读书时抑扬顿挫的夸张语气,常常沉醉于我声情并茂的表演当中。几年下来,亲子共读为我们的家庭  相似文献   

11.
近来,我读了李镇西老师的素质教育手记——《爱心与教育》一书。这本书记述了他与学生之间的故事,主要内容共有5个部分组成,即《爱心和童心》、《与顽童打交道》、《锻造卓越人格》、《回答心灵的呼唤》、《学生的思考》。静心读完这本书后,我感受颇深:李老师对学生有一颗真诚的爱心,他用爱心温暖童心,用爱心感化他的每一位学生。他对后进生的教育艺术,使学生信他、服他、爱他。他的这种教育方法确实很值得我认真学习。  相似文献   

12.
今天,我批王晓昊的作业的时候,发现他又给我留作业了,他这是第四次给我留作业了。记得他上次留的作业中有一条歇后语“是赶车不用鞭子”,我一直不知道谜底是什么,当他告诉我谜底“是拍马屁”时,我笑弯了腰。我问他在哪儿弄了这么一条歇后语,他说在书上看的。是的,从他给我留的有关诗的作业中,就足以发现他是一个爱看书的孩子,他读了《唐诗三百首《》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三字经》他已经能从头背到尾,到10月20日,他已积累了231条名言,28条歇后语。我真的很佩服这个小家伙。今天,他在作业本上这样写到“:漂亮的老师,让我们走出诗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当代学生》2012,(22):52-53
《我与地坛》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史铁生的文学作品集,收录了《我与地坛》《秋天的怀念》《合欢树》等散文随笔。其中长篇散文《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充满哲思又极为人性化的代表作之一。地坛,是史铁生独一无二的港湾,是他的世界、他的国度。在那似乎等待了他四百多年、与他宿命相连的地坛,满载着他的思考和他母亲宁静而厚重的爱。那个有着独特气息的古园,似乎还留有他轮椅的印痕;史铁生坚强的生命气息,似乎还弥散在古园的每个角落。  相似文献   

14.
安政同志研究《红楼梦》大约有十余年。当我初知他有这个计划时,我有些怀疑;当我在《红楼梦学刊》读到他的第一篇论文时,我不免惊喜;当我在《红楼梦学刊》和一些高校学报连续读到他的一些论文时,我兴奋了,深感他已经踏上了红学家的道路,急切地盼望他在这条道路上扎扎实实地走下去,不要回头。现在,他研究《红楼梦》的第一部专著面世了,我读过书稿后不仅兴奋,还要由衷地表示祝贺。我之所以要表示祝贺,是因为安政同志这部著作,在《红楼梦》研究中取得了新成果,它的出版,无疑是当今红学研究的一个新收获。这部著作不仅证明安政同志在红学家的道…  相似文献   

15.
2006年,作家洪峰乞讨事件闹得沸沸扬扬。我到他博客上翻了翻。发现他已自称“老汉”。这个词让我愣了半天。洪峰是我校友,1993年我刚上大学的时候,他正因《苦界》一书被媒体连篇累牍地炒得火热。后来又读了他的《瀚海》《东八时区》《和平年代》等小说,佩服得不得了。那时他才30多岁,文风强悍、恣肆。充满大伤悲,像阳光下定格的荆棘,  相似文献   

16.
正刘卫平是厦门市教育界中我所仰慕的为数不多的名师及名校长之一。每当我在自己的课堂上谈到刘老师的说法和做法的时候,班级的学生总以为我与他较为熟络,实际是我认识他,他不认识我。但这并不妨碍我"高攀"成为他忠实的"粉丝"。从最早的《教育中的细节》到后来的《和师生一起成长》,到最近《福建教育》刊发的"校长写给新教  相似文献   

17.
痴迷于电脑和网络的青少年,其实更应亲近工具书。我的外孙最愿意向到家里来的同学展示的是那满满一书架的工具书。因为他感到这些工具书对他的帮助非常大。他已经学会了用工具书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大部分问题,自学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他使用工具书的习惯是从小养成的。当他问我问题时,我一般不直接回答,而是先让他自己查。学习语文时先教他查《新华字典》,然后是《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新华成语词典》等。百科知识方面的问题,则先用《儿童辞海》《学生辞海》《儿童百科全书》,然后是《辞海》(1999年版)和上海科技出版社的《彩图…  相似文献   

18.
朋友相聚,叙谈间他向我说起有一个编辑请他介绍作者的事,说他推荐了我。我说我现在已经是债台高筑,有不少编辑在追着我要账了,哪还顾得上啊。他说是《中学生阅读》。《中学生阅读》?我不禁心中一动,这名字竟是如此熟悉。  相似文献   

19.
1928年,郭沫若在《少年时代》中说:“林译小说中对我后来的文学倾向上有决定影响的,是Scoff的《Ivanhoe》(《艾凡赫》),他译成《撒喀逊劫后英雄略》。这书后来我读过英文,他的误译和省略处虽很不少,但那种浪漫主义的精神他是具象地提示给我了。我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我是一名初中生,也是《课外阅读》的忠实读者。我和《课外阅读》认识一年多啦。对于我来说,《课外阅读》早已不是一本杂志,而是一位充满智慧的人,所以我就把他当成了我的朋友。《课外阅读》好似一位有着深厚生活阅历的长者,向我源源不断地传递着生活的哲理;《课外阅读》好似一位能带来快乐的小丑,为我的生活注入无限的魅力;《课外阅读》又好似一位能修复心灵创伤的挚友,总能以他自己特殊的方式帮我抹平心中的烦恼。所以《课外阅读》无可争辩,他就是我的朋友。最后,我还要对其他《课外阅读》的读者说:“书”式生活,从《课外阅读》开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