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面对每天纷至踏来的众多稿件,编辑部喜忧参半。喜的是有那么多的读者、作者关心支持本刊,忧的是不少作者虽然煞费苦心但却不得要领。喜得冯伯群同志这篇文章,分析了档案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告诉了大家怎样才能写好档案业务文章。这篇文章贴近实际,切中要害,阐述条理清晰,分析精辟入理,也说出了编辑部对来稿的期望,并且文章语言生动易懂,相信读者特别是基层档案工作者读后定会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2.
晓之以理     
人民日报发表了闻迪写的长篇文章《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在读者特别是青年读者中引起广泛反响。一些大学的师生称赞这篇文章写得好,它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制度作了分析比较,得出令人心服的结论: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只有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人民振兴中国;人们称赞这篇文章主题抓得好,分析问题的方法好,  相似文献   

3.
语流效率和时间观念王若谷最近,读了好几篇大陆记者的香港记行并谈印象的文章,颇有一些感触。有多篇文章都不约而同谈到了采访双方的语流效率和时间观念问题,可见这是一个较为突出而令大陆记者们感触尤深的问题。预约采访,大陆记者们普遍感到自己只要准时到达,对方总...  相似文献   

4.
在新闻、出版改革的浪潮中,要求报刊文章短些,再短些的呼声最高,也最为编辑和读者所关注.舟萍同志写了一篇《王安石、韩愈应得多少稿酬?》的文章,在《新民晚报》发表不久,就被首都某大报转载.不用说,编辑是欣赏这篇文章的。为什么呢?可能认为呼喊已久的问题,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了真谛,找到了‘长’的根源.但是,我觉得可能还有个更重要的原因:这篇文章回避了‘刊登在报刊上的文章’之长短与编辑的关系,把‘刊登在报刊上的文章’短不下来的责任,完全推给作者,这样编辑自然感到轻松。这或许才是这篇文章广为转载的真正原因。文章写道:‘要求报刊多登短小精悍文章的呼声,已经听得不少了,惜乎作者的回响并不强烈,水泡馒头式的长篇依然还占了某些报刊的不少版面,除了写作的技巧问题,按字计酬的稿费制度,是否也是文章短不下来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写作中的人称问题?就是当作者确定了主题、选择了题材以后,开始进入具体的写作过程,他就必须恰当地找到一种叙述的角度或立脚点。这种叙述角度或立脚点,就是文章的人称问题。记载或叙述事情的经过或人物的经历,总得有个记叙的主体。也就是作者总得用什么人称面对读者,来进行记载和叙述。在一篇文章中,人称必须相对稳定,人称混乱会使文章头绪不清,给读者听众理解文义造成困难。在叙述中,作者以当事人、见证人的身份,讲述所见、所闻、所经历的事情,使读者听众能够亲切地感受到,这便是第一人称的叙述。第一人称常常使用代词“我”或“我们”。如果以客观的立场,讲述他人的事情,称事件的主人公为“他”或“他们”。这种叙述就是第三人称。当作者用“你”或“你们”的称谓去叙述时,就是第  相似文献   

6.
编者的话     
范靖国同志的意见很妤。文章宜短不宜长,这是个原则。当然,我们不是一概反对长文章,该长的还是要长。现在的问题是写长文章成风,不该长的长了。这一点,我们当编辑的也有责任,尊重作者多了些,照顾读者少了些,可删可不删不是坚决删,而是尽量保留。这是以后要注意改进的,并希望作者合作。一篇文章如删去二分之一或三分之一,终究有损原文,难免有不尊重作者之嫌。  相似文献   

7.
评论或综述某一次好新闻评奖活动的文章常常见诸报端。但此类文章写得好的不多。杨文增的这篇文章,写法很不一般,他从新的角度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写新闻也可以打破常规,“反弹琵琶”,出奇制胜。读者不妨一读,可能会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宋元话本上有这样两句话:“话须通俗方传远,语必关风始动人。”这两句话概括了古代说书艺人的宝贵经验,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前一句讲的是形式,讲的是语言要通俗化才能传播得远,才能让人明白、易懂。后一句讲的是内容问题。我们经常讲可听性,实际上就是要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关于“话须通俗方传远”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其他同志也发表过类似的文章。而有关“关风”的问题则谈得不够。什么叫“关风”?不久前看到北京广播学院王振业教授有一篇文章谈到了这个问题。他说,所谓“关风”,看不见,摸不着,似乎有点玄,其实还是可以…  相似文献   

9.
报纸拥有的读者量的多少决定着报纸的生存与发展。如何将报纸办得读者喜闻乐见,成为读者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产品,是深入进行新闻改革中各级各类报纸必须研究的至关重大的问题。作为近几年蓬勃发展的县(市)报,又如何做好这篇文章,让自己拥有更多的读者呢?我们仙桃市报围绕贴近性问题,在宣传的主题、报道的内容和形式上作了一些探索,有一些收获。 第一、在宣传主题上要贴题。县(市)报是党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它的一大属性。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宏观的,不可能具体管到某个部门、某个乡镇、某项工作如何做,这就要求我们找准自己的“坐标”,找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地方实际的结合点——县市委、政府的重大决策,然后,围绕县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开展宣传报道——这是县市报始终要把握的一个主题。  相似文献   

10.
我是做编辑工作的,我又每天读报,这里想就我在工作中体会到的以及在读报中看到的一些问题,同大家谈谈心。文章的意思要表达清楚记者编辑都需要认真锤炼语言,首先是要使语言能够准确地表达思想,其次才谈得上语言的生动性。报上有些文章因为作者用词不当或者意思说得不清楚,很使读者伤脑筋。例如这样一句话: 人们一看就可以明显地感觉出来,这两个生产队长是年轻人。这里的“人们”不知是谁,是指文章中所写的那个生产队的社员们呢,还是我们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呢?不清楚。“感觉”出来这是两个年轻人,“感  相似文献   

11.
目前出版的一些新闻学教科书,在讲到消息写作时,都论及了提炼主题的问题。有的说“每一篇新闻都有一个主题”,“哪怕只写几句话或一句话,也有它的主题”。有的表述得更彻底:“没有‘无新闻主题’的新闻”。只有复旦大学新闻系编写的《新闻采访与写作》一书,谈到了“有少数消息,如简单地报道一种自然现象或一个社会动态,仅仅给读者提供一个新信息,就无所谓提炼主题的问题。但就大多数消息来说,仍然需要通过提炼主题来说明某一问题,或宣传某一种思想、观点”。对这些畅行于新闻系课堂的说法,笔者倒有一点疑义。我认为,通讯需要提炼主题,这是没有争议的。但多数新闻(指消息这种体裁,以下同)不存在提炼  相似文献   

12.
大众日报在头版位置,开辟了一个《活思想,好文风》专栏,登载了一些工农群众的文章。这些文章说话不多,却从不同角度上,简短朴实地说明了一件事,反映了一种思想,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思想活,文风好,得到了广大读者的好评。我们从这个专栏中选出三篇文章,外附四篇读者反映,一并发表在下面,供同志们参考。从这几篇文章里可以看出,工农群众文章的风格是:言之有物,言简意赅,有人,有事,有思想,很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3.
如果把抓好典型的宣传作为办好报纸的一篇重头文章的话,那么它的“下篇文章”便是推广典型的宣传。不要小看了这个“下篇文章”,这篇文章做好了,我们所宣传的典型就会产生酵母的作用,一带十,干带百,使典型迅速在全军上下推而广之。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榜样的力量”往往体现在“下篇文章”之中,即体现在典型得以推广之后所产生的效应之中。总部领导同志在谈到抓典型的工作时,既充分肯定了今年典型宣传的成绩,又明确指出,抓典型要重质不重量,特别是要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如果宣传得很热闹,而在部队建设中并没有…  相似文献   

14.
石舟 《军事记者》2002,(6):10-12
为适应广大读者、通讯员了解军报宣传的需要,从本期起开辟“军报宣传”专栏。我们首先向大家推出的是军报前不久召开的新闻宣传策划交流会的两篇文章,这类业务文章,今后将陆续刊登,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5.
我国新闻受众中的女性缺席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刊今年第四期发表了中国青年报记者谢湘的文章《3月8日:妇女制作新闻!?》,触及一个敏感的话题:当各界妇女到达有一定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层次时,就会不期而遇所谓的“玻璃天花板”。文章发表后,引起反响,作为新闻工作者也开始反思新闻业务领域存在的类似问题。本刊特编发两篇文章,以期引起读者关注。  相似文献   

16.
改革需要宣传,宣传需要改革。当前,广播电视系统的同志们正在探索如何改革宣传,以便更好地宣传改革。本期特辟“广播电视宣传改革笔谈”,发表了四篇文章。广东得我国改革开放风气之先,广东的广播电视宣传也走在改革开放的前列。蔡辉的文章介绍了他们在这方面如何抓住一些带根本性的问题,深化和加快宣传改革,既有指导思想,也有具体做法。杨正泉、杨伟光的文章,分别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对党的十三大宣传谈起,探讨了广播新闻、电视新闻如何进一步改革开放的问题。张振华的文章提出了深化改革对国外广播,需要在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继续更新观念。我们相信这四篇文章会对读者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可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我谈写文章     
《新闻战线》编辑同志要我写一篇文章,谈谈写文章。我自己的文章写不好,这个题目我怎能谈得好呢?我推辞了几次都不行,只好硬着头皮谈几句。文章是写下来的语言。文章和语言都是用来表达思想的,我们不应该把文章和语言分割开来。现在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新闻记者、大学教授,拿起笔来写一篇文章的时候,心里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写得“文”一点,多加上一些辞藻,多加上一些政治名词,多绕一些弯子。这些人在小学  相似文献   

18.
《人民日报》曾刊登读者成彬的文章《电视新闻给我们看什么》,对电视会议新闻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批评。不久,《中国电视报》转载了这篇文章。笔者作为一名电视新闻工作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颇有一番感想。现在,人们对生活的需要概括为五个字,这就是衣、食、住、行、看。看,主要指的是看电视,看电视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这是对电视工作者的鼓励,同时也是电视工作者的重任:要让观众看后感到满意。新闻是电视的主体,新闻节目办得好坏,决定着电视台的声望、影响和兴衰。电视既然是党、政府的喉舌,会议新闻总是要有的,并…  相似文献   

19.
文章千古事。但凡写文章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这篇文章写好了,再写另一篇文章却未必就写得好;即使是一篇好文章,也不能完美无缺。而对一篇文章的看法,也往往因读者各异而显得千差万别,或褒或贬,众说纷纭。然而,人们通过实践知道,倘要为文,终究有章可循,而对一篇文章的评价,也自有其客观依  相似文献   

20.
农民诗人王老九的“看稿杂记”在陕西日报发表后,引起很多人的注意。特别是人民日报把这篇文章转载后,从北京、上海、四川等地都有读者写信来,认为达篇文章对他们的写作帮助很大;有的人并寄来了诗稿,要求王老九修改;有些大学的校刊也写了评论,推荐这篇文章。达种情况说明,邀请一些有经验的和在群众中有影响的工农作者,帮助编辑部看一部分来稿,写点文章,谈谈写作上的问题或解答一些疑难,是很受读者欢迎的。这是用总结,介绍群众的经验来指导群众创作的一个好办法。我们在副刊编辑工作中,长时间存在的一个苦恼问题,就是不能满足投稿者要求给以写作指导的愿望。因为来稿多,人手少,加上我们的能力有限,虽作了很大努力,想了一些办法,但总是不能一一具体指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