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立群 《考试周刊》2012,(40):182-182
分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也是对素质教育方法的新探求。目前初中教育教学中,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给教育教学带来较大的难题。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摆在许多教师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如果在一个水平线上对所有学生提出同一要求,势必会导致优等生"吃不饱",学困生"消化不良",而分层教学的方法就能缓解这种教育困惑。  相似文献   

2.
现就数学教学中如何以人为本,培养创新能力谈谈几点体会.一、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教学模式都是以"精讲多练"的形式来进行教学的.根据上海教科所顾冷源教授的调查研究:目前,我国数学教学传统模式的弊病是教师"讲"的多,没有让学生自己去发现知识,掌握知识,教师缺少对学生的创新性的关注;课堂教学毕竟是学生"学",如果光教师"讲",学生就始终处于"听"的被动地  相似文献   

3.
徐岩 《新课程研究》2010,(3):47-47,54
职业中专学生综合素质不高,不能很好地融入专业技能学习实践等活动中。笔者认为中职教师对学生应怀有"爱心"、"耐心"、"信心"、"宽容心",对专业知识、教育教学业务有"进取心",才能促进自身职业教育能力的提高,才能促进中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教育属于未来的事业,作为老师就要对学生一生负责。无论学生是"龙"还是"虫",是"鱼"还是"虾",教师都应以大海般的心胸理解他们,包容他们,接纳他们,彻底避免反教育产生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5.
周勇 《上海教育》2013,(13):58-60
近些年,为"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发展"理解和尊重学生的教育",不少课程及教育专家都在提倡"儿童学"。新近颁布的《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也把"儿童学"列为教师必须掌握的新"教育专业知识"。虽然目前还无法看清楚,为了让学生获得"理解""尊重"乃至"快乐",提倡者将会以什么样的"儿童学"训练教师,但当前的提倡与政策推动倒是很容易让人想起清末以来教育界兴起的诸多时断时续或不了了之的"儿童学"运动。  相似文献   

6.
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具有世界范围内的巨大影响。中国对实用主义的认识还是从约翰.杜威开始的。然而,威廉.詹姆士的作用不能低估。威廉.詹姆士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对现代教育理论发展的重要启示是:必须注重教师和学生个体的独立性,教学应是教师"哲学思考的方法",而学生应可以选择学习的内容和过程;必须强调教师和学生都具有不同的"气质",教学活动其实就是一种"气质"冲突和协调的过程;必须认识教育在本质上就是经验的不断积累,但又需要承认教授间接知识具有与直接经验同等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苏香兰 《教师》2011,(5):110-111
我常听人说,人的一生中能遇到一位好老师是莫大的幸福。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幸福主要是由教师"操纵"的,特别是班主任,要与学生共创、共享教育的幸福。但每个班级都有一些我们没有想到的、没有办法的,甚至管了没有效果的,不愿意去管的"死角",可能成为我们教师工作的"盲区",这种教育的盲区小则为安全隐患,大则可误人子弟。  相似文献   

8.
杜威认为:教育即经验的成长,即经验的重组和积累。我们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应该源于学生的经验。初中生物也不例外,尽管是启蒙教育,但是学生都是带着对生命的感悟、对大自然的感受走进课堂的,他们并不是一张"白纸",这些不仅是教学的基础,而且还是教学的资源。如果教师无视学生的经验,把学生当作学习的"容器",一味灌输知识,其结果不但会导致新课程改革提倡  相似文献   

9.
教师如果不懂得教育的技巧,只靠盲目辛苦和付出时间,是不可能很好的达成教育效果的。教育技巧实际上就是"怎样教"的工具。"表扬"便是一种有效教育的技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充分运用这一技巧,将表扬蕴藏于无痕无形之中,柔和而不突兀,那么,"表扬"将能释放出最大能量,它将处处"生花",使教育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强调在教学活动中让课堂真正地"动"起来,这个"动"不是教师或者学生单方面的"动",而是一种"互动",既有教师的"动",更有学生的"动",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更是师生与所有教育资源之间的一种互动。 课堂如果缺少了互动就缺失了课堂的生气,就缺失了生命的灵动。在教学实践中,许多一线教师根据课程标准和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于桂霞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1):100-101,111
世界范围的教师专业化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都对教师的专业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未来教师的师范生专业能力不足是当前我国高等师范教育在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本文从当前师范生专业能力缺失的角度出发,提出了高师教师教育课程的建设应遵循"儿童为本"、突出"实践课程",关注学生"终身学习与发展"的理念以及实践性、发展性、开放性与差异性原则。  相似文献   

12.
笔者对"幸福"有着自己的理解,笔者认为幸福是从事自己所热爱的职业,作为一名班主任,笔者的幸福便是以教育为乐、热爱教育生活,把教育活动当作幸福体验,笔者觉得这是实现教师幸福乃至教育幸福的动力源泉。如果想要成为一个幸福的教师,那必然需要具备出色的创造能力,并且能帮助学生培养创造能力,正如第斯多惠所说,"一个不合格的教师将要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不仅仅通过"解惑",而且通过"生惑"获得意义和价值感,体验教育之乐。于笔者而言,教育即是一个富含创造的过程,教育情境的营造、教育内容的选择和组织、  相似文献   

13.
祁生川 《考试周刊》2011,(11):129-129
长期以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人们认为教师的任务是教,学生的任务是学,因此,教师往往热衷于"满堂灌",采取"填鸭式",搞"一言堂",形成了一个"教师讲、学生听,教师写、学生抄,教师考、学生背"的英语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4.
耿淑  黄俊丽 《考试周刊》2011,(44):104-105
课堂教学评价由关注教师"教"转向关注学生"学"。这一视角的转变给教师教学行为、学生学习方式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挑战,这要求从根本上改变学生仅仅是教育的对象和客体的传统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处处体现其主体性。因而课堂教学实践中应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情境教学",甚至可以独立地"创设情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5.
张春花 《文教资料》2011,(22):140-141
"对话教育"是重构师生关系的新型教育模式,它摒弃了传统教育中教师高高在上的管理者姿态,要求教师"蹲下来看学生",用"心"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从而达到教育目的。在"对话教育"中,教师的"耐心""尊重""赏识"是三大要素。  相似文献   

16.
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学校体育教育需要"兼容并包",体育教学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教师的教学方法千姿百态,学生的学习方式多姿多彩,如果仅凭谁的"一家之言",显然不合时宜。如今素质教育和规范管理的双重要求迫使我们必须追寻和回归本真的体育课堂。追寻体育教学之本真,就是追求原汁原味、返璞归真的体育课堂。我们提出本真体育课堂的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学生担当主体的课堂;二是学与教都具有针对性品质的课堂;三是开放性的课堂。  相似文献   

17.
陈国庆 《考试周刊》2011,(20):190-191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指出了教育发展的总趋势,同时也阐明了教育改变的方向。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使学生能通过自学去掌握、更新和发展知识,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生明 《宁夏教育》2011,(7):148-149
在教育心理学中,我们把青少年中出现,诸如"不听话",不愿与家长、教师沟通,经常与家长、教师"顶牛""对着干"的现象叫做青春期逆反心理。学生的逆反心理如果不加以有效的应对,对于孩子的成长是极其不利的。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上课画条条,课后背条条,考试默条条"的"三部曲"教学模式在中学文科教学中,极为盛行,尤以政治和历史为最。这种过于重视学生的辐合思维而忽视辐射思维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今教育发展的需要。为此,我们提倡在中学文科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法"。教师要想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应做到"寓理于情",以真情调动学生激情,借助情境理念教学,关照"角落",调动全体。总之,教师在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是不可缺少的,而且有着永恒的价值,永久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改革倡导面向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在教学改革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列宁就曾经反复强调,学校"真正"的性质和方向",完全而且只能"由"教学人员"来决定。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灵魂和基础,在教学中,教师只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才能够发挥每一名学生的潜能,让每块金子都发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