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道德叙事是学校德育的重要方法之一,在陶冶学生道德情操、增强道德体验、引导道德行为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弘扬传统伦理文化是道德叙事的工作重点,道德故事是传承传统伦理文化的常用载体。道德故事凝结了传统伦理文化的核心内容,具有生动性、生活性、情境性等叙事特征。讲好道德故事不仅需要精心遴选课内外教材读物中的经典道德故事,还要求教师提高自身道德叙事的意识与能力。在有效结合新媒体技术与道德叙事的基础上,使学生充分理解感悟道德故事中的传统伦理文化真谛,取得良好的德育效果。  相似文献   

2.
传统道德文化作为重要德育资源,是现代大学生道德素质建构的重要内容;传统道德文化中的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精神主旨成为学生沟通民族性与现代性的血脉。开发和转换传统道德文化,建构大学生道德素质,是传统文化的一个路向,是大学生素质培养的一个基础。  相似文献   

3.
传统道德文化与当代大学生道德建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习中国传统道德文化,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智慧与能力,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修养,有助于养成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应运用传统道德文化积极引导学生自觉的进行自身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4.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立德树人的重要依据。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蕴含丰富的传统文化元素,是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思想和人格品质的根基。教师应当重视道德与法治课程中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积极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依托道德与法治课程,推动学生思想与文化能力的全面发展。本文论述了传统文化融入道德与法治课堂的价值,并探讨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是全部思想的焦点和核心。道德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本质的特征,它突出地表现为人伦道德本位化及对整个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主要就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德主义的成因、特点及现代意义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6.
罗静文 《科幻画报》2022,(4):251-252
中学时期是青少年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养成的关键时期,通过传统道德的培养教育来提高公民素质至关重要。中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应注重加强传统道德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和传承。《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对道德内涵的把握容易出现方向偏离,存在掌握角度偏差的现象,导致课堂教学对“道德”刻板的理解,使得《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陷入机械化、简单化的困境。与多样性的教学方法相联系将中华传统道德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实现传统道德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有机结合,并强化针对中学生力所能及、便于操作的道德实践,才能使学生能更好地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道德文化。  相似文献   

7.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育人方向是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法律意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并在教学中向学生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等。基于此,为了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可依据学科教学目标和班级学生学情,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助力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落实“素质教育,德育为先”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21,(60):136-138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璀璨瑰宝,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应积极地将课堂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主要阵地,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教学当中,以便更好地发挥传统文化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中良好的育人作用。小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时,要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引进创新的教学理念,并有效地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同时努力抓住小学这个在人生当中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使学生充分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效地开展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传统文化的构建。因此,教师必须实施良好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悠久,积淀深厚。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可在小学生幼小的心灵注入浓厚的家国情怀,促使学生理解并感知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引领学生在情境化、生活化的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提升核心素养。因此,教师要立足“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打造德育阵地、优化教学活动、组织实践活动等,让学生深入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并在认识理解、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根植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觉,引导他们从小厚植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0.
浅谈武德教育与精神文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德是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吸取的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许嫒 《教育艺术》2006,(11):13-14
武德是中华武术在几千年的实践和发展中,习武者不断从优秀的传统文化里吸取营养和智慧。逐步形成的传统道德准则,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把高校武术专业学生的武德教育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有机地结合起来,必将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和改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毋庸置疑,中国传统文化在我国文化教育中有着巨大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是几千年的文化传承,对中国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要把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相结合,让学生从小开始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提升学生对祖国的情感,并且能更好地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同样在小学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育中,教师可以把中国传统文化与道德和法治课程相结合,带动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兴趣,更有利于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传统文化属于“伦理型文化”,伦理道德文化构成传统文化的主体和核心,传统美德是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  相似文献   

14.
苏荣娥 《文教资料》2010,(30):165-166
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很适合融入到思想品德课和学校德育工作的各个环节中去。思品课教师一定要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价值,认识到其中的德育因素,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和条件,塑造学生的灵魂,培养他们深厚的道德情感,使他们成为有思想的人。  相似文献   

15.
本语文概括地指出了传统道德的内涵及其特征,对传统道德作用于现代化的正负价值进行了辨析,并提出了根据新朝代的需要,挖掘,梳理传统道德文化的例题,观点,理论,赋予其新的,实现传统道德文化的当代转换。  相似文献   

16.
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既有理论深度又有实践价值的部分,包含着许多优秀的思想道德成果。它不仅对于现实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而且在走向开放,面向世界和未来的进程中仍将具有深远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考试周刊》2020,(88):99-100
初中部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在教材各个板块都设计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这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道德与法治学科作为德育课程,须在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诵读、解读、探究等多样化的学习活动,让学生感受其魅力,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入学生的心灵,从而深化学生文化认同,坚定学生文化自信,从根本上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  相似文献   

18.
在初中阶段的教学活动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承担着培养学生道德意识、塑造学生行为习惯的重要任务。围绕传统文化积极落实教学工作,依靠优秀传统文化对学生发起思想上、行为上的再教育,在管理学生学习行为的同时,能够为教学活动的发展带来新的支持。本文结合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展开论述,在对既有教学问题进行分析的同时,探讨如何利用优秀传统文化优化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相似文献   

19.
中华传统道德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道德的基本特征是:重和谐,轻竞争和发展;重整体利益而漠视个人利益;重道义精神,轻功利主义。这些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道德建设既有正面的影响,又有负面的影响。我们既要肯定它对市场经济的正面影响,又要努力消除其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道德是文化的灵魂,道德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离开道德的文化必然是腐败的文化。本文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文化的特点,对中华道德文化的未来走向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