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技术创新是和一定的激励机制密切相联的,对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进行了一定程序的分析和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制度安排,以期能为促进技术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2.
关于企业员工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国新  苌娟 《科技与管理》2004,6(3):132-134
建立一套有效的激励员工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是我国许多期望通过技术创新获得竞争优势的企业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根据激励的期望理论,从决定激励水平的两个因素出发,建立了员工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创新积极性和创新能力,帮助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胜。  相似文献   

3.
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技术创新活动特性和技术创新收益特性,从创新活动主体从事创新活动的外在性需求和内在性需求两方面,构造了个人激励因素集合。在内在性需求方面,特别提出了企业创新文化对创新主体的自激励作用。针对个人因素集合,从提供外在性诱因和内在性诱因两个方面,构造了企业技术创新诱因集合。以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目标管理体系为切入点,构建了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4.
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后,职业经理人便应运而生.职业经理人既是企业形象的维护者,又是企业内部的组织协调者;既是企业与外界环境的联络者,又是企业高层决策的参与者,他们以其决策和创新能力激活并保持着企业生命力,成为经济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在信息不对称情况下采用怎样的激励措施,才能使职业经理人充分发挥其才能、实现企业目标是企业所有者关注的热点.对职业经理人概念给出了界定,并运用委托代理理论讨论了职业经理人激励机制,得出了最优的激励系数和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5.
文章研究了技术创新失败后的残值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研究了残值的实现.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失败后的残值越低,企业越不愿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创新失败后的残值主要是无形资产,信息不对称使企业实现的无形资产的价值降低;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健全缩短了无形资产的生命期,也使企业实现的无形资产的价值降低.所以,削弱信息的不对称和健全相应的法律法规能使企业实现的残值增加,从而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投资.  相似文献   

6.
由于高校科技人员创新和学术水平具有投入难以测度等特点,令科研主管部门和科研人员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矛盾,导致高校激励科研人员积极开展科研工作的效果较差,科研人员对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不高。文章在国家最新科技成果评定机制的背景下,分析了高校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的现状及不足,并提出了完善高校科研人员激励机制的参考性建议,为优化高校科研人员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勇  郑垂勇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5):74-76,80
本文首先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投资主体、决策主体以及研发主体。然后分析了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之间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委托-代理博弈模型重点考察了在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如何在企业家和研发人员之间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以促进技术创新顺利实施,取得良好的技术创新收益。分析结果表明满足激励相容约束、参与约束以及委托条件是建立有效激励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绿色壁垒信息作为技术创新信息源和强制性绿色技术标准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中的激励作用,并从以上两个角度分析了绿色壁垒信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外部环境要素和内部条件要素的影响,构建了绿色壁垒信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关系模型,探讨了绿色壁垒信息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税收政策在激励企业技术创新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一些不足之处。完善企业技术创新税收激励机制的思路为:重新定位税收优惠政策目标,加大间接优惠比例,税收优惠政策向中小企业倾斜,加大对创新人力资本的优惠力度以及增强政策执行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供应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中,制造商诱导供应商合作创新的三种激励机制,分析了各种激励机制下供应链系统帕累托最优存在的可能性问题,并从制造商的角度比较了三种激励机制的优劣。结果表明,单纯的价格补贴不能使技术创新达到帕累托最优,投资补贴比价格补贴有较好的激励效果。  相似文献   

11.
企业集群技术创新指集群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与非集群的单个企业相比,集群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具有相对优势;动力激发优势和能力提升增长优势。  相似文献   

12.
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效益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谭飞燕  常立农 《科技与管理》2003,5(6):116-118,121
指出传统的技术创新评价的不足,说明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生态效益评价的必要性,并在阐述实现技术创新生态效益标准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建立了一套切实可行的企业技术创新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几种常用的评价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3.
剖析了目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体系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结合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现代企业技术创新的发展趋势,创新发展了平衡记分法应用于新领域,提出了更为重视社会生态环境和未来发展的增强型平衡技术创新记分法,从财务、客户、流程、发展及社会生态等5个方面全面设计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每项指标进行了详解。为企业科学地认识自身的技术创新状态、客观评价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可操作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王昶  王恺霖  宋慧玲 《资源科学》2020,42(8):1566-1579
随着近年资源应用领域逐步向高新技术产业延伸,下游材料端的技术创新突破已成为重构中国资源产业优势的战略着力点。本文利用2008—2017年中国新材料企业面板数据,运用P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从技术生命周期视角探究了风险投资与政府补贴对中国新材料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及其差异性。研究表明:①对于新材料企业,风险投资和政府补贴通过提升企业研发投入进而促进了新材料企业的技术创新。其中,风险投资的激励效应更明显但具有短期性,政府补贴的激励效应则具有滞后性;②对于导入期新材料企业,风险投资对其技术创新的激励效应较小,而政府补贴正好弥补了市场资金配置的不足;对于成长期新材料企业,风险投资对其技术创新的长期激励效应强于政府补贴;对于成熟期新材料企业,政府补贴不能促进其技术创新,风险投资的激励效应则比较显著。因此,为更好地提升中国新材料技术创新水平,政府应引入分类补贴机制,重点向导入期新材料企业倾斜,并引导风险资本投入成长期和成熟期新材料企业。  相似文献   

15.
农业科技企业的技术创新是一项具有高风险的活动。为了对农业科技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构建了10大类43个风险因素指标,通过对广东省农业科技企业的调研,运用t统计检验方法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0类风险因素对技术创新都有影响,但影响程度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6.
基于技术创新的中小企业成长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管理经典理论告诉我们,技术创新是企业进步、企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但是,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成长是如何影响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这方面研究相对较少。通过调查实证的办法,对样本企业技术创新对其成长性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技术创新对中小企业的产品(服务)价格、产品成本、市场份额方面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较高的价格、不断降低的成本和不断扩大的市场份额对企业创新绩效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较高的市场价格、较低的成本和扩大的市场份额在技术创新与中小企业成长两者之间扮演着中介的角色。  相似文献   

17.
符礼建  曹玉华 《软科学》2000,14(3):29-32
企业技术创新是一项与市场结构密切相关的活动 ,企业总是在一定的市场结构形态中从事创新。在现代西方产业组织理论中 ,根据市场竞争和垄断程度 ,可以将市场结构分为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和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三种形态。本文分析了三种市场结构形态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 ,并提出了优化市场结构 ,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路径。一、三种市场结构形态对技术创新的不同作用企业技术创新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提高企业竞争力为目标 ,从新产品开发、新工艺的产生 ,经过技术的获取、工程化和商业化的生产 ,到投放市场整个过程的一系…  相似文献   

18.
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新模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大任务.本文通过对当前和以往占主导地位的两种技术创新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结合当前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所面临的新的环境与需求,提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新模式,并对其的实现途径进行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了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机制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云模型理论进行了实例验证,以期为军民融合企业科技协同创新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实践和理论结合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机场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外层环境,提出了科技创新体系的三大组成要素,即科技管理组织体系、科技管理制度体系和科技资源配置体系,在分析了三者的关系基础上阐述了机场企业如何建立科技创新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