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大隐性德育课程是相对于显性德育课程而言的,校园文化是电大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表现形式在探讨隐性德育课程的特点及与校园文化的密切关系、隐性德育课程的功能等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提升校园文化来塑造高尚的人、优化社会环境造就文明的人,张扬和激发学生的主体性,最终实现隐性德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针对高校隐性德育存在的不足,本文提出了优化高校隐性德育的对策: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隐性教育作用;加强德育实践方面的建设,渗透隐性德育;运用隐性德育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作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试从校园方化包括的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方式文化及精神文化,几方面入手,探讨了校园文化对学生德育的隐性影响及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首先对“隐性德育”与“校园文化”的内涵及关系进行了辨析,然后以医学院校校园#._-fJc形态中隐性德育建设为切入点,对国内医学院校如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隐性德育建设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研究生德育隐性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指出必须重视隐性课程在研究生德育中的作用.提出在研究生德育隐性课程建设中要坚持主体性、系统性等原则,着重从学校课程、学校制度、校园文化几方面加强建设.  相似文献   

6.
德育工作投入强化而实效不力的成因,若从课程层面以思,则隐性德育课程问题上的疏忽无颖是其深层次内在根源。隐性德育课程是指学校情境中以间接、内隐的方式呈现的德育课程,它包括正式课程与校园文化中的隐性德育课程。而德育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落差,若从目标层面反思,则德育程度目标的匮乏无疑是其内在深层次根据。故在继续发挥内容目标的传统与优势的前提下,德育程度目标的导入并与内容目标相匹配,至少在德育目标的可接受性  相似文献   

7.
隐性德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中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校园文化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教育实践充分表明,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并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一个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8.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优化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世洲  谭琦 《教育探索》2008,(10):122-123
高校德育原理与实践表明,高校德育的途径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隐性德育课程作为一种“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因其潜移默化、稳定持久的影响特点显示了其强大的教育功能。优化隐性德育课程的对策主要有:制定隐性德育课程指导纲要;学校的制度建设要体现科学、民主、宽松的价值取向;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隐性教育功能;充分利用网络开展德育工作。  相似文献   

9.
论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载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隐性教育作为一种不露痕迹的思想道德教育,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道德教育功能.高校德育应该是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统一.根据隐性教育载体的特征,高校德育中的隐性教育载体至少应该包括校园环境、校园文化、规章制度、网络空间、道德楷模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文章针对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指出隐性德育对于构建和谐高校乃至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并提出,相对于直白、灌输的显性教育方法,隐性德育有四大特征:以小见大、去伪存真,潜移默化、贵在实践,并阐述了开展隐性教育的途径:教学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校园文化软件与硬件相结合;教师的身教与言教相结合等.  相似文献   

11.
隐性德育的作用潜在性、载体多样性、影响广泛性、内容实践性、主体自觉性、效果持久性等特点符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形式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因此,开发隐性德育资源是增强高职德育实效性的现实途径.形成富有高职院校特色的隐性德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一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实际,整体规划富有特色的隐性德育体系;二是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开发管理制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三是根据高职院校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特点,重点开发实践教学中的隐性德育资源;四是根据高职院校的实际,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高职校园文化作为隐性的德育因素,隐蔽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之中,具有滴水穿石的德育力量。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多元化的思想、观念进入到高职校园,面对新的变化,我们应重视并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探索有效对策,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13.
在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大学生表现出一系列的思想行为失范,直接显性的高校德育失去了针对性、实效性。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发挥高校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功能,建设有利于彰显德育价值的高校校园精神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14.
积极探索并不断创新德育隐性载体,成为当前高校德育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优化育人环境,开展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凝炼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抢占网络制高点。  相似文献   

15.
高职教育在迅猛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近年来,高职院校学生又呈现出新的独特个性,所以单纯的显性德育方式已显得力不从心,隐性德育不失为一个好的思想道德教育方法。文章试从教师主体、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三个层面来探讨加强高职院校隐性德育,以期提升新时期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隐性德育作为高校德育的新方法,已经越来越得到广大德育工作者的认可。笔者从隐性德育的渊源、隐性德育源的理论内涵、隐性德育源的挖掘三方面加以论述,以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7.
校园文化是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具有思想启迪、情感激励、心理塑造等隐性德育功能。在隐性德育视阈下从坚持应用性与学术性相统一、在追求应用技术科学精神基础上加强人文氛围塑造、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应用技术伦理教育相结合、坚持主体性与主导性相统一等四个方面探讨加强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法,以期创设具有自身特色的寓教于景、寓教于心、寓教于乐、寓教于理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文化。  相似文献   

18.
徐晓蕾 《文教资料》2014,(25):33-34
校园文化是大学校园生活的总体,它在德育过程中具有其他教育形式无法替代的独特优势。随着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德育工作要添加新的内容,校园文化建设要随之有新的举措。通过优化校园物质文化环境,创造健康的校园精神,实现学生的心理认同。增强校园文化的隐性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19.
努力探索新时期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是广大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愿望,隐性德育作为一种新的德育方法已经越来越得到德育工作者的认可,然而,隐性德育的源头在哪里·如何开发?却很少有人研究,本着这个目的,笔者从隐性德育的内涵、隐性德育的源头、隐性德育的开发三方面加以论 述,以求增强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0.
论校园文化与德育对象、德育目标的共生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发掘和强化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就必须准确把握校园文化与高校德育之间的关系。校园文化建设应与德育对象相互适应、与德育目标趋于一致方能收到预期效果。校园文化建设只有紧密结合德育对象,贯穿德育目标的要求,才能保持正确的发展方向、较高的层次水平和较强的教育影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