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0 毫秒
1.
《商君书》历史观的内涵相当丰富,涉及人类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历史发展动力等重大史学理论问题,也勾画出我国古代历史演进的基本轮廓。其历史进化论、对社会矛盾与经济作用的认识都已达到时代的顶峰,为变法运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作为先秦法家的代表著作,《管予》和《商君书》都蕴含着丰富的兵学思想,但其内涵却有所不同。文章在阐述二者兵学思想的基础上,从文化传统、治国理念等方面分析了它们产生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商君书》是先秦诸子的重要典籍,是我国古代灿烂传统文化中的一支奇葩。它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商鞅变法是《商君书》的核心,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和政治主张是本文的中心内容。  相似文献   

4.
《商君书》蕴含有丰富的选官思想,对于官吏的起源、地位、作用、选拔和任用以及对官吏的控制、精简等等都有阐述。它在秦国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影响,起到了积极的、进步的历史作用,在深化人事体制改革的今天,为了记取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我们仍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诗经》中语音变化较大、音理较为复杂的通假字和本字进行了分析,指出了这些通假的古音依据,明确了其古今音变的基本线索.  相似文献   

6.
《管子》与《商君书》是我国经济思想史上的两朵奇葩。历史上“管、商”虽常被人并称,但二者的经济思想在调控经济的方法手段、对农工商各生产部门的认识、消费思想以及对国家与民众分配的认识等诸多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不同。这种不同是由齐秦两国不同的文化背景、地理环境、位置和国情,二书的时代背景及管仲和商鞅个人的不同情况等方面决定的。二者经济思想的不同实际反映了齐法家与晋秦法家两种学说经济理念和齐秦两地文化传统的不同。  相似文献   

7.
在《商君书》中,比较早地出现“自治”一词。此处之“自治”,其意即在法制的框架内,民众做好自己的份内的职事;它并不主张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而是要求在专制主义下无条件的服从。因此,《商君书》中的“自治”观,不能作为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和政治资源。  相似文献   

8.
《商君书》的人称代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君书》中的人称代词的用法,分为三类,第一人称代词“吾”,“我”,“吾”做主语和定语,“我”做宾语和主语,第三人称代词“若”,用于关系非常亲密的人,作主语。第三人称代词其时还没有形成,复指代词“自”,“已”,“身”做前置宾语及主语,“身”做主语,“已”做主语,宾语或定语。  相似文献   

9.
从三个方面对《荀子》一书中的通假字进行了测查,包括《荀子》通假字的数量,根据通假字与本字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的分类测查,根据通假字与本字字形上有无联系进行的分类测查。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的《商君书》研究在文本校释、成书及真伪考证、思想分析、总体评价等方面都取得了空前的成绩,使人们对《商君书》有了全新的认识,并自觉地加以借鉴。比较而言,真伪考证的成绩大于思想研究;而思想研究中评价又大于分析。强烈的时代特色和政治取向又严重影响了研究的客观性,尤其影响了评价的公正性。今后的研究宜在20世纪的研究基础上有所矫正和加强。  相似文献   

11.
"分"是商鞅法律思想研究中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概念,意指"人己之界限",它是商鞅法律思想最终的落脚点。商鞅认为"以法定分"是实现国家良好治理的关键,他论述了"分"的意义、厘定和遵守等问题,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分"思想。  相似文献   

12.
商鞅学派把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归结为人“巧以伪”、“计利”、“刑轻”、“刑人复漏”、官吏“利合而恶同”等几种情况,提出“弱民”、“必得”、重刑治罪、培养民众的主动守法意识、利用民众功利心理进行诱导、对官吏使用“壹刑”并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等心理预防措施。商鞅学派先验的犯罪理论和主观推定的预防措施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不足。  相似文献   

13.
《史记·商君列传》生动地记载商鞅变法的经过,也表达了司马迁对商鞅变法的评价。秦自商鞅变法后,一直以商君之法治国,所以司马迁对奠定秦并六国基础的商君变法的评价,一定会受到变法后秦国统治的成败影响,司马迁不但是以史学家的角度,而且是以经学家的角度,把追求王道政治的实现作为评判标准。就叙述者的角度、立场而言,《商君列传》是反秦反法家时代的产物,但又不能不承认其贡献,因此在《商君列传》中,可以读出儒法对抗的纠葛。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陕南城固、洋县所出土的考古资料为依据,结合古文献、历史地理学、民族学资料,通过对城固、洋县地区商时期文化遗存的考察和分析,对其文化性质进行初步探讨,由此得出陕南地区为商时期商朝文化、早期巴文化、早期蜀文化的交汇处。其文化在受到各方面的影响下,同时显露出自己的特点,从而看出当时文化的融合和交流带来的民族融和的特点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全球化的进展 ,世界人民越来越渴望拥有世界共同语 ,越来越多的共同词汇将被全世界人民采用。拓展国际词的领域并形成大量的世界词是很必要的 ,某些来自东西方语言的复合词将会形成 ;某些中、日、韩共同使用的汉语字词应被纳入世界共用词的词汇中去。  相似文献   

16.
法治教育是商鞅思想的集中表现,以严峻的法律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从制度上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达到社会秩序稳定的目标。借鉴其法治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依法治国提供理论上的帮助以及为正在进行的教育改革提供有效的指导。  相似文献   

17.
商代是汉字的成熟期。在商代汉字的三种字体中,简牍文字是核心字体,其风格面貌决定了汉字形体的基本特征;甲骨文、金文、陶文是软笔书写为特征的简牍文字在不同书写载体上的特殊形态。对简牍文字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文字在商代社会文化中的作用,从而进一步了解汉字形体发展线索。  相似文献   

18.
汉乐府《陌上桑》所塑造的罗敷形象是比较典型的,人们历来称颂罗敷是坚贞美丽的民间采桑女。然而,从诗歌的文化背景和内容本身来考索,罗敷其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贵族女子。  相似文献   

19.
商鞅的农本思想服务于以“农—富—强—王”为轴心的政治功利构想。商鞅认为,农业是财富的主要源泉;农民是兵力的重要保证,所以农在王天下构想中起决定性作用。为了使这个构想变为现实,商鞅制订了相应的农业政策。商鞅以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为特征的农业决定论是时代的产物,又对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历代对《尚书》中"汤征葛"有不同的论述。笔者对这些论述研究后,发现"汤征葛"不是所谓的耍计谋、用间谍之说,而是承王命而兴仁义之师,替民除暴虐之君,从而表明作者的历史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