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共理性作为和谐社会的价值基础之一,对公民教育具有基本价值定位、提供公共逻辑和评估指标的规导作用。因此,可以在公共理性的引领下实施公民教育,通过开展公民文化建设、健全公民教育结构体系、强化公民教育的制度理性和公共理性化的行为模式等路径,培育具有公共理性的现代公民,进而促进和谐社会的有效构建。  相似文献   

2.
公民身份不仅是一种制度的、法律的规定,而且是一种身份认同。制度规定了公民身份的形式,把形式转化为现实,需要公民对其身份的认同。认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为促进公民身份的积极认同,需要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公民身份认同教育实现公民身份的'再造'。我们以公民身份形象、公民身份认同的内容和公民身份认同的心理要素为维度,建立三维立体的...  相似文献   

3.
“公共理性”是指各政治主体以公正的理念,自由而平等的身份,在政治生活中对公共事务进行充分合作,以产生公正的、可预期的共治效果的能力。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公民具备一定的公共美德、公共能力与公共理性。要培育具有公共理性精神的现代公民,就需要以公共理性为指导,积极开展公民文化建设和公民意识培养。本文旨在从公共理性的维度,在阐述公共理性基本内涵与价值的基础上,着重分析公共理性对公民教育的价值定位、逻辑思维所具有的规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转型阶段、现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和当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在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公民德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回顾和反思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我国公民德性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总目标中将好公民修改为合格公民,更加符合德育实际与教育规律,是我国公民教育不同层次目标要求的客观体现,也是公民教育理性自觉的必然回归。在教育教学中,厘定公民教育的合理目标与内涵,有利于我们采取比较适切的手段推进公民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相似文献   

6.
公民的根本问题是公民身份问题,界定公民概念的内涵必须基于对公民身份的探讨,而公民身份与国家之间具有"结构二重性"。在我国社会转型期,公民身份研究的核心是如何建构我国公民身份认同的过程。公民身份认同可以分为公民自我角色意识的认同、公民社会行为的认同和公民制度的认同,公民在建构自身身份认同的同时完成了国家认同,并通过履行公民行为促进社会制度的完善和发展。从建构公民身份认同的角度出发,公民教育应该是在基于公民身份的教育制度中,去建构积极公民身份认同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和谐社会的建构、国家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公民文化而不是村民文化、臣民文化为基础。公共理性是公民文化的核心,"说理"是其运行机制,"说理"教育则是建构公民文化的重要维度。"说理"是社会正义、民主政治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一种自由言论的权利,是一种与他人平等对话、协商的政治实践方式。因此,"说理"教育不是说教,而是一种培养受教育者对公共领域的关注、形成公民文化核心价值观念以及言之有据、客观真实、符合逻辑、平等对话能力的实践方式。  相似文献   

8.
公民教育不仅成为了教育理论界和教育实践界的热门话题,而且还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公民教育之所以受到各方普遍重视是因为它被赋予了诸多期待和蕴含:它是推进现代性追求的时代呼唤,廓清现代教育的一个基本视角,批判传统教育的一个新视点,展望未来的一个新起点.  相似文献   

9.
国民是附属于国家的概念,它是在国家立场对人的规定,所包含的教育意旨就是培养对国家及其政制效忠的国民,国民获得的是工具性的训练。公民是个人在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身份,蕴含着按照公共价值原则而行动的伦理精神,表现了通过关照公共生活实现卓越人格的可能。公民品质既摒除驯化的奴性,也摆脱自我中心,既实现自我价值,又促进公共福祉。公民作为规范性概念,表达了符合人性尊严的人格理念,符合教育的理想。教育培养人,就是培养理性成熟、能力卓越、公共品质高尚、个性健全的公民。把公民作为教育培养的人的理念,是中国教育进行人性新启蒙的方式与契机。  相似文献   

10.
《全球教育展望》2008,37(4):50-54
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古典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转型阶段、现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和当代公民德性教育思想阶段。在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发展的不同阶段,公民德性教育的核心理念和具体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回顾和反思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演变的历史,对于我们把握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发展历程和建构我们国家的公民德性教育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公民社会的内涵、特征、存在的必要性等方面阐述了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公民意识教育能为公民社会的构建提供意识层的基础和能力层的保障、公民意识教育理应成为公民社会的奠基性教育等观点。  相似文献   

12.
在城镇化进程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质,就是要教育新进入城镇的农业人口对自身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一种自觉的公民意识,其核心是公民身份意识的培育。在这一进程中,需要逐步树立起公民的责任意识,将权利与责任统一起来。同时,对于刚刚进入城镇生活的公民而言,还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以积极、正面的态度接受城市生活中内在和外在的各种考验,从而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提升公民自身的意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现实需要,也是整个公民意识教育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利用教学内容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符合我国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际的客观要求,这对于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性和实效性也有重要的意义。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进行公民意识教育,可以采取案例式教学模式和互动式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现实要求。开展公民意识教育,必须首先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的科学内涵。构建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根本途经,在于培育公民社会、拓宽公民政治参与渠道,把公民意识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与终身教育体系,开拓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5.
以公民意识为视角进行文化认同培育是处理新疆跨界民族多重而又复杂的各种认同关系的有效途径。这就要加强对新疆跨界民族国家认同感的培养和权利义务观的教育,实施多元文化理解教育以构建国家精神疆域,挖掘中华主流文化和新疆跨界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普世价值,正确处理新疆跨界民族伊斯兰教信仰与民族文化认同的关系等。  相似文献   

16.
美国作为一个多种族、多民族的现代化发达国家,其公民教育为维护美国的社会稳定和强化美国的国家认同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美国公民教育发展及公民教育强化国家认同的分析,其实践给正处于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中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公民是积极参与公共实践、具有公共理性、承担公共伦理义务、促进公共福祉的道德主体,其根本特征是具有公共认同、公共理性、公共风范等构成的公共精神。政治是公民合作的实践体系,其目的是追求公共福祉,政治通过法治与制度实践,提升公民技能;教育通过学校生活形式,培育公民的公共精神。教育培养伦理型公民,才能把人的健全发展与社会的良好建构统合起来。当代教育需要走出对个人谋取市场化利益的工具性职能训练,在制度、目标、内容、结构的全方位改革中转向公民精神的培育。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firstly identifies the major legacies inherited by the post-colonial government in Hong Kong, with reference to the key features of access, control and curriculum. Subsequently we examine the state's attempts to reconcile the tension between its quest for legitimacy and for stability. Two dimensions of education, namely the process of educational policy making and the nature of citizenship promoted through the school curriculum, are analysed in terms of the conceptions of civic participation and identity promoted and implemented by the state. In conclusion we point to the shift in the policy making process and the strengthening of policy actions designed to promote the state's conception of civic identity.  相似文献   

19.
20.
The purpose of this exploration is to offer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proposing a definition of the affective domain in physical education. The framework is designed to assist physical educators in conceptualizing the content of the affective domain in terms of a commitment to facilitate students' development of a moral attitude and an aesthetic attitude about their movement participation. The framework is expressed in a manner that ultimately could guide teachers in making curriculum decisions about specific developmental concepts suitable for positivistic and naturalistic inquiry, with subsequent revision and reconceptualization of the framework anticipa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