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2 毫秒
1.
修养是艺术家在思想、道德和知识技能等方面通过主观的努力,经过长期的修炼和培养所达到的一定水平和境界。思想修养、生活修养、文化修养、艺术修养对于每个艺术家都是必需的。画家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更需要进行修养才能成为真正的画家。20世纪中国画大师们十分注重修养,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成为新时期中国画坛学习的楷模、典范。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纵观油画发展历程,构图、色彩、明暗和笔触都会被反复强调,能将这几点协调起来的艺术家少之又少,伦勃朗算是其中一位。他深受意大利画家卡拉瓦乔明暗对比法的影响,并加以发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在肖像画的构图中,伦勃朗擅长通过简单的概括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用笔触表现质感,用聚光和透视使主题突出。以伦勃朗的油画肖像作品为出发点,探索绘画语言在其不同时期的肖像作品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史明 《文教资料》2010,(35):102-104
中国现代油画肖像创作出现了很多精品,代表了20世纪以来的中国油画创作的主要特征:强调写实,强调表现生活。同时,也有大量的画家在努力创新,不断开拓油画创作技法和手段,在油画肖像创作中引入表现因素,取得不少开创性的成就。  相似文献   

4.
曾德平 《时代教育》2007,(8Z):50-50
古往今来.文学大师们都十分重视人物的肖像描写。肖像描写的笔法很多,这里仅谈四种:[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毛姆在创作《月亮和六便士》时,深受高更的影响。高更在艺术审美观方面对毛姆的影响在小说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高更认为: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把他的画布作为情感的宣泄地,而不该让主观情感世界受制于客观物质世界。小说中的斯特克里兰德和斯特略夫都是画家,前者与高更持相同看法,而后者则认为艺术应是对前人的沿袭,是对客观世界的模仿。毛姆在文中对两位人物进行一褒一贬的对比,显示出了高更的审美观点对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肖像描写     
肖像描写,就是对人物外貌特征的描写。现实生活中,人的肖像是千差万别的,世界上没有两张完全相同的脸。人物的容貌、神情、衣饰等外部形态都是肖像描写的对象,所以成功的肖像描写使人们仿佛看到了人物的音容笑貌,并且由表及里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春晖寸草》中小姑娘的肖  相似文献   

7.
潘玉良和高更两位生活在不同国度、不同时代的艺术家,在艺术创作上都钟情于人物画.通过对两位艺术家油画人物作品的比较研究,能看出在油画人物创作上有很多共同点,也有不同点.高更作为象征主义绘画的旗手指引着潘玉良的油画人物创作,潘玉良的油画人物吸收了高更人物绘画中的处理技巧,借鉴了高更象征性绘画表现语言.通过对两位画家油画人物作品的比较研究,对研究潘玉良中晚期的油画风格特点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林黛玉进贾府》是高中的传统篇目,有很多优秀教师对本课进行过探索和研究,笔者从肖像服饰描写、衬托描写、心理描写几个方面谈谈本文的艺术成就。一、肖像服饰描写肖像描写(包含容貌、体态、神情、服饰和道具等)是小说塑造人物的重要手段,能揭示出人物的某些特点。  相似文献   

9.
有意味的形式——中国画的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是不存在的,是人们为描述世界,通过观察、思考抽象出来的表现方式。这种本不存在的线。经过画家的观察、思维、想象,构成了绘画最基本的语言。特别是中国画家赋予了线特殊的意味。中国画的线是一种富于东方艺术特质的表现形式,中国画家注重线的质地,讲究线的力度、内涵、韵律等深层美感的表现,中国艺术家还把主观的感受及精神情感注入到了线的表现之中。线在中国画中早已超出了简单的造型的功能,是情、境、意三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
画大师的画     
《特区教育》2010,(3):F0004-F0004
梵高,后期印象画派代表人物,是19世纪人类最杰出的艺术家之一。他热爱生活,但在生活中屡遭挫折,艰辛倍尝。他献身艺术,大胆创新,在广泛学习前辈画家的基础上,吸收印象派画家在色彩方面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哲学的当代性主要涉及马克思哲学本体论、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等方面的问题。马克思哲学本体论应该是生存一实践本体论,马克思哲学的现代性归根到底指向的是人的现代化,马克思哲学在当代的中国化是使中国哲学走向世界的新起点。  相似文献   

12.
本体与艺术     
“本体”只是对于虚幻的影像之物的存在,任何一种特殊事物都不可能成为其它特殊事物的本体或影像。艺术在其同客观现实、艺术家、艺术欣赏者构成的“艺术宇宙”中,即不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亦非艺术家的表现,同样不为艺术欣赏者的对象化。与其外三种事物一样,艺术是具有自身特殊实在性、独立性和能动性的存在。  相似文献   

13.
辩证法作为一种独特的理论思维,有其存在的“本体论承诺”。辩证法也就生成于对其“承诺”的“本体”的寻求、批判之中,因而辩证法总是与本体论纠缠在一起的。批判性是辩证法的内在本性,但这一批判本性,决不是一种对事物的简单否定和反驳,而是对其所承诺的“本体”所内含的“矛盾”的反思和批判。正是这一反思和批判,最终实现了马克思以人的生存方式为“根本”的实践批判的辩证法的本体论革命。  相似文献   

14.
列宁的物质定义是在20世纪初对俄国马赫主义的批判中产生的。物质定义划清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界限,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物质定义划清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界限,坚持了辨汪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和认识论。  相似文献   

15.
纵观中国当代诗歌写作的现状,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个令人不安的现象:我们一直憧憬着并乐观地认为,众声喧哗的当下诗歌写作就是我们期盼已久的多元化写作局面,但事实上这只是一个混乱不堪的表面假象而已,其实质是个体精神无所寄托的一次次的异化分裂的诗歌践行。当下诗歌写作这种貌似多元的混乱局面,其深层次原因是诗歌写作伦理失范造成的,当代诗歌写作一直深陷于这种以断裂为主要方式的"伦理困境"之中。从消费主义习性、日常生活赋魅和语言本体狂化三个方面对当代诗歌写作的伦理困境进行详细的考察,由此确立雅化世俗精神是当下诗歌新的写作伦理。  相似文献   

16.
人的思维处在与主体、与客体和与自体的三维制约关系中:主体维与对象维结合形成思维中的认识,这是认识论的课题;主体维与自体维结合形成思维中的逻辑,这是逻辑学的课题;而对象维与自体维结合则把认识与逻辑统一了起来,形成思维的具体运行方式,这是思维方式论的课题。当思维客体是辩证的且以辩证思维方法加以把握时,就会形成辩证思维方式。这就是辩证逻辑的对象。它从在本质上是关于辩证思维方式研究的应用逻辑。  相似文献   

17.
王阳明哲学是对人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世界的思想体系架构,它不仅是思想理论的创造性的反思,也是对身心修养和道德实践的体验的直接描述。王阳明心学思想体系可归结为本体论、工夫论、境界论。本体论是其思想学说中的世界观和基础理论。工夫论就是其心学的方法论。工夫论是本体论的具体的展开,它探讨人生宇宙本体的呈现和实现的方法途径。境界论就是其道德修养的目的论,它说明了人生的意义。自得、体验、实践是诠释阳明哲学的三个要素、原则。  相似文献   

18.
The present study, framed from a critical and transformative approach to teacher education, aims to investigate whether language portraits (Prasad, 2010)—the mapping of one’s language and cultural make-up on a body template—can help improve student teachers’ self-understanding about language and identities and can foster critical reflection regarding their attitudes towards linguistic diversity. This study looks particularly at how emotional engagement in autobiographical portraits and narratives of language experiences and practices could potentially facilitate personal interrogation of social assumptions and open up possibilities for greater intellectual examination of the sociopolitical dimensions of second-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相似文献   

19.
当代哲学已经从以语言哲学为中心转到以心智哲学为中心。心智是涉身的,心智哲学也是涉身的和经验、体验相关的。心智哲学与关注主体的心智和认知能力及其相关联的语言能力,是一种体验型的哲学。语言不是认识论的工具,而是本体上的状态;言语就是身体,言语就是存在。认知语言学提倡人的主体性,研究心智活动及其外部表现,认为语言是人类相同的心智基础和涉身体验的外在表现,将对人类心智问题研究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20.
How has philosophical reflection contributed to the ways that we think about teaching? In this paper I explore two forms of narrative reflection on teaching—genealogies and portraits. Genealogies tell a story about the origins of teaching; portraits find expression in myths and other narrative forms. I explore two genealogies of teaching—one deriving from the sophist, Protagoras, in which teaching is viewed as a technical skill employing methods of instruction; the other, deriving from Plato, in which teaching is seen fundamentally in terms of a speci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 and pupil. The Platonic account of the origins of teaching that finds expression in the myth, recounted in the dialogue Phaedrus, gives rise to a tradition of pedagogic portraiture that views the teacher/pupil relationship as foundational and presents the teacher as a wounded healer.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grounds of this image and suggests that a tradition of portraiture in which the teacher is represented as a wounded healer can be traced back from Plato to the myth of Chiron and forward to St Augustine, Rousseau, and Nietzsch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