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一母亲来信说:儿子二年级,他在学习上有许多毛病,直接影响到了成绩。尤其是粗心的毛病,明明书上写的是“51”,到他那里就成“15”了,拼音字母“b”“d”也经常看错,平时做作业不是忘了写答案就是抄错题。因为他的这个毛病,我跟他的爸爸操碎了心。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道理也不知道讲过几回,可他就是改不了。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出了错。  相似文献   

2.
吹牛     
丁丁爱说大话,什么"我爸开的是劳斯莱斯"、"我的房间比足球场还要大"之类的,他经常挂在嘴边。为此,他没少被同学嘲笑,被老师和父母批评。可是,他的这个毛病就是改不了。实在没办法,丁丁的妈妈只好冒着让丁丁变笨的危险,来到"丁医生大话治疗中心"求医。"睡吧,孩子!"治疗就这样开始了……  相似文献   

3.
绰号     
何立伟 《初中生》2002,(13):4-5
很多调皮的男孩子大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给别人取绰号。我念小学的时候,这种经历可谓铭心刻骨。那时候我的毛病就是爱出风头,哗众取宠。老师来家访,在我父母面前就是这么评价我的。为此我挨了父亲的栗凿。老师还告诉我父母,说我最大的缺点就是喜欢给同学取绰号。的确,那时候我给我们学习小组的每个同学都取过绰号。比如脸胖一点的李姓女同学,我叫她“李包子”;一个姓杨的男同学饭量很小,每餐只吃二两米,我就叫他“杨二两”。诸如此类,基本上都抓住了对方的特征,显得我个人形象思维很是出众。  相似文献   

4.
【案例】“我要打他!我要打他……”一个男孩一手拿着木棍,一手紧握拳头,当着其他学生的面儿,对着老师吼叫。起因是教师询问他中午为什么发脾气打同学。在其他学生七嘴八舌的议论声中,他愤怒了,拿起了木棍,追打同学……事情虽然在几位男教师的干预下告一段落,可我的思绪却难以平静。这次事件后,学生议论纷纷,我更是无法用语言形容自己复杂的心情,我为自己关心孩子不够而难过,也为孩子的暴躁行为而担忧。该生叫小民,是一个聪明但脾气暴躁的孩子。通过了解知道,他在家里一犯错误,父亲非打既骂,母亲却对他一味溺爱。父母的不和谐教育使得他的性…  相似文献   

5.
《少年儿童研究》2009,(1):55-56
问:我的孩子今年8岁了,按说上学都已经两年了,起码能跟老师进行正常的沟通对话了,但是,孩子什么都不跟老师说,学习上有什么问题就自己看书琢磨。他的后座总是欺负他,甚至上课的时候就动手拧他的后背,但是儿子就是不敢告诉老师。不过儿子还是挺喜欢跟我这个当母亲的聊天的。我也知道,父母跟孩子的沟通不能代替师生间的交流。我该如何帮助孩子解开心中对老师的顾忌呢?  相似文献   

6.
肖梅 《家庭教育》2001,(9):20-21
主持:有位父亲来电询问:“我女儿3岁刚上幼儿园,几次送女儿见到老师时,老师也不和我们说女儿在校情况。女儿回家常说大班的王老师夸她儿歌念得好,很乖。而自己的老师从来不提。我想,女儿正在适应一个新环境,此时老师的主动性很重要,我很想和老师谈谈,又感到这位老师性格内向,我们的意见是否会让她难堪,关系弄僵了,对女儿更不好。有人建议给老师送礼,我也觉得不妥。和老师沟通,我没有经验,特别想请教有经验的父母。”孩子一上学,父母就少不了和老师打交道。怎样和老师沟通,真正做到家园合作,共同教育好孩子呢?本期6位父母朋友,将和我们讨论这个话题。  相似文献   

7.
胡嫣 《家庭教育》2002,(6):16-17
主持:武汉读者翁国明问:“我儿子7岁,只喜欢听好话,不能说他一点不好。在学校调皮,老师批评几句,他马上不高兴,有时回家还会哭一场。真不知该怎么办,不知其他父母有无此烦恼?”现在的孩子都习惯听好话、被赏识,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说不得”的毛病。怎样对待孩子的这种“说不得”现象呢?本期有6位父母朋友座谈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8.
案例分析一天下午,五年级学生郑晓晓的妈妈兴冲冲地跑到办公室找我,十分焦急地说,孩子最近一段时间偷了她的400元、外婆的50元去网吧玩和买东西吃,被她无意间发现了。她非常生气,儿子犯类似的毛病已经多次,屡教不改,甚至还撒谎说是以前的同学带他去网吧的,教也教了,打也打了,就是不奏效。她想请老师帮她开一副教育孩子的良方,顺便跟老师请假,带孩子到学校查找他的这个同学。当时,我非常理解她的心情,也希望孩子悬崖勒马,改过自新。我马上把郑晓晓叫到办公室,可孩子很镇定,无所谓。如果直截了当地问,是根本问不出什么的,得巧问。于是,我心平气和地跟他交谈,问每天回家后都做些什么,可他说的话与其母说的不符,漏洞百  相似文献   

9.
我们班上有一个叫陈颖杰的孩子,自上幼儿园起就是很有名的“小捣蛋”。他不仅有多动的毛病,而且经常打骂其他同学,是个令老师头痛、让同学害怕的“问题学生”。来到我班后,开始我以为他年龄还小,不懂事,慢慢地会改变,因此就由他去发展,只是偶尔开导开导他。可是到了中年级,这孩子变本加厉,坏行为越来越多,坏脾气越来越大,成天打这个打那个,弄得全班学生没有一个敢和他同桌,家长对此也非常不满。有次,陈颖杰把同桌的背部狠狠咬了三口,同桌在他的威胁下不敢向我报告,回家后告诉了妈妈,结果双方父母为此大吵了一场。这事令我…  相似文献   

10.
城里孩子最聪明,小小年龄就知道1+1=2。妈妈经常教导孩子说:“不要害怕别人,别人打你你就不敢打他?他打你一下,你应该打他两下;他骂你一句,你应该骂他两句;他吃一个苹果,你应该吃一个拿一个,总之要比别人多一个才对,这就是2。”俺农村孩子比较笨,爷奶父母教导也似乎无方。邻居家老根的小孙子今年四岁,到村上学校教室窗户外听老师给学生上课,回到家里问老根:“爷爷,老师说1+1=2,你们小时候1+1等于几啊?”老根很认真地告诉孙子:“我们小时候1+1就等于2。做人也要这样: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谁打你一下…  相似文献   

11.
赞可夫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魏巍在《我的老师》一中这样写道:“老师,您也许不知道,在孩子的眼里,您是多么的公平,多么伟大的人啊!”这质朴无华的语言饱含一种最普通然而又是最深刻的情感和期待——公平,即学生需要教育的公平和公平的教育。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名的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  相似文献   

12.
吕海青 《下一代》2012,(7):27-27
开学不久,一位家长特意找到我说:“孩子可喜欢你上课啦,你说的话,对孩子来说那简直就是‘圣旨’啊!”我不由得感动,但同时也在思索:学生对老师更多的是害怕,为什么不怕我还喜欢我呢?在后来的谈话中我终于知道,原来,孩子喜欢我对他(她)们笑,喜欢我和他(她)们“拉家常”。我在课余时间总爱和他(她)们说说话,有时问问家庭情况、娱乐情况、饮食情况、身体状况、业余爱好,等等。这样既可以了解学生,又拉近我和学生的距离。没想到我这极为平常的做法,竞使孩子深深地享受到被爱的幸福,老师在他(她)们纯真的世界里是多么崇高啊!  相似文献   

13.
一天,我接到一个父亲的电话:儿子李强现在读小学六年级,问题行为一大堆,老师不断告状,父母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却无所谓,一副听天由命的样子。按照惯例,我约夫妻俩先来面谈,以便了解孩子和家庭教育的一般情况。与父亲的这次面谈,初步在我脑子里形成了一个学习困难儿童的基本状况:他聪明,但不快乐,充满敌意,对同学多攻击行为,尤其是常用口水吐人,非常令老师和同学讨厌。无论在学校还是在家里,他都显得孤独,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习成绩尚能及格。但有较好的动手能力。爱看科幻书,玩电脑,知道怎样打发时间,晚上精神很好…  相似文献   

14.
常听到父母们发出这样的埋怨:“现在的孩子太能消费了,花父母的钱不知道心疼。我儿子每个星期都要去麦当劳,一次不去就闹情绪,还说我们不爱他。他每个月的零花钱怎么也得300多元,不是请同学吃饭,就是买小玩具,要不就去打游戏。我们说他花钱多,他不以为然,说‘才300多元,我们每个月赚3000元多呢!’唉,孩子哪里知道父母的苦啊!”“孩子太没责任心了,自己的事情根本不放在心上。每天都好像是我们做父母的在替他上学,要为他收拾书包、带上学的用品,要帮助他检查作业。如果一次忘记了就要被埋怨,哭着说都怪我们不给他拿桌套、鞋套、橡皮等,被老师…  相似文献   

15.
一些不安分、不守纪、不顺从、不听话的孩子常被大人称为小捣蛋、小调皮、小淘气。卓强就是这样一名角色。卓强五岁从另一所幼儿园转入我园大班,不久就暴露出这些毛病。在与他的父母沟通时了解到,卓强在原来的幼儿园不大讨老师和同伴的喜欢,在家  相似文献   

16.
儿子的班主任生病住院了,我问他:“老师病了,你们同学有没有哭啊?你们有没有去医院看看老师呢?”儿子很冷淡地说:“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去,我是不想去的,我只知道现在的代课老师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17.
儿子的班主任生病住院了,我问他:“老师稿了,你们同学有没有哭啊?你们有没有去医院看看老师呢?”儿子很冷淡地说:“我不知道别人会不会去,我是不想去的,我只知道现在的代课老师很好,我们都很喜欢她。”  相似文献   

18.
水琪 《家长》2014,(1):26-27
正真正爱孩子的父母,应当俯下身去同孩子交流沟通,做孩子的朋友,如此,才能知道孩子的性气,进而精心培育,让花朵绽放得更加美丽。不久前,一位经商的朋友来电,声音充满焦虑:"小刚近日郁郁寡欢,多次自言自语道‘我是一只不抓小鸡的鹰’。会不会心理出问题了啊?你是医生,一定知道的。"小刚是朋友的儿子,他是我看着长大的,他今年读初二,生性  相似文献   

19.
有一天,上小学三年级的女儿突然问我:“爸爸,同学要抄我的作业怎么办?”对孩子提出的问题,我一时感到很难回答。于是,我反问女儿:“老师知道同学抄作业的事吗?”“不知道”。“那他们父母知道吗?”“我哪儿知道?”孩子还告诉我,如果不让同学抄作业,有些同学就会不和自己玩儿;如果让他们抄作业又怕老师发现挨批评。看到孩子进退两难,本着“两弊相比取其轻”的态度,我教给女儿这样一个办法:别人抄作业你可以不管(不是这样的问题不该管,而是小孩子还不具备处理这个问题的能力),你自己绝对不能抄同学的作业,因为抄作业就像…  相似文献   

20.
小幽默     
惯性物理老师在讲惯性这一课,一个学生在下面讲废话。老师暗示了他一眼,可他仍我行我素。老师:我刚才讲了什么内容?学生:惯性。老师:请你举个实例。学生:刚才我在下面讲话,虽然您暗示了我一眼,但我没法马上停住,这就是惯性。梦见足球赛“老师真对不起,我又迟到了。这是因为我梦到了一场足球赛。”“这和迟到又有什么关系呢?小明,请你解释一下。”“老师,您不知道,我梦见的足球赛进行得非常激烈,他们两局不分胜负,又延长了时间。”十分满意“喂,怎么样,弗瑞德利克。”父亲问:“你的女老师满意你吗?”“啊,是的,爸爸,十分满意.”“你怎么知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