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简谈工具书中附录的功能及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凡工具书,多有附录.有人作过抽样统计:文史类工具书有附录的多达85%以上[1].这些附录,表面看来,似乎无足轻重,可有可无.事实上附录是工具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含有丰富的信息,是重要的检索途径.然而,日常人们使用工具书时,常常忽略了附录,就连一些专门介绍工具书的书籍,也不提及附录,这不仅浪费了信息源,降低了工具书的使用效益,而且会给读者带来许多麻烦.为了充分发挥附录的作用,引起读者对附录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附录的功能特点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2.
大凡工具书,多有附录.这些附录,表面看来无足轻重,实际上是工具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含有丰富的信息,是重要的检索途径.然而,人们使用工具书时,常常忽略了附录,就连一些专门介绍工具书的书籍也不提及附录.这不仅浪费了工具书中的部分信息源,降低了工具书的使用价值,而且给读者带来许多麻烦.为了充分发挥附录的作用,引起读者对附录的高度重视,本文拟就附录的重要作用及利用附录时应注意的事项,谈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3.
顾名思义,工具书是人们学习研究中利用的一种图书工具,它主要供人们检索查找使用。这种检索的特点,决定着工具书必须采用一定的排检方法,以便于通过它来查检材料。工具书采用的排检方法是否完善,对能否迅速地查寻到所收的材料有着重要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对工具书的充分使用。因而,这个看来是枝节问题的检索  相似文献   

4.
前几年,大约是1976年吧,香港有一个人从“文化大革命”前修订的《辞海》未定稿中挑毛病,搞了一份《辞海错误一百例》,将它奚落一通。这篇东西发表在香港的一家报纸上。我们暂且撇开这位先生的政治用意不谈,单说他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就算这所谓一百条错误都是事实,那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古往今来,任何一部工具书都不可能没有毛病,尤其是一部大型工具书,要从中挑出上百条,甚至上千条  相似文献   

5.
撒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曾经说过:知识的一半是知道在哪儿找到它。知识有两种,我们自已了解一个主题,或者我们知道在哪儿找到它。这个特点在现代社会更加突出。由于学科的综合与分化,各种专业互相交叉、互相渗透,分工日益精细。即使是一个学科的主题专家,对其它学科也往往是知之不多或一知半解的。这就为现代咨询业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各种咨询服务应运而生,但最基本的参考咨询,总是与参考工具书密切相联的。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同志一生博览群书,知识渊博。他在读书学习中对工具书十分重视。 1.重视编撰工具书早在1950年5月22日致黎锦熙先生的信中就十分支持他所请示的有关编撰工具书的各项事宜,他说“所提大辞典处各点均可同意。并和胡乔木同  相似文献   

7.
本文概述了古籍中有关文史学科工具书的种类及其检索法。使研究中国古代汉语和中国历史,查找资料得到门径。这是本文作者给我院中文系古代汉语研究生讲《如何使用工具书》讲稿的一部分删简而成。本文共分十节:一、工具书的意义:工具书是按一定排检方法。今日事务繁杂,知识门类繁多,书籍浩如烟海,就需要借助工具书,迅速而准确的获得自己需要的知识。它不是前后有机的连续的读物。  相似文献   

8.
由邢贲思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哲学小百科》(上下册),是一部有自己特色的工具书,它把学术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适应了各方面读者的需求。因此,该书第一版一到新华书店,就立即被读者抢购一空。今年七月,该书在首届中国图书评选中,荣获中国图书奖。这部书为什么会受到读者的欢迎,它的特点是什么呢?我带着这些问题访问了这部书的责任编辑曹柏峰同志。年过花甲的老曹,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已有四十多年了。他从50年代起就致力于哲学普及工作,他与哲学家姜丕之合作编写的《哲学通信》,当  相似文献   

9.
中文工具书电子化:现状分析与重点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文工具书电子化作为概念被明确提出是在20世纪90年代.中文电子化工具书的出现是对传统的信息存储和用户查阅方式的根本性革命.相比传统印刷版工具书,它可以达到高度的信息集成;可以减少印刷、装订、仓储、运输、销售等周边环节的高昂成本;扩展了工具书使用者的使用范围;提升了工具书的表现力;尤其是在查询使用上具有巨大的优越性.就我国而言,当前大力促进中文工具书电子化的理论研究与实际开发,特别是启动一些具有相当规模的中文工具书网络性电子化工程,应当是相关部门的一个努力重点.  相似文献   

10.
工具书的显见功能和潜在功能工具书的便于查考,是它不同于其它类型图书的最主要之点。一部工具书的功能(即用途)的多少,则与它便于查考的程度成正比(虽然功能的多少不是决定一部工具书是否便于查考的唯一因素)。因此,工具书的编者总是力求使所编的工具书具有多种功能,能够满足多种查考需要,这就使多数工具书具有不只一种功能。  相似文献   

11.
十年“文革”,文艺出版园地一片荒芜。“文革”结束后,拨乱反正,百废俱兴。当时我们上海书店(原上海古旧书店)仓库里还保存着一批古旧书,引起各方面的关注。出版社要发掘选题,再版重印,需要找底本;作家、研究者要写书,需要找资料、找旧著;广大读者在新书品种极其缺乏的情况下,也希望从旧书店找到所需要的图书。上海书店在货源不充裕、供不应求的情况下,自然就想到了影印旧书这一途径。1978年国家出版局及时批复上海书店可以继续从事影印复制古旧书刊,上海书店迅即复印了一批读者急需的文史读物和工具书等。  相似文献   

12.
大约是在1976年,香港有一个人从“文化大革命”前修订的《辞海》未定稿中挑毛病,搞了一份《〈辞海〉错误一百例》,将它奚落一通。这篇东西发表在香港的一家报纸上。我们暂且撇开这位先生的深层用意不谈,单说他这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做法就值得商榷。就算这所谓一百条错误都是事实,那也不值得大惊小怪。古往今来,任何一部工具书都不可能没有毛病,尤其是一部大型工具书,要从中挑出上百条,甚至上千条毛病,并非难事。例如《康熙字典》,在《辞源》、《辞海》问世以前,它几乎是流传最广的,直到今天,也仍未失去其存在价值。中华书局将它重印后,它依然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但是一般人都知道,它的错误是很多的,仅引用书籍字句方面的讹误,清代王引之就给它找出了2588条。  相似文献   

13.
综合性百科全书是大型的工具书,其主要作用是供人寻检查阅;它又是人类知识的总汇,具有知识读物的作用。百科全书在使用上应该最方便、最易查,而在成书上则最复杂、最难编。那么,百科全书的编辑工作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一、它要有统一全书的体例。百科全书的体例是指导全书选条、编写、审稿、定稿和全部编辑工作的基本规则。它应规定全  相似文献   

14.
工具书按照语种划分为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县图书馆主要是收藏和使用中文工具书。中文工具书在县馆工作中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是藏书建设工作必要的参考工具,同时也是搞好读者工作的重要武器。图书流通、宣传辅导、参考咨询、文献检索等,都离不开工具书。因此,县馆工作者掌握和使用工具书,对完成图书馆各项任务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的辞书编纂出版事业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全国一天之内,可能就要出版好几种工具书。作为一个辞书工作者,迫切需要知道信息,以进一步规划选题,避免不必要的重复与撞车,如果有谁好心地为出版单位编辑出版一份《全国辞书(工具书)出版信息月报》,那就真是功德无量的事。在涌向读者的几乎如潮般的工具书中,有多少是优质书,它将传之后世而能永葆其魅力?辞书界有识之士提出:工具书的出版也存在着“打假治劣”的问题,初听,不免耸然。但细想一下,不合格的工具书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编纂工具书的传统。工具书之作,指不胜屈。它是中国文化典籍的星汉璀璨的银河中闪耀着夺目光芒的星座,在中国文献发展过程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在工具书中,其类型之多,数量之繁,尤以社会科学工具书为最.面对浩若烟海的社会科学工具书,若不知就里,惟作望洋之叹。为解决工具书的利用问题,三十年代始有中文参考书“指南”、“举要”之类的著作问世。旋至七十年代末,社会科学工具书登上大学课堂,成为高校文科某些专业的必修课之后,自八十年代初起,介绍和研究社会科学工具书的著作渐多,诸如文史哲工具书介绍…  相似文献   

17.
纠错随谈     
当了十几年的编辑,养成了一个职业性毛病:读书、看报喜欢找差错 其实有时并不是有意要找碴,而是那么一溜看下去,总能找出这个字不规范,那个标点用得不对,于是乎用笔把它划出来,碰到拿不准的,还要借助字典辞海等工具书,因千万不能以错纠错甚而以错纠正,让人笑话。 或许多数人都有这样的恶习:挑别人的毛病容易,找自己的错处较难。就说一篇文章吧,写好后自  相似文献   

18.
工具书是孩子们认识世界、学习知识必不可少的"好帮手".它与其他类型图书相比,具有两大特点:一是不可借阅性;二是内容的长效性."不可借阅性"是指多数工具书,特别是语言类工具书,比如<新华字典>,是孩子们必不可少的学习工具,是应该人手一册的;"内容的长效性"是指工具书的内容应当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可供使用者在一段时期之内反复查阅,而不像某些娱乐、消遣性书籍,看完一遍或几遍之后其内容就消费完了.  相似文献   

19.
在编辑工作中,审读稿件,核实材料,常常会碰到一些知识性和资料性问题,需借助工具书加以解决。工具书对编辑工作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果编辑不重视对工具书的利用,遇到疑难时不勤翻检,就容易犯错误、闹笑话。有这样两则例子:  相似文献   

20.
打破传统桎梏,强化传统工具书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高校图书馆传统工具书的收藏和利用状况调查分析,传统工具书资源面临如下困境:收藏量有相当规模,总体呈减少趋势;配套收藏、特色收藏不足;收藏方式单一,使用规则呆板;重视电子工具书推广、网络文献检索,忽视传统工具书检索利用教育。对此,提出认清传统工具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建立有特色的传统工具书重点馆藏保障系统,改变常用传统工具书馆藏模式,改变传统的借阅方式等一系列强化传统工具书开发利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