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第一批黑人踏上美国土地,为了如何生存谱写了一部血泪斗争史,也是一部利益驱动下妥协史,从奴隶到自由人再到公民,在美国法律史上定下的每个烙印,形成以制定法和一系列重要司法判例共同构成的美国黑人法律制度。本文追寻美国黑人争取自由、平等的历程,分析美国黑人法律制度构建轨迹,揭示美国法律制度构建依据、核心价值和人权实质。  相似文献   

2.
种族歧视在美国生根发芽,从1619年首批黑人来到弗吉尼亚州,美国黑人就此走上了一条被奴役、被压迫、被歧视的道路.一部美国黑人史绵延200余年,是一场反对种族歧视的血与泪的斗争.探讨美国黑人的社会地位问题,对于了解美国黑人的历史和现状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美国黑人英语从被歧视到被看作是美国英语一个重要分支,从第一批黑奴被贩卖到美国到黑人英语得到法律上的承认,期问经历了长这三百多年的时间,黑人英语的成长历程如同其民族一样是艰难的,是不易的。论文简要阐述了美国黑人英语的起源与现状。并详尽讲述了其主要语言特征。  相似文献   

4.
奥古斯特·威尔逊的《钢琴的启示》是一部开创黑人意识觉醒的经典之作。作为美国黑人戏剧史上堪称"世纪史诗"的剧作之一,作者把承载黑人历史与文化的布鲁斯音乐融入到其创作之中,不仅对美国社会存在已久的种族歧视和阶级压迫进行了重新的审视与批判,而且还对黑人自我意识和身份建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用"钢琴"帮助当代美国黑人实现了与非洲的文化衔接以及身份重建。  相似文献   

5.
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丝·沃克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创作了书信体长篇小说《紫色》。《紫色》通过描述美国南方农村一个普通黑人妇女西丽亚从麻木不仁到自我意识觉醒的故事,细腻的刻画了西丽亚成长变化的心路历程,深刻揭示了美国黑人女性在遭受多重压迫下的悲惨生存现状。《紫色》以感人至深的人物故事、鲜明的思想性和新颖的创作技巧赢得了世人瞩目的艺术成就,成为美国黑人文学和妇女文学的经典作品。  相似文献   

6.
对被边缘化的美国黑人的身份认证和文化选择的思考,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莫里森创,作的主体。本文拟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对托尼·莫里森的前四部小说进行解读,以梳理她对美国黑人文化生态构筑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身份是后殖民文学关注的焦点之一。《琼斯皇》是美国著名戏剧家尤金·奥尼尔的一部表现主义戏剧。主人公琼斯既是一个民族背叛者又是美国白人社会的牺牲者。这部剧通过呈现琼斯皇从黑奴到皇帝再从皇帝回归到黑奴的身份转变过程,揭示了后殖民统治下美国黑人的双重意识和认同危机。从后殖民视角出发来解读琼斯自我身份的迷失及其后殖民根源和认同危机下琼斯自我身份的重构。  相似文献   

8.
《宠儿》是非裔美国女作家莫里森的一部力作,该作品探讨了黑人女主人公的主体性构成问题,指出塞丝是通过与他人的对话来认识自我、构建自己的主体性的。莫里森关于主体性构建的思想与巴赫金对话主义中主体的对话构成的观点不谋而合。莫里森通过《宠儿》表明了自己对黑人主体性构建的态度,认为对话可能是美国黑人构建自己主体性的一种策略和方式。  相似文献   

9.
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也是美国文学中最敏感的问题之一。美国的黑人女性背负着性别与种族歧视的双重压迫,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具有其独特的特征。本文试图循着历史的轨迹,对美国黑人男作家和黑人女作家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做具体分析,探讨美国黑人文学中的女性形象从"扁"到"圆"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0.
无论从历史事实还是教育史研究的角度,美国“教育民权运动”都可以被视为一场相对独立的教育运动。争取教育平权是撬动和推动民权运动的巨大力量,从政治家长久以来的政治抗争和法律斗争以争取外在的教育平等权利,到教育活动家克拉克等人的教育实践以推动弱势群体的内在教育赋权增能,二者相辅相成,最终对美国黑人及少数族裔的教育生态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并推进了美国社会文明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美国嘻哈文化作为20世纪美国最后的草根艺术如今已经成为全球文化,从欧洲到亚洲,从非洲到美洲,随处可见穿着肥裤子,身体随节奏灵活律动,嘴上不停喊话的一群嘻哈青年。这些行为表现了嘻哈文化的三大要素——涂鸦,街舞和饶舌。嘻哈最初作为黑人亚文化的这一事实使得嘻哈文化对美国黑人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和价值。文章着眼于黑人饶舌文化,从饶舌音乐的背景和内涵分析出饶舌乐对美国黑人的影响和价值。  相似文献   

12.
美国非裔文学批评家和理论家小亨利*路易斯*盖茨的修辞性喻指批评理论是美国黑人文学理论重要流派之一.喻指在研究黑人文本话语时,从非洲民间神化形象的话语入手,分析黑人土语的表象特征,从语言本身来阐释美国黑人文学的表述特性,构建了美国非裔文学传统的框架,使美国非裔摆脱了欧洲白人中心论的影响,具有开创性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3.
张瑛 《培训与研究》2008,25(9):11-13
《日用家当》是美国黑人女作家艾丽思·沃克创作的一部优秀短篇小说。本文分析了小说中三位女性在对待文化遗产的问题时的不同态度和反应,旨在探讨《日用家当》中小说作者艾丽丝.沃克如何借用这三个典型人物,来表达自己对待美国黑人文化遗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托尼·莫里森(Toni Morrison)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非洲裔美国黑人女作家,其巨作<宠儿>(Beloved,1987)奠定了其作为一位杰出的美国小说家的地位.本文试图从爵士乐风格的文本特征和叙事策略来分析这部小说,指出作家将爵士乐的演奏方式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从而将爵士乐这一美国黑人独创的艺术形式与小说完美地结合,体现了美国黑人文学独特的审美特征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5.
欧内斯特·盖恩斯的短篇小说《阴沉沉的天》取材于作者本人的童年经历,主要描写一位美国黑人儿童因为牙痛和妈妈一起进城拔牙,在途中的所见所感。小说不仅生动地描写了黑人男孩詹姆斯的成长经历,而且向读者展示了在美国特殊的环境背景下,黑人儿童的普遍生活现实。本文主要从成长小说的角度来阐释詹姆斯的个人成长经历,说明了一个黑人儿童在美国强势文化下,要想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种族观是多么的艰难,从而进一步反映出美国黑人儿童成长历程的艰难性。  相似文献   

16.
詹姆斯·鲍德温是一名美国黑人作家,他是最早向社会公开同性恋观的美国黑人作家之一。詹姆斯·鲍德温先后出版的三部作品《向苍天呼吁》、《乔万尼的房间》、《另一个国家》揭示了詹姆斯·鲍德温同性恋的发展历程。三部作品分别表明同性恋从讨厌到愤怒、悲伤再到接受的发展历程。詹姆斯·鲍德温一生的经历也十分的坎坷,他面临着种族歧视的压力和同性恋的双重压力创作这三部作品,就是向人们揭示同性恋人的现实生活以及他们内心思想活动。鲍德温的三部作品相继问世,同时也推进了同性恋的解放运动和同性恋的文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7.
托尼·莫里森的<所罗门之歌>是其突破女性题材,走上塑造男性并进而关怀美国黑人种族命运发展这一深刻主题的颠峰之作.小说以美国黑人传唱"所罗门之歌"向往"飞行"为旋律,通过小名叫"奶娃"的主人公一家三代的对不同时代美国黑人不同生存方式的理解,展示出美国黑人从梦回非洲到认同白人,再到回归传统的精神探寻之路,从而为美国黑人描绘了立足美国而获得"飞行"自由的理想精神境界.托尼*莫里森超越了对美国白人的向往或仇视的传统黑人文学主题,无疑开拓了黑人文学更豁达的思维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18.
郑怡寒 《教书育人》2012,(30):19-21
多文化教育产生于1960年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社会生活中机会待遇的不平等,保障美国黑人的基本权利,但是这次运动却也深深地影响了美国公共教育事业。此后,美国教育机构开始有意识地改变原有的教育制度、课程  相似文献   

19.
《看不见的人》是当代美国黑人作家拉尔夫·埃里森的成名作,也是20世纪美国文坛上的一部出色的黑人文学作品。该作品完美地诠释了当代黑人在美国白人主流社会中成长、反抗、觉醒的全过程。本文从文化自我存续和异化的角度,试解析以该作品中主人公为代表的黑人文化在美国社会迷失、找寻和觉醒的痛苦过程。  相似文献   

20.
一部好的法律,是体现人性化的法律,是将人情与国法两者完美融合的法律。当代立法要借鉴古代人性化法律制度,围绕国情民意展开,充分考虑司法实践对法律的运用实效,构建人性化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