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贾祖璋1901年9月24日出生在浙江海宁.一生从事科普创作、编辑、翻译工作.由于他在清王朝度过了少年时代,目睹并体验了老百姓的种种苦难,深感民智未开国家落后,皆因政治腐败科学不昌明所致.所以他自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毕业后,走上社会就开始向报刊投寄科普稿件;到上海商务印书馆和开明书店工作期间,除了编写科学书籍以外,还要忍受着战乱之苦,甚至在日寇的空袭间隙,仍致力于科普创作.自1934年,陈望道主编的<太白>杂志,开辟"科学小品"专栏起,贾祖障与周建人、顾均正等人就为这个栏目撰写科学小品:同时为开明书店编写了多种动植物学课本.艰辛地做着拓荒与启蒙的工作.  相似文献   

2.
贾祖璋,人们尊称他贾老,跟高士其一样都是我国科普界和文学界的泰斗.但他又跟高士其不同,贾老的一生主要从事编辑工作,在编辑之余又写下数百万字的作品,既有经久不衰的<鸟与文学>、<生物素描>、<碧血丹心>、<生命的韧性>等科普作品,又有<中国植物图鉴>等生物学专著,还有被收入大中专课本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南洲六月荔枝丹>等优美的科学小品.已经出版的专集已有33种,400多万字.  相似文献   

3.
故事: 寒假还没开始,林露就独自去书店买回一堆课外书籍搬回自己的小屋.什么<昆虫记><爱丽丝漫游奇境记><小王子><爱的教育>……对了,她甚至还把平时订阅的<科学大众·中学生>杂志一起堆放到书桌上呢.  相似文献   

4.
"科学测试"挺热销 时下,无论是大街上的一些书摊,还是正式书店的书架上,类似于什么<算一算你的婚姻>(财运、事业、爱情)等等的书随处可见.某图书大厦里就有一个"性格解析"类图书的专门书架,上面摆放着诸如<366天朱古力占卜>、<惊喜心动测一测>之类的测试书,还有"我是谁"系列丛书等.这类书里大都是一些测试题,通过做测试题,以所得分数对你的职业、智商、领导能力等做一番评价,评价结果大同小异.据笔者观察,观看比类书的人还挺多,上班族和学生都有,中学生居多.  相似文献   

5.
黄花梨木     
在潇湘林业学院的中国家具系,年届五十的教授柯森,是个众目所瞩的人物.他讲授和研究的专业是明清家具,所著的<中国古代家具考订>和<明清家具鉴赏>二书奠定了他的学术地位,常印常销.他的头衔很多:湘楚明清家具研究协会副会长、<中国家具>杂志高级顾问、古城明清家具收藏协会荣誉会长、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6.
范蠡 范蠡大概是古代第一个暴发户,而且是单干的.史书上只说他三致千金,但他究竟是怎么先富起来的,没有记载.这很是急坏了我们这些想富的现代人. 据我考证,范蠡在激流勇退之后,做了自由作家,写了诸如<我在勾践身边的日子>、<勾践的成功之路>、<我与西施--不得不说的故事>、<我所知道的勾践>等一系列畅销书,因而一跃成为富翁.  相似文献   

7.
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于1947年5月出版了图书的初版本,此后几十年有了十几种版本.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钱先生自己还是他的研究者均无人提及<围城>的期刊版本.笔者查阅了钱先生的序、重印前记、钱先生的年谱等均未提及期刊连载这一情况,杨绛对钱先生的回忆材料中也未涉及<围城>的期刊连栽这一事实.尽管如此, <文艺复兴>杂志的确是从第一卷第二期开始连载<围城>,只有在第二卷第三期因为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时钱钟书先生染病、故而暂停一期.编后为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续稿,因钱先生身体染病,赶抄不及,只好暂净一期".  相似文献   

8.
关于成功,许多专家与名人都大谈自己的见解,且谈得道理充分、论证充足.关于这方面的书籍也不少,走到任何一家书店或图书馆,可以说都是琳琅满目.有的书名较为笼统,有的比较直白,如<人生成功指南>.  相似文献   

9.
西方影片中的吸血鬼形象   自1931年首部吸血鬼影片<德库拉>在美国问世以来,吸血鬼影片就一直在西方长盛不衰.自<德库拉>后,欧美各国争相拍摄吸血鬼影片,跟风之势愈演愈烈.<诺斯费拉图>、<惊情四百年>、<黑暗中的魔鬼撒旦>、<嗜血伯爵>、<魔鬼之血>等,成了吸血鬼影片超越时代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10.
李军 《知识窗》2002,(3):15
1877年1月,清光绪皇帝接见一批驻华使馆人员,一位西方画家也随同前往"绘觐见一图".半年后此画运到上海,由主要从事翻译出版西方科技书籍的墨海书馆总经销,由于这些画对当时中国人来说,如同不可多得的珍宝,很快就销售完毕.时任上海<申报>的老板、英国商人美查先生看到这些作品在中国有市场,立即从英国订购了一大批国外画师绘制的新闻图画集子,其中有中国的<万里长城图>、<铁甲兵船>、<英法俄三国交战>等.他怕中国读者看不懂那些外国人的新闻画,特意聘请了<申报>主笔蔡尔康另撰说明文字,并以薄纸印刷后蒙在各幅新闻图画上.  相似文献   

11.
美国著名海洋态专家罗伯特·巴拉德的大半生用在考察事业上.他进行过的考察超过1000次,并有多项轰动一时的发现.例如,1977年他在加拉帕戈斯群岛第一次发现具有独特生态系统的水热区,1985年他第一个发现沉没在大西洋的<泰坦尼克号>遗骸,1989年他找到告德国超级战舰<比斯马克号>在二战中被英国人击中后的覆没地.  相似文献   

12.
蔡恩泽 《知识窗》2006,(3):40-41
1924年,沃尔特·迪斯尼与哥哥创立"迪斯尼兄弟制片厂",他们制作的第一个系列片<爱丽丝喜剧>上映后一炮打响,深受好评.1926年制片厂改名为"沃尔特·迪斯尼公司",随后诞生的<米老鼠>、<三只小猪>、<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等一批影片先后获得成功.随着米老鼠、唐老鸭等经典形象的深入人心,"迪斯尼"也从一个姓氏摇身变为家喻户晓的品牌.  相似文献   

13.
2008年6月5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在无数人关切的目光中正式出台,作为一名从事知识产权战略研究20余年并在很多方面具有亲身实践经验的专家,陈昌柏自然比一般人多了几许兴奋和更多的思索.在陈昌柏看来,<纲要>的出台,只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事业的一个里程碑,<纲要>出台以后,实施比制定有更长更艰辛的路要走.在<纲要>出台之前,记者曾多次联系要采访他,可每次他都以时机不成熟为由婉言谢绝.  相似文献   

14.
宋朝的大文豪苏轼(字子瞻,一字仲和,自号东坡居士),学识渊博,才华横溢,诗词兼精,可谓是北宋诗词领域中第一大家;在散文方面,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不仅精通诗、词、散文,而且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家,他的史论、政论出类拔萃,见解卓然,<贩增论>、<留侯论>、<贾谊论>和<晁错论>皆是旷世名篇,其中<贾谊论>,立论奇兀,不同凡响.历代评论家认为汉代学者贾谊怀才不遇,英年早逝,抱恨终生,寄予极大同情.苏轼除了对贾谊同情之外,却从贾谊不能自用其才,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遇事操之过急,不能等待时机、经历磨练等方面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之处. 贾谊(公元前200~前168年),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北)人,西汉初期儒家学者,政论家、文学家. 贾谊少年卓荦,气宇非凡,18岁就以能诵<诗><书>、通诸子百家言、善属文而闻名于郡中,为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器重备极.在吴公的推荐下,被汉文帝召为博士.当时贾谊年才弱冠,朝右诸臣,无如其者.因其才华出众,很快超迁为太中大夫.  相似文献   

15.
熊复,四川邻水人,笔名傅容、茹纯.1936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新华总社社长、<红旗>杂志总编辑,全国第五届政协常委,全国第六、七届人大常委.著有专著<论社会主义民主>、<团结国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等二十余部,编辑<毛泽东哲学思想浅释>、<世界政党辞典>等多部,曾为<周恩来政论选>作序.  相似文献   

16.
《知识窗》2009,(9)
高中语文教师、乌海市十一中校长张树认为,中学生可以不看<红楼梦>等,但丛须看<三国演义>,因为这是四大名著里唯一一部文言小说,与每年的语文考试最接近,几乎每年的语文高考题都能在其中找到相类似的句子.针对语文高考,他还建议同学多看<读者>和<知识窗>,因为有时语文高考题就出自其中.  相似文献   

17.
据说,米勒小时候,村子里的一位神父曾对他说:"我的孩子,你有一颗会带给你许多苦恼的心,你不知道你将来会受多大的若呀!"米勒后来的人生经历,果然被神父言中了,他威了一位拥有<扶锄的农夫>、<拾穗者>、<播种者>、<晚祷>和<牧羊女>等不朽作品的桂冠画家,同时也是巴比松那片寒冷的土地上人人皆知的农夫的儿子、贫困的子孙和终生与苦难为伴的艺术家.  相似文献   

18.
恽铁樵(1878-1935)名树珏,别号黄山、冷风、血涵、药盒、焦木,江苏武进夏墅南街人,与中国共产党先烈恽代英同属阳湖古文派领袖恽敬的后人.恽铁樵少时曾读<医学三字经>、<素问>等医籍,20岁读完科举经典,已粗涉医道;25岁考入上海南洋公学,1906年毕业后赴湖南长沙任教,后返回上海浦东中学任教.教学之余,恽铁樵开始了他的文学生涯.  相似文献   

19.
一 古往今来,物理学巨匠都是自然之美的发现者和阐释者,然而通过自己的语言,将心灵深处的震撼表达出来并感染普通的读者,却不是每一位大师级人物可以胜任的.就此意义而言,我说杨振宁是一位具有艺术家气质的科学大师,对那个被他自己称为"大自然旋律"的对称支配相互作用的赞美,始终贯穿于其科学思维之中;而其宣传手段的成功,又与他的文学修养和审美品味大有关系.阅读<曙光集>中的众多文章,如<爱因斯坦对理论物理的贡献>、<分立对称性P、T和C>、<魏尔对物理学的贡献>、<负一的平方根、负相位与薛定谔>、<对称与物理学>、<美与物理学>、<爱因斯坦:眼光与机遇>……,对此判断更加深信不疑:杨振宁是一位具有高雅品味的艺术鉴赏家,他的审美品味集中地体现在对宇宙奥秘的欣赏和阐释之上.  相似文献   

20.
台湾商界奇才陈茂榜15岁时,由于要负担家计被迫辍学到当时台湾第二大书店--"文明堂"当店员,他每天从早到晚要工作12个小时.他白天在书店工作,晚上住在店里,所以每天晚上9点打烊后,书店就变成了他的私人书房,或坐或卧,任他邀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