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周处》“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句中的“蹉跎”,中学课本注:“年龄已经太大。蹉跎,这里是过时的意思。”此注不妥。  相似文献   

2.
张韡 《师道》2008,(9):51-52
课堂作为师生间直接交流的场所,包含着各种情感因素。这些情感中既有师生间的情感,也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我曾经上过一节以加深同学间了解、促进同学间团结为目标的英语课。这堂课给了我许多感慨,让我懊悔又激动。这是一堂人教版小学英语第一册第六单元Part B对话部分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习“Happy birthday./How many…?/This is for you.”  相似文献   

3.
初二册语文教材《周处》中的“年已蹉跎”,课本注释为:“年龄已经太大。蹉跎,这里是过时的意思。”我认为这是不确切的。“蹉跎”的含义是什么呢?《辞海·语词分册》第二义项为:“时间白白过去,光阴虚度。”并列举二例:《晋书·周处传》:“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诗:“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可见,“蹉跎”释成“光阴虚度”为妥。  相似文献   

4.
先看一则教例:《苏东坡改对联》师: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吗?生:苏东坡是谁?生:对联是什么?生:苏东坡为什么要改对联?生:苏东坡原来写的是什么对联?生:他改对联的结果怎么样?生:这两幅对联什么意思?(教师对学生的问题有选择地梳理板书。)师:请大家带着这些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课。开始!(学生读书)接下来,教师就黑板上的问题回到课文朗读材料,学生一作答,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间相互补充,解决了所有的号,教师颌首点头,一切都在教学设想之中,一篇课文就这学完了。以上“质疑问难”的教学片段我们都很熟悉,目前我们些教师所谓的“质疑问…  相似文献   

5.
“提出质疑”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呢?让我们先来看几个例子: ①专家对公务员录用标准提出质疑。(中国法院网) ②一些专家学者对“依法治党”提出质疑。(《每日文萃》)  相似文献   

6.
不知什么时候起,报刊上出现了“提出质疑”这一说法。先请看下面的例句(下划线为引者所加):①一位同事指着某大报上一条粗黑的巨幅标题《众委员共商国是》提出质疑……(《国事和国是》,某报1993年6月20日第2版,转引自《咬文嚼字》1995年第10期31页)  相似文献   

7.
不要蹉跎     
喜欢说寂寞是一种诗意 也就无怨无悔拥有孤独 虽说也有愁云藏在心中 但那也仅是偶尔的失落  相似文献   

8.
实施新课程后,语课堂上出现了一些可喜的变化,特别是尊重学生的主体阅读体验,不以老师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等方面,可以说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局面。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时常能把课堂上的时间留一些给学生进行质疑问难,这样做的目的和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10.
彭丽彬 《考试周刊》2009,(11):217-218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小学教育中充分利用儿童的好奇心,培养其质疑与释疑的能力,搭建质疑平台,使其体验释疑的学习乐趣。这对儿童的创新意识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的关键点是“问题意识”。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都是基于“问题”而进行的。因此,自主质疑成了教师体现新课程理念与提高课堂效率重要的教学策略。在欣喜之余,我们也有必要静下心来反思课堂自主质疑真正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2.
怎样才能《让“质疑”不再遭受质疑》,文章以案例阐释教师在“质疑”这个学习环节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质疑,是新课程实施后在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热门方法,众多老师在教学中都在时不时地采用这一方法。包括我在内,很多时候也在运用这样的方法,的确也有很好的效果。质疑是“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但观察当下的课堂,有些时候却是“质”不像“质”,“疑”不像“疑”,这让我又对学生的“质疑”产生了新的质疑。  相似文献   

14.
先请看这样几个"置疑"用例:(1)当年,冯友兰也是用这句话答复学生们对于学习哲学的价值的置疑。(《通识教育通向何方》,《博览群书》2012年第2期21页)  相似文献   

15.
16.
初中语文第二册《桃花源记》一文中有“问今是何世”一句。其中的“何世”,《教师教学用书》解释为“什么朝代”,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有悖于历史事实和文章的上下句之意。要探究“何世”的真正含义,先从历史来看。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希  相似文献   

17.
屈指算来,站在三尺讲台上已经13年了。这13年来,我一直教育学生只要说出去的话就要算话。为了以身作则,在学生面前,我也一直是说话算话的榜样,我自以为一个说话不算话的老师绝不是好老师。直到有一天,我亲身经历了这样一件事,才重新思考:作为一个好老师,说出去的每句话是否都要算话?  相似文献   

18.
褚峥 《广东教育》2006,(7):93-93
听广州一位名师讲话,每每为其博学风趣机智而击节。他非常善于从生活中取喻,深理而浅出。例如他说:你要让学生写时评,只是提出几点要求,让学生如何下手呢?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片,说今天在饭店吃早餐时服务员让我对服务质量给出评价,怎么评价呢,服务员就拿出一张卡片,上面列举了7条:1.餐具的摆放是否整齐;2.量是否足够……大致如此。总之,这位名师用这个非常生活化的比喻,将如何指导学生写时评讲得深入浅出。  相似文献   

19.
近些年来,我们的文艺理论研究在争论辩难中获得了显著的进展。然而,若干学术“盲点”的存在,却在无形中影响了整体研究水平的提高。所谓“创作方法”,就是一个这样的“盲点”。“创作方法”一词,频繁出现于各种教科书、学术著作及文艺论文之中。于是,人们便习惯性地将其作为既定的“科学”概念接受了下来,似乎不必再为检验其是否真正符合文艺  相似文献   

20.
简策是我国最早的正式书籍,早有定论。那么,简策是在何时出现的呢?初中第五册的《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下称《甲文》)一文中写道:“正式的书籍,是在两干多年前战国和秦汉时代出现的。”这是值得高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