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不久前,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妇联举办了一次乡以上妇联干部培训班。对学员进行新闻基础知识的培训是培训班安排的一项内容。学习与试笔相结合,每个学员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习作。习作细腻与粗疏兼有,特长与特短共存。我应邀为之评点。笔者认为,有必要和更多由于种种原因没能参加学习而又有兴趣写点新闻稿的通讯员交流。于是,产生了这篇处女作者试笔评点录……  相似文献   

2.
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写新闻是客观地、忠实地、朴素地叙述事实,用事实说话。这本是一条原则。然而,在“文革”中这条原则被践踏了。在“文革”开始不久的1967年11月12日,有家报纸刊出了321 个字,只有半句话是事实的“新闻”,现摘录如下: 本报讯海救×××船在形势教育中,广泛发动群众。大摆大谈文化大革命的大好形势。表现在:无产阶级革命派力  相似文献   

3.
动态信息     
5月15日上午,沈阳市档案局召开机关各处室负责人会议,传达市委、市政府向地震灾区捐款的通知精神。全局干部职工在局领导的带领下踊跃捐款,表达对灾区人民的一份深切关爱之情。全局馆70名干部职工共捐款15500元。在接到市委组织部和市直机关工委下发的《关于做好部分党员交纳“特殊党费”用于抗震救灾工作的通知》后,广大党员都加入到交纳1000元以上“特殊党费”的行列。全局印名党员、8名非党群众,共交纳“特殊党费”61400元。  相似文献   

4.
载体元与信息元的关系载体不是汽车、火车,没有规定的“载重限量”.但是,每一载体元所载的信息元又确实是有限的.如果载体元和信息元完全相容,就会出现记者和读者的“共振”,当然会出现最佳报道,如同我们前面举过的例子.但我们常常会在报道中发现:载体元和信息元的结合是不相容的. ①有载体元无信息元. 我们先看这一篇报道:“××自治区首届青少年爱祖国爱宁夏专题邮票,前不久在××市青少年宫展出.参展的57名回、汉青少年共展出中外邮票204框、1082个贴片.其中第二课堂学历史、和平、健康——人类的共同心愿、邮票上的中国医疗卫生等专题邮集获一等奖.”这条130字的消息,分量自然不重.这是因为作为载体的三要素,它只具有事实本身(办邮展).它对社会行为的影响,读者的关系程度这两条要素的值太小.  相似文献   

5.
应约为一家报纸阅报“挑刺”,发现有的年轻记者将被采访对象的某些规划当作新闻进行报道。比如《××××(地名)风吹草低见牛羊》,字里行间不见此地发展牛羊养殖业的任何新闻事实,通篇只是养牛养羊的数字规划,养牛养羊是一门极为艰苦、极讲科学的活儿,而这位记者笔下全是规划数字,仿佛“风”一吹就见到成片的牛羊,读者会提出疑问:这规划究竟能否变成事实?又如,一篇某地级市发展旅游业的报道,通篇写的是  相似文献   

6.
我们点评学员日作,过去多是采用综合的方法,根据习作中的情况,选择一两个有代表性的问题,讲评一番。这种办法,好处是“受益”面积可能大些,缺点是不够深透。这次想变一变,采用“单个教练”的方法,重点解剖一个学员的一部分习作,不仅研究怎样写,还要探讨如何采,把写与采联系起来点评,也许会比较深入一些。先请大家看看一个学员的3篇新闻习作。给养员周庆辉买菜讲究物美价廉——上任一个月省下八十元函授学员贺东海报道:“蒜量1无贵了,7角咋样?”“不卖。”“8角,买你5公斤!”菜贩考虑片刻说:“好吧!”6月15日,某团’\连…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报端上屡有让人“不大放心”的娱乐新闻出现。不妨举几个去年以来的例子为证,如“张艺谋要当电影局副局长”。“×××没当歌手大赛评委是因其素质差”、“××影片被禁”、“××影片开禁未作一处修改”、“××影片将是中国第一部分级影片”、“××被困雪山生死未卜”、“××因老公解职猛拍广告以贴补家用”、“《芬妮的微笑》参赛莫斯科电影节并获电影节奖”、“面对绯闻流言××快崩溃了”,等等。这几条“消息”经事实“检验”,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儿”。稍加分析,类似“娱闻”的产生可分如下三类:一是某些影视  相似文献   

8.
“微尘”基金是青岛市红十字会公益项目之一,它起源于一位多次捐款却不肯留下真名的青岛市民.青岛红十字会早在2004年就发现,一位不肯留下姓名的女士使用“微尘”的化名多次大额捐款:“非典”时期捐款2万元、新疆喀什地震捐款5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1万元、为湖南灾区捐款5万元……同时,由于她的带动,越来越多的青岛市民在捐款后留下“微尘”的化名,使“微尘”渐渐扩散成为一个爱心群体.从2005年1月1日起,《青岛早报》推出了连续5天的寻找“微尘”系列报道,使“微尘”的事迹家喻户晓,并使得一个又一个“微尘”出现了.经过《《青岛早报》的推动,“微尘”从一个人,变成了一个爱心团体,最终成立了青岛红十字“微尘”基金,从而成长发展为一个知名的公益组织.  相似文献   

9.
看板     
《中国新闻周刊》2010,(15):92-92
李宇春玉米基金捐款百万 4月15日,李宇春的“玉米爱心基金”率先紧急捐款100万元,用于青海玉树受灾学生、学校的救援和重建工作。这是该基金继汶川地震、云南旱灾后第三次大规模向灾区捐款。  相似文献   

10.
《当代图书馆》2008,(2):F0002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级强烈地震。灾难发生后,陕西图书馆界和全国人民一起迅速做出反应,积极开始了向灾区捐款的爱心行动。陕西省图书馆全体职工向四川灾区捐款2.7万余元,并直接向四川省图书馆捐款5万元,写去慰问信。同时,响应中图学会的倡议,向其捐款2万元。此外,还向此次省内受灾严重的宁强县图书馆、略阳县图书馆各捐款1万元。省内其他市、县级公共图书馆和各高校图书馆也积极行动起来,向灾区人民献出了关爱之情。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的不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新闻工作者的我 ,常被以下两类舆论监督的报道所困惑 :“去年 ,我市加大反腐败斗争的力度 ,共查处县处级领导干部5人 ,科局级干部26人。某镇主要负责同志受贿12万元 ,被依法立案查处……”“××县××乡×村×组村民×××、××、×××、×××因赌博 ,昨天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并被收缴赌资720元……”孤立地看这两则曝光新闻 ,是客观公正、无可非议的 ;但对照起来看 ,其不公正性就一目了然了 :31个贪官 ,连一个单位、一个姓名都未点到 ,举了一个受贿12万元的事例 ,也只是点到“某镇”为止 ,而且还称之为“同志” ;而四…  相似文献   

12.
载体元与信息元的关系载体不是汽车、火车,没有规定的“载重限量”。但是,每一载体元所载的信息元又确实是有限的.如果载体元和信息元完全相容,就会出现记者和读者的“共振”,当然会出现最佳报道,如同我们前面举过的例子.但我们常常会在报道中发现:载体元和信息元的结合是不相容的.①有载体元无信息元.我们先看这一篇报道:“××自治区首届青少年爱祖国爱宁夏专题邮票,前不久在××市青少年宫展出.参展的57名回、汉青少年共展出中外邮票204框、1082个贴片.其中第二课堂学历史、和平、健康——人类的共同心愿、邮票上的中国医疗卫生等专题邮集获一等奖。”  相似文献   

13.
采访中,不时会遇到这种情况:事情十分重要,但由于时间短促等原因,只能写一篇消息发出来,达不到预期的宣传效果。我在处理这类采访中有点独特的经验,就是:采访中“贪得无厌”,写稿时仔细“反刍”。如’92中国安阳殷商文化节×月×日——×日在安阳召开,前后共4天时间。国外和海峡两岸的200多位专家  相似文献   

14.
在夜班与稿件打交道时常遇到一些“险情”,深感有些报道人员对“新闻真实”缺乏应有的坚持。前些天为军报通讯员培训班学员讲课时,我先当场做了一个小调查:“了解‘客里空’含义的请举手!”遗憾的是,在40多位学员中举手的只有1人。这从一个侧面说明,帮助刚步入新闻工作行列的同志切实了解新闻真实性的重要、报道失实的危害,同时提醒“老新闻”们自觉遵循新闻真实性原则,的确很有必要。新闻为什么必须完全真实?这首先是由新闻的属性决定的。什么是“新闻”?陆定一说:“新闻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由此可见:事实是第一性,新闻是第二性;事…  相似文献   

15.
县市报的记者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个通病,就是发现新闻的能力比较差,例如去采访有关会议和有领导在场的活动,往往把眼睛只盯在领导身上,把领导人的一言一行当成新闻,采访回来后,立马写出一篇“××肯定”“××指出”“××强调”“××要求”的稿子,一交了事。其实,这样的采访,没有  相似文献   

16.
一今年9月7日,新华社播发了题为《社会各界踊跃捐赠教师奖励基金》的消息,内容是中国中小学幼儿教师奖励基金会已接受国内外各界捐款2700万元。这一事实当然值得报道,可惜消息导语写得很不理想。记者似乎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的宣传目的,于是在稿件中开宗明义写道:“‘尊师重教’在我国已蔚然成风”,然后才报道各界捐款的事实,这句结论不仅毫无必要,而且不完全符合实际。党和政府提倡“尊师重教”,是有目共睹的;然而,“尊师重教”的风气在我国并没有“蔚然成风”。事实是在不少地  相似文献   

17.
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级强烈地震,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也给包括四川省图书馆在内的公共图书馆系统造成了严重损失。灾情紧紧牵动着云南省图书馆人的心。在先后两次组织职工和党员向灾区人民自愿捐款8.6万元献爱心的同时,云南省图书馆以电话慰问、写慰问信、以单位名义捐款2万元进行对口支援等形式,表达了对四川省图书馆的慰问和支援,以实际行动支持“兄弟馆”抗震救灾。  相似文献   

18.
政文消息形象化与概念化的不同表现形式让我们来看一看下面几条政文消息导语的表述。(1)“××公司党委利用典型案例狠抓学员、干部廉洁自律教育,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监督机制,增强了党员干部廉洁奉公的自觉性。”(2)“××厂认真贯彻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业的方针,努力深化厂务公开,积极推进职工民主管理,促进了  相似文献   

19.
川档宣 《四川档案》2009,(3):F0002-F0002
4月12日至17日,“四川地震灾区档案局馆长上海培训班”在上海举办。 在开班仪式上,上海市档案局局长吴辰同志致开幕词,并以“创新”为主题,就如何在档案资源建设、档案资源开发利用和档案馆公共服务上开拓创新,为学员们作了生动的开场报告。  相似文献   

20.
作为记者编辑首先应具有一定的政治素养和业务水平,担当起采编岗位上的某项工作,这是自不待言的。然而报刊、杂志以及广播、电视上不仅出现错别字、使用语法或修辞不当,而且有属于政策性、知识性或概念方面的错误。这反映采编人员知识面不宽,必须努力学习,拓宽知识面,更准确真实报道新闻事实,以维护新闻媒体在社会上的形象。 如何堵住政策性、知识性、常识性的错误? 前不久,有家报纸报道说××厂家的产品质量标准是以用户的要求为标准。××县去年人均收入达到200元,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前者表面上是尊用户为上帝,实际上是对有关产品质量标准的法规一无所知。任何一类产品的质量,国家(有的是由部门或行业规定的)都是制定有详细明确的标准的,不按标准规定进行生产或生产出的产品不符合质量标准的要求,要么属“三无”产品,要么就是不合格产品,是不准进入市场流通的,怎么能说用户的要求就是产品的质量标准呢?用户的要求又往往是干差万别甚至挂一漏万的。后者说人均收入达200元解决了温饱问题的则是对国家有关扶贫政策法规缺乏了解,早在八十年代中期自治区根据国家的有关政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