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非正式学习是教师学习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已有的研究对其缺乏必要的关注。本文试图从教师非正式学习的内涵人手,讨论非正式学习对于教师发展的积极意义以及非正式学习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2.
随着学习型组织建设的不断推进,非正式学习作为实施企业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方式,已引起企业组织的关注。本文针对温州市的企业员工进行有关非正式学习的问卷调查,了解其非正式学习现状与需求,并提出促进员工非正式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非正式学习广泛地存在于人们工作和日常生活之中,和任何人都有着紧密的联系,理应得到全社会普遍关注。为使非正式学习被更多的人所认识和认可,首先需对非正式学习的价值进行考查。本研究用更加宽广的视野,以横向的思维方式,用其它事物与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关联性,彰显非正式学习的价值。本研究将非正式学习与成人发展、终身学习、学习型社会、正式学习、新媒体结合起来,梳理出后面五者与非正式学习的重要关系,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非正式学习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非正式学习原本就寓于学习之中,提出非正式学习,是学习完整意义的回归。非正式学习的价值功能需要再认识、再提升,要将其置于高质量教育体系建构的大背景下,并聚焦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在厘清概念的基础上,着力研究学校教育面临的四个问题:学校教育开展的是正规教育、正式学习,究竟需要不需要非正式学习?儿童的学习方式主要是正式学习,如何从人性出发,开发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需要现代技术支撑,在实施中应该关注什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两者结合,应该在哪些方面着力?由此,推进非正式学习,建立完整意义的学习,改变学习方式,将育人方式改革落实在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5.
基于社会性软件的大学生非正式学习模式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到来和终身学习理念的普及,非正式学习受到普遍关注,Web2.0时代的社会性软件为非正式学习提供了更大的空间。通过分析常用社会性软件在非正式学习中的功能,将日常使用的社会性软件与非正式学习有效结合,构建促进大学生进行非正式学习的基本模型,使大学生认识到Web2.0时代如何在日常网络环境中利用司空见惯的社会性软件有效进行非正式学习,提高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性日益受到认可,工作场所学习领域对于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与日俱增:研究主题逐步从理论探讨走向实践研究,即从概念辨析、理论模型设计到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促进学习的技术实现等实践方向发展;研究对象日益多样化,聚焦的工作场所逐步从企业拓展至学校、医院等,研究对象也覆盖人力资源开发专业人员、企业主管/员工、教师、医务工作者、银行职员、社会工作者等;研究视角受到传统知识观向实践知识观的转变,从关注个体同时也从个体行为导向的视角,到关注个体与情境之间的交互,再到更广的社会-历史-文化视角;研究方法既有聚焦影响因素研究的量性研究,也有聚焦学习机制研究的质性研究。今后,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关注从经验中学习、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之间的关系、虚拟空间的非正式学习、非正式学习的激发与支持、基于团队或组织视角的工作场所非正式学习研究等主题。  相似文献   

7.
学界对非正式学习的研究时间并不算长,但因非正式学习自身诸多的优越性致使其成为当前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中国共产党和学习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又提出要把自己建设成为学习型的政党,非正式学习契合中国共产党对学习问题的重视及对学习目标的追求。在此逻辑下,本文在对非正式学习的概念、特征以及党员干部开展非正式学习的重要意义阐述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促进党员干部有效开展非正式学习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非正式学习:学习科学研究的生长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学习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个体日常活动中的有效学习方式,近年来正逐渐成为国际学习科学领域的新兴研究热点。场馆学习、服务性学习和职场学习是三种典型的非正式学习模式。通过对三种学习模式比较分析发现,非正式学习受到个体情境、社会情境和物理情境等三类情境因素的影响,学习者在非正式学习过程中可获得多元的学习结果,以促进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对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可拓展我们对学习和教育本质的理解,为了促进非正式学习的研究发挥更加有效的作用,教育研究者和实践者可以构建评价非正式学习效果的有效评估体系,探索影响非正式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并谨慎推广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Mblog的非正式学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正式学习指在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之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方式,它占个体所学知识的80%以上。由于非正式学习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更好的进行非正式学习一直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移动博客(Mblog)是作为一种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业务,有即时、移动、个人、方便等特征,非常适合于非正式学习。详细介绍了Mblog的内涵特点,分析了Mblog在非正式学习上的优势,提出了基于Moblog的非正式学习研究。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非正式学习是一个受到广泛重视的研究领域。近年来的研究主要关注非正式环境中学习的多元化情境和身份认同,聚焦于博物馆中的科学学习研究,技术中介的非正式学习等内容。本文就其中有关非正式学习领域的专题进行评述并从研究方法、理论研究几个方面提出启示。希望国内读者能从本文及其参考文献中获知有关非正式学习领域的最新动态。  相似文献   

11.
非正式学习以其灵活多样的形式和重要效用逐渐受到各国教育者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利用高校的学习资源进行非正式学习是大学生需要培养的主要学习技能之一。通过多途径整合课堂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策略研究,全方位引导大学生合理规划非正式学习,使非正式学习更有目的性和实效性,对于提升地方高校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调研了2004至2010年间,国内公开发表的有关非正式学习的学术论文及学位论文.通过分析发现,目前我国非正式学习的研究,仍处于初期阶段,研究角度亦很狭窄.尤其是对婴幼儿、青少年以及老年人的非正式学习关注甚少.相对而言,上述人群更适合开展非正式学习.据此,本文试图推导研究非正式学习的可能性及对策.  相似文献   

13.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非正式学习指在正规学校教育或继续教育之外,在工作、生活、社交等非正式学习时间和地点接受新知的学习方式,它占个体所学知识的75%以上,而人们对它的关注和投入却不到20%。由于非正式学习在人的工作、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日益受到人们尤其是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重视,是教育技术人员亟待研究的一个新领域。本文介绍了非正式学习的内涵、特点、理论基础及非正式学习促进和实施的相关策略等。  相似文献   

14.
<正>主持人语"非正式学习"源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40年代末进行的"非正式教育"。它指的是学校课堂学习之外的学习,是学习者在非正式的学习时间、地点,通过非正式的途径进行的学习。它与由学习机构发起的、基于课堂的、组织严密的正式学习概念相对应。"非正式学习"是常见的,又是不知不觉的,往往不被人们关注。它有几个基本特征:(1)偶发性和随意性。它蕴含于日常的生活和实践中,与生活互动和相容,可以发生在除学校课堂学习以外的任何时间和地点。(2)多元性。它获取知  相似文献   

15.
在非正式学习的应用逐渐成为研究热点而理论研究相对薄弱的背景下,文章从非正式学习与正式学习对比的视角,对非正式学习的本质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实践性强是非正式学习的本质属性,非正式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使终身学习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Web2.0的到来正引领学习者去适应一种新的学习主流--非正式学习.在前人的基础上归纳出非正式学习的定义,总结非正式学习的特点和有效性,在相应的理论支撑的基础上构建基于Web2.0的非正式学习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正式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为了更好地了解非正式学习的研究现状,通过内容分析法,分析了从1997——2010年发表的非正式学习相关文献,从研究历程、研究文献来源、研究内容和研究趋势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得出非正式学习研究者主要来自于高校,目前研究热点集中于基于技术网络等构建非正式学习模式等;并指出非正式学习特殊性研究、理论探讨等将成为主要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8.
非正式学习与泛在学习是当前学界关注度高的两个话题,对于非正式学习和泛在学习的关系,目前学界缺乏专门研究,在仅有的零星论述中,存在观点不一、认识混乱的问题。为填补研究的空白,厘清非正式学习与泛在学习的关系,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从概念、起源、二者与技术的关系、二者与正式学习的关系等四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分析。对比发现,非正式学习与泛在学习在四个维度方面存在或同或异甚至相距甚远的现象。综合分析对比结果认为,泛在学习贯通于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泛在学习包含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共同组成的学习范畴中。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教育观念把教育与学校等同起来。在终身教育背景下,非正式学习逐渐得到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场馆学习成为学校教育以外的一个新的学习领域。场馆学习本质上是一种非正式学习,它不仅让人获得知识,同时也能帮助参观者提升兴趣、态度、观念等。参观者是以个体的认知发展、原有的知识建构以及参观动机为基础,与场馆里的展品和媒介进行交互,通过互动建构其个人化的参观经验。应该提倡场馆教育与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紧密结合,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单介绍了非正式学习理论,针对教师在线学习共同体,提出了自主学习式、基于问题的协作式、课题引领式等三种非正式学习模式,并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