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六字气法”炼法的思考石伦六字气法,又称“六字诀”、“六字吐纳法”、“六字炼气法”等,是古人通过呼吸吐纳进行疗病健身之法,初见于南北朝时期道家兼医家陶弘景编著的《养性延命录》一书。该书的《服气疗病》篇中记载:“凡行气,以鼻内(纳)气,以口吐气,微而...  相似文献   

2.
在讲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高中《语文》第四册)一文时,发现“却”字在文中出现14次,课本均无注解。查阅《辞源》、《辞海》,“却”仅有“退避”、“拒绝”、“还”、“但”等几种义项。张相的《诗词曲语辞汇释》列举了“却”字的八种义项,但仍不能尽解课文中的“却”字。笔者细读《水浒传》后发现,“却”字出现频率极高,其意义和用法,因语言环境的不同而各有异。这种差异在唐代以前和明清之后又很少见,因此,就更加值得研究。本文探讨的主要是《水浒传》中作为副词(包括个别连词)使用的“却”。在《水浒传》中也有少量作为实词意义的“却…  相似文献   

3.
“一字诗”的作者是清代大才子、《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昀(晓岚)。这首诗为什么嵌入了十个“一”字,其中是有一段故事的。《中国钓鱼》杂志先后两次录登的“一字诗”,恐是对纪昀原诗的误传,有失真之处。天津《中国书画报》1986年总35期刊登梦如先生摘编的《乾隆和纪昀》一文中的“一字诗”,比较合情理,现把原文摘附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阳冉 《精武》2008,(9):53-5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侠文化是一个游离于边缘但又不可或缺的文化系统。早在《韩非子·五蠹》中就有“侠以武犯禁”的记载,这是最早“侠”与“武”二字的同时出现。在往后数千年的文化传播过程中“武”、“侠”二字的合谈便悄然植根于人们的思想意识里,“武”作为“侠”的体现.“侠”成为“武”的内涵使得二者不能分离。青城绿林派于清朝末年起义形成,由于在特殊的历史环境下,使得此派武术融合了南北武术风格中的实用元素,并在时代变革时期将中闰侠文化的精神在流派形成前后多有显现.并融合在流派内容当中。  相似文献   

5.
张华  郑勇华 《武当》2009,(12):39-40
成书于明宣德六年(1431)由任自垣编撰的《敕建大岳太和山志》,最早记载了明太祖访寻张三丰的事迹。书中记道:“(洪武)二十四年(1391)太祖皇帝遣三山高道使于四方,清理道教,有张玄玄(玄玄,即为张三丰的字)可请来。”在其他历史典籍中,也有记载太祖派人四处访寻张三丰的。如明万历十四年进士何乔远编撰的纪传体史书《名山藏》,记载明太宗至穆宗十三朝二百余年史事,  相似文献   

6.
邢改东 《武当》2006,(5):7-8
“梅花拳”根源据1989年版《辞海》缩印本第 1473页“梅”字条目中记载:“梅花拳,亦称梅花桩。武术拳种。起源于明末,清乾隆年间流传较广。布桩图形有北斗桩、三星桩、繁星桩、天罡桩、八卦桩等。桩势有大势、顺势、拗势、小势、败势等五势,套路无一定型,其势如行云流水,变化多端,快而不乱。”又据《梅花拳根源经》和《梅花拳传承谱》记载:梅花拳第一代为收元老祖(虚拟),  相似文献   

7.
“弈”小考     
弈,这个字许多人都知道是指下围棋。最早在《左传》中就有“弈者举棋弗定”之语。《孟子》曰:“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然而关于“弈”字的真正本义,古今尚未见有解释。本文拟就浅见所及,对“弈”字作一试探性的考释。“弈”其实是个象形文字。上为“亦”,下为“廾”。据《礼记》注云:“人臂两垂,臂与身之间则谓之臂亦”。据此,“臂亦”就是指人的腋部。又见《说文》引徐铉说:“亦,今别作腋”。《广韵》也说:“肘腋作此字”。所以“臂亦”又引伸为人的两只手臂,我们细看“亦”字,上面的一点很象人头,一横下面的两点即表示两臂,所以“亦”字…  相似文献   

8.
《集邮博览》2001年第11期第35页发表了《这也是错体票吗》一文,引起我的兴趣,遂对文中提及的邮票进行了研究,并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这也是错体票吗》一文,首先提到1994—5《宜兴紫砂陶》邮票第4枚“现代·提壁壶”底图上的诗最后一句中的“情”字误为“清”字。邮票底图中引用的是宋代  相似文献   

9.
上海书店影印出版的丁福保编写的《历代古钱图说》1986年7月第1版将“助国元宝”定为无考品。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的1990年5月第一版由高汉铭编著的《简明古钱辞典》将“助国元宝”定为五代后晋宜武节度使杨光远于天福二年(937年)所铸。书中记载“助国元宝”四字真书,旋读,  相似文献   

10.
诚信为本     
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起码道德和准则,是一个人、一个集体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是叩开社会大门的“通行证”。古往今来,诚信二字一直是人们追求的道德目标和行为指导。先哲孔夫子日:“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史记·季布列传》记载:楚汉名将季布以不轻然诺,严守信义,为世人称道,故有“一诺千金”之美誉。即便  相似文献   

11.
《周易》一词,最早见于《左传》的记载,可见其成书于春秋战国时代或更早。“周”义双解,一日周朝之易,二日“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即《系辞》所云“变动不居,周流六虚”即是:“易”意日月,字从日下月,“日月为易,象阴阳也。”“日月为易,刚柔相当。”故所谓《周易》者,即日月之道普照周天。东汉易学大家郑玄所云:“《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可见《周易》一书,以“象”职“易”,以“易”之阴阳变化,统领世界万物最根本的矛盾对立统一的法则。其内容主要包括太极、阴阳、八卦、六十四卦的排列关系及变化规律(图1)。  相似文献   

12.
禚振西 《收藏》2010,(7):32-38
耀州窑是中国北方青瓷的代表窑口,是今人所说宋代“八大窑系”之一。宋代记述瓷窑的古文献中对耀州窑多有记载,特别是王存《元丰九域志》及《宋史》中有“耀州,贡瓷器”的记载。但到了近代,耀州窑的辉煌历史和成就已鲜为人知。  相似文献   

13.
一、“冰嬉”或“冰戏”,是清代对冰上运动的称谓;就是现在所说的滑冰运动,包括冰上竞技、表演和游乐。罗竹风主编的《汉语大辞典·冰嬉》说:“清代冰上运动,源于满族习俗。清窦光鼐、朱筠等《日下旧闻考·宫室·西苑一》:冬月则阵陈冰嬉,习劳行赏,以简武事而修国俗云。”,已考定“冰嬉”出于清代;实际上是由乾隆钦定的。可惜在我国诸多体育史著作,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体育卷》,都说“冰嬉”起于宋代,说在《宋史·礼志》有记载,这都是误信丁翟灏编的《通俗编》。其实查遍《宋史·礼志》并无“冰嬉”的记载,大约是把“水戏”误抄了。按历史记载,宋代的河朔一带(即今海河流域)刚有一种人拉的冰上运载器具叫“凌床”,规模甚小,当时还没有冰刀冰鞋的使用,宋代各种史料中均未查到有冰戏之记述。  相似文献   

14.
击球活动早在汉代就已见诸记载。日本古籍《倭名类聚钞》记载汉桓、灵帝年间(公元147—189)击球就已流行。汉末三国时著名诗人曹植在其《名部篇》一诗中描写了击球的情景:少年们宴后又去“连骑击鞠让”,一直到“白日西南驰”方罢休。曹植称赞球手的击技是  相似文献   

15.
清朝民族英雄林则徐,原籍福州,字文忠,精诗词,工书法,尤嗜于弈。 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有:“(文忠)善饮、喜弈”的记载。《林则徐年谱》说:“(文忠)夫人郑氏工诗善奔,公甚敬之”。  相似文献   

16.
“钓车”一词,《辞源》诠释为“钓具,有轮以缠络钓丝者。”说得通俗一点,即装有绕线轮的钓具,也就是人们所说的“轮竿”。轮竿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多年以前的唐代,这在唐以来的不少诗文中都有记载。问题是,究竟是谁最早使用了“钓车”一词。 《辞源》在对“钓车”一词的诠释中,引用的是唐代陆龟蒙的《钓车篇》。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陈禾塬 《武当》2005,(1):52-53
《华山十二睡功总诀》据史籍记载,道家陈传于武当山修炼成“五龙睡法”,后隐居华山使睡功之法得以后传。明代周履靖人民间辑得此法,收入《赤风髓》一书中。本篇原文以此为原本,与马道宗《中国道教养生秘诀》所录原文,进行对照,互为补充、纠正、并加以注释。原文中加着重号的字,均为误录,在注释中加以纠正。  相似文献   

18.
关于“邮票”物名的早期中文称呼,赖茂功先生在《邮票名考》一文中写道:“根据所见中文资料,最早的中译名是信票”(本刊1995年第1期第10页)。然而,笔者在《近代上海大事记》一书中却发现了更早的中译名是“花印”。 上述一书记载:1865年8月1日(同治四年六月初十)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布告,工部书信馆‘专代中  相似文献   

19.
纠正与建议     
李水木 《围棋天地》2014,(22):20-20
拿到今年的《围棋天地》第16期,一看到封面,感到非常惊讶!中间两排像篆书的字有很多错误,多数是篆法错误。但有一字是字义错误,就是斗力的“斗”字,这个不是战斗、争斗的“斗”而是一个量字的“石、斗、升”的“斗”字,意义完全不同。影响极广的《围棋天地》出现这样的错误,令人感到遗憾!  相似文献   

20.
我知“道”     
方瑛 《武当》2009,(1):46-47
老子在《道德经》里写进了70个“道”子,这标志着“道”是《道德经》一书的核心和基础,是经文中最最重要的词语。是否理解“道”的真意,成为正确解读《道德经》的关键。但是,当今却有一部分人,对“道”的认识还处于蒙昧之境,根本还没有弄明白《道德经》里“道”字的真实意义,就写出了大量与“道”意向悖的文章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