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东教育》2004,(10):49-51
今年9月10日,由TCL教育互联事业部承建,按照VCM城域网建设模式进行建设的汕尾市教育城域网一期工程顺利完成。整个工程完成教育城域网信息中心以及112所中学、95所小学的网络接入和基础信息点配备的建设。全面建成的汕尾市教育城域网将覆盖汕尾市全部行政区域内的六县(市、区)教育局207所学校。  相似文献   

2.
教育城域网是城域网的一个类别,是教育行业的城域专网。它提供学校、教育行政部门等局域网的互联途径,是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区域教育整体信息化集成应用系统。教育城域网一般在一个地级市的范围内建设,主要包括市教育信息中心、区(县)教委信息中心、学校等,学校以光纤、ADSL等连接到区教育信息中心,信息中心又通过市教育信息中心的路由器或者交换机统一出口上互联网。在这个三层结构的网络上如何规划、分配IP地址是教育城域网建设者首先考虑的问题之一。笔者在实地考察山东的济宁、烟台、淄博、寿光等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经验,就教育城域网IP地址分配方式进行了归纳总结,主要有以下三种方式:  相似文献   

3.
D-Link 《教育信息化》2004,(11):16-16
教育城域网一般是指在一个地域依教育需求建设的、连接地域内学校和教育单位的网络。在这个地域中,一般有数十到数百个教育单位,信息点达到数干到数万个。教育城域网的作用在于把同一地区或同一城市内所有学校、研究机构、本地的教育机构通过网络互联,使教育资源整合、开放、共享,为整体信息化的集成运用提供可靠的宽带网络环境。教育城域网建成后,通过将本  相似文献   

4.
教育城域网是以网络技术为依托,以各种信息设施为支持,以教育资源和软件为基础,以实现信息化教育和管理为目的,为区域教育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的信息化环境的全面解决方案。对于教育城域网,我们可以理解为上接全国骨干网络、下联校园网和教育局内部网,有效辅助教育教学、教育管理、教  相似文献   

5.
中小学校园网足满足学校信息化教学环境重要的基础设施;教育城域网使各校园网高速互联,实现覆盖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全面共享。加快基于城域网的校园网建设与应用,将有力地促进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程度和教育技术于段现代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6.
教育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济宁教育网以济宁市教育信息中心与各县区教育局信息中心为骨干构建教育城域网接入网,该网络覆盖济宁全市,实现了中小学校园网全部宽带接入,成为济宁市教育系统进行信息发布、网上协同办公、网上视频会议、网上教育培训,支撑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教师网上备课与交流、学生自主学习与探索的一个基础网络平台。  相似文献   

7.
韩国教育技术热点:网络电视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主要介绍韩国网络电视教育。内容包括韩国的国家电信网、教育城域网、中小学电视和计算机校园网硬件建设的特点、教师培训、资源建设、各种教学模式及釜山的学生电视台;还分析了网络电视教育热的原因;最后,通过比较总结出我国校园网硬件建设和应用中的一些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所谓“班班通”,即在每个教学班装备基于网络环境下的以投影机(电视机)为终端显示的设备,每个教室都能实现上网、演示课件、现场直播、远程资源共享和进行视频节目的播放……“班班通”是发挥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功能的最直接体现,它的使用情况如何,直接决定了校园网、城域网的使用效率。因此,探讨“班班通”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意义及如何发挥其最佳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地区性教育城域网信息中心应集网络管理中心、教育信息中心、教育资源中心、培训中心和远程教育中心五项功能于一身,调配本地区内学校的资源,以最低成本实现教育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由于涉及的学校较多,如何规划一个“多应用、高安全、易管理”的教育城域网成为首要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上海青浦区教育信息中心负责全区所有中小和教育单位的网络规划,青浦区教育信息中心的域网连接区内数十所中小学校园网。随着各校新网络应用的开展,原有的城域网核心设备和防火已经不能满足网络高性能、高稳定、高安全的需求因此,青浦区教育信息中心决定对教育城域网进升级,希望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能够保障青浦区教系统对教育城域网的性能和安全的需求得到实现。上海青浦区教育信息中心通过对技术和市场的广泛调研,经过周密的考虑,结合自身应用特点,最终选择了锐捷网络的解决方案。 青浦教育信息中心采用R G - S 6 8 1 0 万兆交换机替换…  相似文献   

11.
《教育信息化》2005,(8):1-1
各相关教育信息化设备生产及系统集成厂商:近年来,我国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发展较快,投资力度在不断加大,其中政府采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加大。从已建校园网、教育城域网、多媒体教室等项目的验收、评估情况来看,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用户(需求方)与企业(供应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已经成为教育系统信息化建设顺利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北京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以“虚拟化及无线技术与教育信息化一亲近绿色未来无限”为主题的2O09北京教育信息技术高峰论坛于5月15日召开。教育部信息管理中心、北京市教委科研处、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领导,北京市高校信息中心主任、各区县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电教馆馆长)、北京远程教育专业委员会有关专家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3.
一、概述 在经济发达的浙江省,自2001年9月开始轰轰烈烈地建设“校校通”工程以来,地市、县市教育局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城域网,学校建设了校园网,投入从百万到千万不等,城域网和校园网也都不同程度地配备了中高档的硬件设备和比较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库,如K12等,学生人机比达到10.1左右,教师人机比1:1以上(办公、家用),不少学校网络已进入每一个教室,每一间教室都安装了投影仪和高档计算机,确切地讲现代教育技术已占领了基础教育的“制高点”,学校已经实现了外享因特网内享城域网、校园网优质信息资源的目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现在很多县区都建立了教育城域网,县直及各乡镇学校通过光缆及收发器连接到教育局信息中心,配置模式是在县教育局的主交换机上为每个县直或乡镇学校划分一个vlan并分配一段IP地址,实质上是整个县区构成了一个大一些的局域网。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教育局及各学校相互之间访问方便,但是由于现在有些学校的网络管理不到位,致使校园网病毒很多,病毒所发出的数据包直接影响到教育局主交换机与该学校所连接的端口。如果有病毒的学校比较多,将会使得教育局主交换机的性能急剧下降,从而造成整个教育城域网的中断,同时校内某些重要的信息也容易泄露。为此需要在教育局与各学校之间进行隔离,即一个学校有病毒不会影响到教育局及其他学校。然而现在有路由器的学校并不多,而服务器一般都有,所以就想到各校园网用Win2003 NAT软路由连接到教育局信息中心。  相似文献   

15.
近一两年来教育城域网建设及网络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已经成为全国各教育部门关注和投入的热点,我国教育信息化已经从校园网建设进入了教育城域网建设的发展阶段。教育城域网成为了一个地区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整合应用和区域内外连接交流的新平台。基于网络环境下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得以应用,比如教育系统的综合管理,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基于教育城域网的教育资源库的建设,基于教育城域网条件下的教学模式研究等等,标志着教育城域网建设和基于网络环境下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成为深化各地教育改革,促进教育现代化,提升当地整体教育水平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6.
随着2001年北京市第八十中学望京新校的落成,覆盖1700多个信息点,有三层交换的千兆核心校园网开始运转。在此后的6年中,我校借助朝阳城域网、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积极开展基于网络环境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应用,为学校  相似文献   

17.
教育城域网的正常运转涉及到通信、网络等符个方面因素,实现商效的网络管理和为基层学校提供优质服务是区县教育信息中心的工作职责。本义介绍了上海市青浦区教育信息中心近几年和教育城域网建设中的作实践和经验。  相似文献   

18.
我校自建设校园网以来,一直都非常重视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并取得一定的经验。随着我区教育城域网和教育资源库的建成,给各校教学资源的建设避免了大量重复性的工作。我校在原有一条连接国际互联网的光纤专线基础上,再开通一条连接本区教育城域网的光纤专线,学校教学资源有一个无限的外延空间,并且在校园网信息平台中,将各大教育资源的网址加入链接,  相似文献   

19.
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以来,各地中小学校园网、城域网发展十分迅速,网络已越来越广泛地进入了中小学教育的方方面面。一些学科教师对纷至沓来的基于网络的教学改革反应各异:有的盲目地追求网络带来的新潮,脱离现实地过分夸大网络的功能;有的盲目地排斥网络技术带来的教育革新,竭力回避网络对教学的冲击。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建设已经由校园的网络建设扩展到区域和城域的网络建设,教育城域网建设及网络教育资源的开发已逐步成为了衡量教育信息化推进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建成200多个区域性的教育城域网,还有许多地区正在规划或筹备教育城域网的前期建设,城域网建设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TCL教育互联事业部总经理司练国认为:"教育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教育信息化不再满足于乡村公路(单一的校园网)建设,教育城域网以其本身的优势和特点逐渐成为了业界所关注的焦点.实现乡村公路和高速路(城域网)的有机衔接直接推进了我国教育信息化从校园网建设进入了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