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鲁迅与林语堂作为现代文学史上的两位幽默大师,对幽默文学的创作和研究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都认同幽默文学的社会价值,且都对幽默文学进行了探讨,对中国究竟有无幽默文学看法不一。在创作中对幽默文学的社会功能体现也不同。不同的原因是二人在文学观念上存在较大差异。后来的评论者对两人的创作褒贬有别,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林语堂是有失公允的。  相似文献   

2.
鲁迅的文学作品、文学观念、文学精神直接影响着当代作家。具体表现在其作品直接为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养分;培养了当代作家的文学兴趣,牵引他们在创作上进行多方的尝试,丰富着当代文坛的创作格局;影响着当代文坛上重要的文学流派中的一些重要作家和作品;影响着当代众多作家的文学观。  相似文献   

3.
本文认为,留苏作家群虽然作为一个文学的群体特征不如其他留学生群体突出,但他们独特的留学经历使他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闪烁着耀眼的光辉,成为一支引领文学方向的生力军。他们不仅最直接最信达地翻译和介绍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筚路蓝缕的开山作用,而且,留苏作家群对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产生与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积极倡导和发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的同时,又在革命文学创作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这不仅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发展,也为革命文学的创作提供了一种经典的叙事模式和艺术范式。  相似文献   

4.
新中国成立以来.在文坛上,青年文学创作者继承了五四新文学的精神,怀着对生活的巨大热情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创作出一大批当代文学史上的优秀作品,对中国社会的发展和青年本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繁荣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了贡献。青年富于生命力,朝气蓬勃,一旦缘分把他们与文学联结在一起,其创作的激情、能量会随之进发,其作品也会丰厚而势不可挡,形成~神文学现象。这种由处在不同时期被誉为青年作者创作出来的作品所形成的文学现象,我们称它为青年文学。那么,新中国的青年文学是怎样发展起来的?显然,促成其发展的因素不可能…  相似文献   

5.
南京作为民国时期的政治中心,不同权力体制间的力量角逐对其文学风貌有着直接的浸染——不仅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于南京大力展开,“报国文学”创作、旧体诗词创作、“新进作家”的反抗创作等种种特殊的文学作品也同时涌入金陵城。“政”与“学”的冲突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中愈发激烈,由此,抗战时期的文学南京生发出“言与不言”的两条书写路径。一条是旅居于南京的外籍文人,他们以“他者记忆”的方式进行着情感真挚的南京书写,重启了市民文学的辉煌篇章。一条是以南京为文学起点的本地文人,他们奔赴异地,以“外乡建功”的方式实现对现实主义文学的强有力开掘。  相似文献   

6.
从社团流派角度考察,高晓声、方之、陆文夫三人是"探求者"文学社群的中坚人物。出于对文学艺术的执著探索和对社会主义事业的忠诚,他们提出了在生活中不断探索的文学主张,"文革"中因此罹难。新时期复出文坛后,其创作心态处于知识分子文化、底层民间文化及革命话语表达这三种创作心态错综复杂的隐痛之中,这三种创作心态也正是一代作家由对于文学精神以及道德理想的执著不懈的追求生成,所以他们的创作具有"辛辣、糖醋、苦涩"的特征。他们以强烈的"探求"意识创作的小说参与了"文革"话语的终结和文学制度的重建,这种参与主要是作为"底层"对于文学精神的执著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执著于文学精神的底层表述是当下小说创作的典范。  相似文献   

7.
南朝帝王大都爱好、提倡文学,招揽文士,自身勘于创作,成果颇丰,并且积极倡导文学活动,为文士们创造良好的环境.他们对文学的重视,既是魏晋文学风尚与江南文化氛围影响的结果,也是为了提高他们的政治地位.但他们的文学活动与文化政策,影响了当时的文学发展,在他们创作倾向引导下,南朝文学普遍地追求形式的精致与华美,这种对文学形式的研究推动了文学的发展,为后代文学的繁荣奠定了基础.这是南朝文学的鲜明特征,也是它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蒋方 《怀化师专学报》1996,15(4):402-404
战后初期的日本,一代新作家崛起于文坛。他们冲破军国主义的期禁锢,纷纷提笔控诉法西斯势力的究兵黩武,揭露罪恶战争给日本民族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形式上,他们摒弃“私小说”中常见的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大胆引进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技巧,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战争题材文学作品,形成了日本当代文坛影响巨大的一股创作潮流——战后派文学。著名作家野间宏(1915-1911)的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1947),就是战后派文学中极富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战后派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学教育(上)》2010,(23):159-160
京味文学代表作家邓友梅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被问及在上世纪80年代,京味文学一度非常繁荣,为什么盛况很快就过去了呢?邓友梅的回答是:那是因为一大批老作家在“文革”中无法从事创作,他们有积累,有创作冲动,一旦条件宽松了,自然喷发了出来。但在这些老作家之后,没有继承者。  相似文献   

10.
古代旅游文学的创作主体是历朝历代的文人政客,他们充满了忧国忧民的人文关怀,他们在贬谪生涯中创作的"旅游"文学作品,总是充满了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现当代旅游文学的创作主体是旅游者,他们在旅行、游览和休闲之中或旅游之后创作的旅游文学作品是审美愉悦体验的记录或情感宣泄。旅游文学各体的共同特质是对时代和社会的关注性,万变不离其宗的抒情性,融文史哲与美于一炉的综合性,包罗万象的知识性,旅行生活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11.
欧洲人文主义文学作为“时代的镜子”,爱国主义思想是这一现实主义文学的一个基本特征。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所表达的爱国主义独具特色,它与其他时代不同,是以民族的自醒、自觉和自尊以及其统一的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建立为基础的。这些主要表现在当时社会的客观发展对作家创作思想的影响,他们借文学来反映自己的思想,在作品中对统一的民族国家有着热烈向往和歌颂;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表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从而显示出巨大的人民性;反对外族入侵,保卫民族独立;主张运用各自的民族语言进行创作,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学;由于时代和作家思想的局限,他们的爱国思想往往与强烈的忠君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2.
战后初期的日本,一代新作家崛起于文坛。他们冲破军国主义的期禁烟,纷纷提笔控诉法西斯势力的宪兵黩武,揭露罪恶战争给日本民族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在形式上,他们摒弃“私小说”中常见的自然主义创作方法,大胆引进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表现技巧,创作了一系列优秀的战争题材文学作品,形成了日本当代文坛影响巨大的一股创作潮流——战后派文学。著名作家野间宏(1915—1911)的中篇小说《脸上的红月亮》(1947),就是战后派文学中极富代表性的一部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战后派文学最基本的特点。日本军国主义者悍然发动的那场侵略战争…  相似文献   

13.
《子不语》是清中叶文学巨子袁枚创作的一部志怪小说集,其中有许多关于龙的传闻逸事,如龙母、龙护高家堰、吕道人驱龙等,龙多以善恶无常的多变形象出现于普通人的生活之中。该书中龙的形象不仅体现了清中叶社会一些方面的情况,也是古代中国文言小说中龙形象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4.
网络原创文学把自己定位在大众的、平民的、通俗的位置上,并以游戏精神对待创作,把文学的价值取向从宏大叙事中解救出来。他们重构文学品味,戏仿经典文本,重组语言,扩大影响。网络文学要发展最终需要打出属于自己的品牌——超文本文学。  相似文献   

15.
山西地域性文学传统是“山药蛋派”作家创作风格形成的土壤,而“山药蛋派”作家又必然有赖于这一地域性文学传统而得以发展和延续。他们注意向民间学习,在文学样式和语言风格上追求平民化,通俗化,正是这一文学传统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6.
从中晚唐诗人对杜甫的评价以及他们的文学主张入手,分析了现实主义创作的文学思潮在当时的兴起和发展,列举了受到杜诗影响的主要中晚唐诗人,强调客观真实地反映现实社会是他们文学创作的共同基调。  相似文献   

17.
鲍照,在南朝刘宋时并不被人看重,令人对他的评价仍不足。其实,他是南朝文坛巨子。他在文学上的成就与贡献以诗歌为主,骈文和辞赋也成绩斐然。  相似文献   

18.
许静雯 《文教资料》2013,(35):86-88
周瘦鹃是民初文坛上一个十分活跃的文人,他集报刊人、翻译家、电影评论家、小说创作家于一身,文学活动十分丰富.其翻译小说有明显的写情化与通俗化特征,反映出民初文坛的写情氛围和翻译小说报刊化的潮流,展现出他“哀情巨子”之外新旧交替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沙田文学”,广义系指香港中文大学师生共同创作的文学,狭义是专指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在“沙田”耕耘的余光中等五位作家所形成的文学流派。这五人非“会”“帮”的结合,有共同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倾向做基础。他们的中西学问造指高,在学者散文方面独树一帜。这是中国自有西式大学以来少有的文学景观,在香港当代文学史上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相似文献   

20.
胡风是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成绩卓著的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住十分难得的文学巨子,他出于对文学(以及文艺)现实主义的执著追求,在文学(文艺)领域取得了堪称卓越的成就:他没有简单停留在文艺理论研究和批评方面,而是由此出发开展了一系列的文学(文艺)实践活动,并涵盖了文学编辑出版、文学翻译、文学交流、文学新人的培养指导等许多方面的工作,并与中国现代文学发展发生了深刻、密切的关联,进而对现当代文学史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应该对胡风进行新的认识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