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竹文化是根植在中国传统诗性文化土壤上的一种价值创造,它承接了孔子的诗教.这种诗教追求诗化的人生和人生的诗化.因此,中国竹文化具有一种特殊的诗性德育的价值.从孔子的"比德"和"三月不知肉味"到苏轼的"无竹令人俗";从郑板桥的"种竹似培佳子弟"到个园的园林艺术;从传统社会的竹文化到市场经济中竹园宾馆的企业文化建设,我们看到了中国诗性文化的薪火相续,感受到了诗性德育的魅力.竹,常绿不衰,中通外直.中国传统文化中,"竹"有一种善美合一的诗性之美,它是正直、虚心、有活力的人格象征,在竹的背后有一片陶冶人格的诗性的文化海洋.竹对人有着妙不可言的教化力量,它使道德境界涵蕴审美境界,审美境界附丽于道德境界,这种力量是理性所不能概括的.  相似文献   

2.
《诗经·淇奥》关于瞻彼淇奥,绿竹猗猗中绿竹的解释,历代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为绿,王刍也。竹,篇竹也。另一种则是以绿竹为竹。是草是竹,时代久远,世事变迁,已不可确考。但从淇川地区的出土文物、朝廷对淇川地区设置的管理竹林的官职,说明了在远古时期,淇川是有竹的。此外,南北朝前,多个史料证明淇川有竹。此后,史料中不再有竹的证明。或许在南北朝前,淇川确实有竹,后因某些原因,竹林不再存在。  相似文献   

3.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新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板桥的“写竹三段论”,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是一个有“意”参与的“变相”过程。创作在“虚静”的状态中将自然界的竹子纳入眼中,经过“意”的取舍加工,一步步外化为“手中之竹”。而他的“胸无成竹”这个独创性的命题更是他“趣在法外”、突破成规的体现。  相似文献   

4.
《竹石》是清代著名书画家、诗人郑燮的一首题画诗。作者喜欢画竹、咏竹,常以竹的气节暗喻读书人应具备的操守与气节。因此,本诗托物言志,表面描写的是竹枝,但其中却蕴含着作者顽强  相似文献   

5.
<世说新语·识鉴>中有这样一段叙事:大司马桓温有一天问参军孟嘉:"听艺妓演唱,为什么拉的琴没有吹的笛子好听,而吹的笛子又没有唱的好听?"孟嘉回答说:"那是因为‘吹'比‘拉'接近自然,而‘唱'又比‘吹'更接近自然."("听妓,丝不如竹,竹不如肉,何谓也?""渐近自然耳.")"自然",在这里也可理解为是一种生命的天然状态."唱",出自人的发音器官,原为心声,不假于物,当然是最动听的.这可以说是音乐的"生态观"了.  相似文献   

6.
郑板桥有这么一首题画诗:"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郑板桥画竹40年,在艺术实践中也探索了40年,终于悟出了艺术的真谛。语文课就如画竹,要"减肥""瘦身",化繁为简,削枝去叶,突出主干,凸显主体  相似文献   

7.
小学四年级劳动课下册<制作竹蜻蜓>这一课,娱乐性和思考性都很强,但老师要上好这节课,难度都相当大.  相似文献   

8.
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节假日大多奉献给企业,年年被评为公司先进生产管理者,一个外来农民工四年时间被企业提为总经理助理……,这就是黄代平,福建省光泽县旺众竹业有限公司一位在用行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流动党员.  相似文献   

9.
贵州镇宁蒙正苗族的"活人坟"与汉水流域的"自死窑",同属于老人自死习俗,本质都是原始灵魂信仰及"神灵转移"观念;活人坟传说是一个具有民族特色的"老人自死习俗传说"的异文类型.活人坟遗迹与有关文献、口述实例,说明这一习俗在蒙正苗族存在并延续到上世纪,并对汉水流域老人自死习俗下限年代有启示;竹(王)崇拜体现于生活中的"供竹...  相似文献   

10.
竹蜻蜒     
一个塑料的螺旋桨,一根又细又长的塑料管,这些看似普通、平凡的物品,却组成了一个神奇的玩具——竹蜻蜓. 这个竹蜻蜒是一个大哥哥送给我的,我一看见它就爱不释手.在少年宫门厅前的场地上已经有好多人在那儿玩竹蜻蜒,真叫人羡慕.于是,我也开始准备飞竹蜻蜒. 我调节好角度,捏紧塑料管,然后用双手反复搓管子,让它越转越快.突然,我松开双手,竹蜻蜒在螺旋桨的推动下,继续缓慢上升,划出了一条优美的圆弧.一段时间后,竹蜻蜒开始滑行,渐渐降落下来.最后,竹蜻蜒降落到了地面上,在做了几个典型的芭蕾舞动作——踮着脚尖在地面旋转后,又在地上弹跳了一下,竹蜻蜒便不动了.  相似文献   

11.
今天上午,我和爸爸之间爆发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对扔飞盘大战. 没有正式的飞盘,竹珠子串成的碗垫成了我们手中的"武器";没有像样的场地,整个大厅就是我们寸土心争的"战场".早餐过后,战斗正式打响了.  相似文献   

12.
一直以来,人们都认为<冉冉孤生竹>中"菟丝附女萝"比喻夫妇情意缠绵、亲密无间.但从意象本身、上下文及相关诗篇来考察,这个比兴的意思刚好相反,是比喻夫妇难以相见,因而妻子觉得难以依靠丈夫的.  相似文献   

13.
"胸中之竹"与"胸无成竹"绘画理论,是"扬州八怪"的代表郑板桥对古代文艺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诠释这一理论,发掘其内涵,于今仍有极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刘蕾 《现代语文》2007,(7):110-111
一、古代典籍中关于"支"和"枝" "支"小篆的写法是手上拿着竹枝,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支,去竹之枝也,从手持半竹."可见"支"是个会意字,本义是去掉竹枝,竹去枝后便是竹竿,可用来作支撑物,是个动词."枝"则是个形声字, 《说文解字》中解释道:"木别生条也,从木支声.""枝"指树干上长出来的枝条,是在"支"的基础上加意符"木"形成的.  相似文献   

15.
文与可画竹"胸有成竹"与郑板桥画竹"胸无成竹"是中国墨竹画历史上两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作经验表述。前者体现了墨竹画技法程式尚不完备时期的绘画特征,后者则反映了技法程式高度完备条件下的画竹特点。中国人临摹学画的过程既是熟悉作画套路的过程,也是建立记忆表象的过程。记忆表象的笔墨化导致了创作意象的瞬间生成,而作画活动的程序化则削弱了画家对艺术构思依赖性。如此,画竹而"胸无成竹"才成为可能。本文试结合中国墨竹画的发展来分析文与可画竹与郑板桥画竹创作活动的异同,并由此论证表现技法程式化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创作活动尤其是创作构思心理活动的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雾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因而,磨墨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分也.——郑燮《题画竹》郑燮,号板桥,“扬州八怪”之一.《题画竹》提出的“三竹”之说,很值得品味.“眼中之竹”、“胸中之竹”和“手中之竹”简明地概括了作画的过程.作画,无疑是艺术创作.“三竹”之说对文艺创作不无借鉴.艺术创作,是创作主体借助创作手段塑造艺术形象的过程.要塑造艺术形象,就离不开对生活的体验.画竹,就得先认识竹子.“眼中之竹”不同于自然的竹子.自然的竹子是客观存在的事物.而“眼中之竹”是通过视觉而感知的感性形象,即表象.表象贮存于创作主体的记忆里,成为记忆表象.例如,见过一次铁轨,脑海里就会留下这样的印象:两条钢铁板.这就是记忆表象.记忆表象的感知、积、存,就是创作素材的搜集和积累.这是创作的第一步,即“眼中之竹”阶段.艺术毕竟是艺术.它不能消极地模仿自然.因此,在创作过程中就要对素材进行加工,也就是对记忆表象进行再创造.这种再创造必然笼罩着创作者情感,充满着创作者的意识,这样便产生了意象.例如,创作者熟悉了铁轨的属性后,脑海可能产生这样的印象:两条长长的光滑的钢铁板铺在枕木上,向远方延伸.这就?  相似文献   

17.
伞竹     
伞竹长得又高又细,茎是浅绿色的,叶子长长的,很光滑,摸一摸,还挺硬,在阳光的照射下,就像涂了一层油,亮亮的。伞竹的枝和叶繁而不杂.多而不乱,加上爸爸经常浇水、施肥、松土,命竹长得更加旺盛,远远看上去,像一朵朵撑开的大伞,好看极了。伞竹的花  相似文献   

18.
竹是中国绘画中一个特有的专科,而唐代的独立分科和宋代的流行兴盛则是中国画竹发展史的一段重要历史.本文试图通过对宋代诗人黄庭坚的一首题画诗作解析、批评和补充,简单介绍和评述唐至北宋画坛的画竹状态和画竹名家.  相似文献   

19.
我校位于安吉县最西部的杭垓镇,现有班级24个,学生1200余名.近三年来,我们相继开展了"古树名木""竹乡话竹""石片民居""古屋探秘"等30余项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在湖州市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示中,荣获了省、市、县级各类奖项.  相似文献   

20.
安吉县地处浙江省北部,面积1 886平方公里,人口45万,辖16个乡镇(开发区),素以竹闻名天下,以生态享誉海内外,是著名的中国第一竹乡、白茶之乡、椅业之乡、黄浦江源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