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明确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本文在对高职"高技能"人才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水平状况、职业教育发展的规律及高职教育在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地位提出了基于综合能力面向岗位群的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培养这一规格人才需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人才培养规格定位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人才培养规格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本文在分析影响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主要因素和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的基础上,从构建维度论出发,研究了构成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三要素:复合知识结构、综合能力结构、人格素质结构。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培养了数以千万的高素质、高级技能应用型人才.但在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规格上存在一定误区,且缺乏一定的可操作性,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不能太"功利"化.要兼顾"人文"性,同时兼顾人才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高职教育和中职教育的教育类型和培养的人才类型相同,都属于职业教育并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由于其层次不同故而人才培养必然存在差异。两者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高职教育具有人才培养起点高、规格高、"双证书"层次高以及高职生具有就业岗位宽、社会期望值高、发展后劲足等方面。分析两者的差异性可促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准确定位,利于培养出社会期望的职业层次的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5.
加强高职学生素质教育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从"九五"期间开始大力发展高职教育,近十年来,高等职业教育以其独有的人才培养规格,与社会经济生活的紧密联系,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高职教育已经成为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王荣辉  吕红 《职教论坛》2012,(18):18-21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决定着学校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目标,目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导致了毕业学生不能很好的满足经济社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因而形成着眼学校特色培育、适合地方社会发展、服务区域经济建设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既是学校发展所需,也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重要体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在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过程中,总结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基于"能力标准、模块课程、工学交替、职场鉴定"的"四环相扣"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律,解决了人才规格与行业要求不适应等问题,获得了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相似文献   

7.
随着国家教育部对职业教育的日益重视以及新的高校教育改革政策的落实,高职师范教育正面临着人才培养如何更加地适应社会、适应学生和适应用人单位的挑战,人才培养成功与否需要通过学生的教育实践检验,而更好地加强实践则能够提升人才的培养规格。本文将从高职师范教育的角度分析和探讨高职小学师范教育的培养规格如何能更好地适应用人单位的要求,做到人才培养和教育实践的"无缝对接"。  相似文献   

8.
高职院校培养的应是技术型或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通过对普通本科和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调查与比较分析,以及对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社会需求情况调查分析,从而确定了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的就业面向、主要工作岗位及岗位群、人才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以便对高职教育准确定位、办出高职特色、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提供保障,并为进一步开展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教育教学改革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职教育中的"泛职业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院校正在以进一步彰显"职业性"为突破口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但在突出高职教育的职业属性的同时,由于对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及职业岗位分析的认识和理解有所偏差,客观上出现了背离高等职业教育的真正内涵的职业属性,即"泛职业化"问题.  相似文献   

10.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规格的研究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7  
王明伦 《职教论坛》2002,(13):29-31
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规格是体现高职教育本质、特征、特色的两个不同的重要方面,它们之间既相互融合,又内涵有别。人才培养目标侧重解决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方向问题,是高职教育质的规定性,这种规定性把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区别开来,把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区别开来。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反映的是一种高瞻远瞩的教育思想,具有前瞻性和概括性之特征。人才培养规格主要解决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也就是说,人才培养目标如果不把它具体化为人才培养规格,就缺乏可操作性,无法落实到教学的全过程中。所以,笔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