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阳明学派的道德教育理念不仅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而且东传日本之后,对日本古代,乃至近代道德教育理念的形成与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较中日阳明学派道德教育理念的异同,有利于增加中日之间的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加对原发型文化与移植型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2.
儒家孝道文化产生的基础主要是虞到周代时形成的孝思想和社会现象,儒家孝道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事亲”、“孝弟”,它有积极善良的方面,也有消极落后的方面。儒家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有巨大的影响,涌现出很多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事迹,且制定了相应的法令和政策。弘扬儒家孝道文化的精华,要继往开来,加强道德法制宣传教育,建立新型的现代孝道观。  相似文献   

3.
在日本江户时代,朱子学派、古学派、阳明学派、国学派的思想家先后从“日本皇统”“日本文化”等层面论证了日本对于中国的优越性,形成了独具特性的“日本优越论”。考察东亚史,这一优越论的形成,既有元日战争、明清鼎革之事的影响,又与江户学者对中国思想的认同、接受、质疑和批判密切相关。然而,随着“日本优越论”的深入发展,国学派学者以“日本文化为中心”的优越论取向,却把“日本优越论”引向了对外扩张之路,凸显出这一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学派思想蕴藏着的丰富和谐内容,对我们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儒家与道家学派都强调和谐协调,主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做到天人合一,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要达到宽和相处,在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上强调自然的和谐统一。这种”和合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伍子胥变文》在佛教文化的土壤中成长起来,其中却深蕴着儒家的传统思想与文化,如儒家的“天人感应”、“孝道”、“惩恶劝善”等思想,体现出儒佛交融的特点。考其缘由,在于佛教作为一外来文化,要想在儒家思想文化深厚的本土生存、发展,必须要对共同的伦理内容给予强调和突出,缩短两者之间的距离,以努力寻求两种文化之间的契合。  相似文献   

6.
孔子及其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和以管子为代表的管子学派的孝道思想,对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与孟子是先秦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认为“孝”是“仁”的根本,是“泛众爱”的仁德,孟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孝道思想,极力将其推广为普遍的社会道德。《管子》是管子学派的代表作,深刻反映了管子的思想。先秦儒家与《管子》的孝道思想既有很大的相似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孝”这一重要道德范畴给出了各自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人性论是儒家心性之学的中心内容,也是道德教育理论的形上依据和理论基石。无论是孟子的性善论,抑或是荀子的性恶说,都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成为宋明理学心性论的重要思想来源,并直接影响到传统知识阶层的道德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说,儒家的心性论是形而上的修养论,而儒家的修养论是实践的心性论。从人性论的角度审视传统儒家的德育理念,道德教育之必要,由于人性中的欲性;道德教育之可能,由于人性中的知性和仁性;道德教育之根本途径,在于“为仁由己”。这是先秦儒家人性论的内在逻辑,从孔子发展到孟子、荀子,以至于以后的儒家,基本上都是这一人性内涵的演绎和延展。  相似文献   

8.
儒家教育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奠定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基本格局和主要内容,规范了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的发展方向,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而广泛的影响。儒家教育思想的特质是道德教育。本文试就先秦儒家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进行探讨,分析儒家道德教育正、负的作用,以期对当今中国的教育改革有所借鉴和补益。儒家道德教育的价值取向是什么呢?这涉及到儒家道德教育的目的和目标。过去我们常讲儒家主张“内圣外王”之道,即对内强调加强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培养完善的人格形象,对外提倡忧国忧民,服务人民,报效祖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内圣外  相似文献   

9.
现代社会孝亲问题之沉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葛维春 《宜春学院学报》2005,27(3):23-28,52
“百善孝为先”,中华民族历来非常重视孝道,尤其是儒家,视孝道为一切道德的根本。然而,现代社会却出现了许多令人堪忧、甚至令人发指的孝亲问题。为此,如何求诸传统儒家的孝道观以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值得我们每一个人深思。  相似文献   

10.
王伟丽 《文教资料》2007,(29):51-53
孝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的核心,影响着中国历朝历代人的思想。本文从两个方面讨论孝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原因,一是中国传统农耕经济具有决定作用,二是儒家学派对孝道的改造与发展以及统治阶级的提倡。  相似文献   

11.
我国传统伦理文化使道德教育中“见义勇为”行为强调个人服从社会的政治与道德利益,牺牲个人的利益。儒家的道德教育观存在着理想化的色彩,它压抑人性,束缚着人的理性发展.今天道德教育中“见义勇为”行为增添了新要求但超高的要求仍存在盲目性和狂热性,我们的道德教育依然缺乏人性。人与社会,人是本,因此我们道德教育中“见义勇为”行为应以人为本,克服盲目和狂热。  相似文献   

12.
儒家思想一直是我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对统治阶级进行思想统治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儒家思想从先秦儒学到汉唐经学、到宋明理学、再到明清实学,不管经历了多少变化,都始终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重视道德教育是儒家一贯的传统。虽然儒家的道德教育中有许多封建的、腐朽的东西,但其中许多的道德教育理念、道德教育方法和道德教育原则,特别是儒家关于自我修养的理论,对我们今天的道德教育仍然有很重要的借鉴意义。一、儒家论自我修养(一)自我修养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重视道德教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之一,也是儒家一贯的作风。道德教育的核…  相似文献   

13.
孝道是日本和中国所共有的崇高的道德准则。中国人关于孝道的阐述在6、7世纪之间伴随着中国的佛教、儒教理论以及中国的世俗文化传入日本。并且已在日本文化中深深扎了根,成为日本文化的一部分。本文拟通过中日孝文化的比较,来考察日本“孝文化”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儒家伦理曾对日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但由于地缘文化,制度文化,宗教文化的差异,因而在选择取舍、吸收融合的过程中,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另外,孝道观念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应有本质上的新诠释。  相似文献   

15.
先秦儒家的孝道思想全面论述了孝的实行、孝的功能和地位,内在地包涵了孝治的思想成分,形成了系统的孝道理论,是先秦儒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孝道学派”的提法,容易造成对孔、孟、荀等儒家孝道思想的忽视,且否认了孝道理论中包涵有孝治的思想,忽视了儒家思想伦理政治一体化的特质。  相似文献   

16.
阳明心学在与朱熹理学的争辩中逐渐沉淀为中国两大古典教学传统之一,并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教学文化的基因与血脉,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以保国救亡为特色的近代教学改革和以复兴中华民族为己任的现代教学改革,从而使近现代教学改革呈现为“以中华心学为本体,以西方文化为功用”的基本格局。然而,阳明心学却在现代中国教学研究中遭受主观唯心主义的误解,从而使中国学者对阳明教学思想的研究谨慎而稀少。现在的问题是,阳明心学的“心即理”“致良知”与“知行合一”思想在当今社会所显现的巨大教学价值,使得我们必须正视阳明教学思想的历史地位,反思过去的误解,端正研究的态度,完成对阳明心学的创造性转化。  相似文献   

17.
孝道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儒家和佛教都主张“孝”,但两家关于孝的思想理解存有巨大分歧。北宋僧人契嵩为了进一步弘扬佛法,传播佛教,对儒家孝道思想进行了吸收融汇,从而丰富了佛教关于孝的思想理论,为佛教的传播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同时也大大丰富了中国传统孝道文化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8.
作为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王阳明上乘陆氏兄弟“心即理”的先验论,同时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方法论,对心学以及儒学来说都是重要的发展.知与行历来是中国古代哲学所讨论的焦点,是哲学及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行合一”论认为求知与实践应同时进行,直接反对朱子学派“先知后行”之说,在宋代后再次提出与理学截然不同的方法论,与“心即理”“致良知”共同构成了阳明学派思想体系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由西方文化孕育的过程哲学思维与中国儒家道德教育方法存在着惊人的一致性:过程哲学所具有的过程性、自组织性、自我生成性、关系性、关联性、整体性、综合性等思维特征,都能够在中国儒家道德教育方法论体系中或明或暗地找得到。在倡导东西方文化对话、交流的今天,研究过程思维方法与中国儒家道德教育方法的相通性,对于我们借鉴过程哲学的合理思想,积极汲取中国儒家哲学的理论营养以重建当今社会的新的道德信仰、新的文化价值观,探索新的社会发展道路,都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儒释孝道说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一中国传统儒家孝道说“孝道”者,“亲亲”之意也。是人与动物间重要的区别之一。人们从降生落地起,即都自然而然地知道亲亲和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可以说这是人的天性,亦可以说这是文明人类和具有文明人类意义的人与生俱来的品性。孝道意识也是人类固有的本性,故中国古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谓:“父子之道,天性也。”以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即其谓也。o“孝道意识”,既然是人类的共性,它就不只是限于中国人讲究孝道,而是整个人类都是如此的。但是,不管是那个国家和民族都是不能与中国相比拟的,可以说中国是孝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