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历史教育一直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历史课一直成为中学阶段必修的基础课程。然而,历史教育的成效却令我们汗颜。据2001年2月27日《人民日报》报道:通过对北京、上海、深圳等若干重点城市14—28岁的“中国青少年历史知识现状调查”表明:目前,我国青少年对历史知识“两高一低”(即高兴趣度、高重视度、低认知度)现象较为普遍;调查问卷以初中历史课本为基本知识范围,但仅有1.5%的青少年及格。  相似文献   

2.
《留学生》2013,(11):58-58
2013年10月1日,新中国六十四岁华诞之际,“心”生命新梦想暨中国留学人才发展基金会成功救助的云南先心病康复学生北京行活动一行10名康复患儿,在北京天安门观礼台观看隆重的升旗仪式,接受了一次有意义的爱国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3.
升国旗活动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每周一次的升国旗活动,能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嗣,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感召力,提高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励学校师生员工把学校的文化建设做得更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青年,这一切,都体现在严肃、隆重、庄严的升国旗仪式中。  相似文献   

4.
升国旗仪式制度化、规范化,对于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国旗下的讲话”作为核心程序,怎样才能成为学生关注的“亮点”?怎样才能以其特有的魅力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遵循的“三近”、“四多”原则,也正是国旗下讲话魅力的重要条件,即:“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  相似文献   

5.
郑臻宇 《中小学德育》2024,(3):26-28+25
升旗仪式作为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最常态化的抓手,在实践中存在新意不济、单向要求、部分参与、流程随意、脱离实际等问题。在爱国主义教育法实施背景下,可以通过系统化融入学校教育整体架构;营造浸润场域氛围,渲染共同情感体验;推行班级轮值,提升学生参与覆盖率与投入度;尊重个性化差异和选择,提升兴趣和效能感,对学校升旗仪式进行再设计。  相似文献   

6.
升旗仪式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目前学校升旗仪式活动通例,并从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点及仪式教育目标的生成等方面反思学校升旗仪式教育,我们必须提升学校升旗仪式活动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7.
升旗仪式是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考察目前学校升旗仪式活动通例,并从学生的主体地位、情感体验点及仪式教育目标的生成等方面反思学校升旗仪式教育,我们必须提升学校升旗仪式活动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8.
升旗仪式作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在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这三方面,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能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荣辱观教育等,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的良好品质。  相似文献   

10.
作为中国最大的儿童组织,少先队工作一直受到党中央的高度重视。而升旗仪式作为少先队仪式教育的主要载体,是帮助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途径。当今的少先队升旗仪式存在集体主义精神感召力不足、爱国主义精神未被充分激活以及行为习惯教育目标难落实等问题,而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恰能为少先队升旗仪式教育工作提供指导。在互动仪式链理论范式下,少先队升旗仪式教育应关注少先队员的身份认同感、情感联结,不断进行符号重现,并对仪式效果进行科学评估。  相似文献   

11.
李静 《现代语文》2010,(1):84-86
在《培养反思力》这本书里,约翰·杜威说过一句话:“学校生活应该是家庭生活的扩展,是孩子们早已熟悉家庭活动的延续。”这句话无疑强调了学校生活与家庭生活的紧密关系。对学生而言,家庭生活未尝不是学校生活的扩展,未尝不是孩子们早已熟悉学校活动的延续。在这样的延续过程中,教育的参与者就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这两个方面了,家长们的介入成为可能,这个介入的过程也使得家长自然开始对学校的教育活动进行反思,  相似文献   

12.
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学校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的归宿。对学生科学的评价是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评价在学校各种教育评价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从现代教育和现代管理的角度看,学生评价应该对学生起到诊断、导向、服务、调控、改进等功能,对学生有“道德”的评价,能使学生得到鼓励和鞭策,  相似文献   

13.
张静 《贵州教育》2010,(11):26-26
一、建构以“情”为核心的亲和力 亲和力出自情,情出自对学生的爱,这是教育活动的基础。教师对学生的情和爱体现在方方面面。首先是语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语言是教师传输信息的主要载体,直接影响亲和力的强弱,学生刚到一个陌生的学校里,教师是他们唯一的亲人,所以对学生讲话要亲切,  相似文献   

14.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集合。但在实践中,这种全方位的德育常常变调,许多学校在开展德育工作时,不顾学生个体的发展和需要,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强行灌输社会意志,从而大大淡化了德育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人们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定势于政治倾向性方面。更有甚者把德育等同于政治教育,用读报纸、讲形势代替德育课,对德育功能的认识和理解滞留于表层现象和形式,  相似文献   

15.
正升旗仪式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然而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师生似乎都不积极,对改进升旗仪式的呼声越来越高。竞选组建仪仗队仪仗队的确定,多数是团委老师任命的,这种方式能很快确定人选,固定人马,快速地组建队伍,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如缺乏竞争  相似文献   

16.
我们常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从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学生。会在庄严的升旗仪式上嘻嘻哈哈;从小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的学生,崇拜的却是影星、歌星;从小接受文明礼貌教育的学生,会蛮不讲理、满口脏话;从小接受环保教育的学生,会随手乱扔废弃物;从小接受诚信教育的学生,会弄虚作假……面对这种现状,我们不禁感到困惑:我们的德育到底怎么了?  相似文献   

17.
教育是一项需要爱心的事业。教师对学生的爱,是教师最基本的也是最主要的道德品质。作为教师,神圣的职业本能要求我们,要用比父母更宽广、更深厚的胸怀去面对学生。没有教师的爱,学生好似幼苗没有阳光;没有教师的爱,学生的身体、品格和智慧就不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升旗仪式时必须穿校服,这是我在班里特别强调过的,但今天竟然还有一个男孩没穿校服,我立刻把他叫了过来。  相似文献   

19.
正处于成长阶段的学生,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误,也许是课堂内外所犯的“学习的错误”,也许是校园内外所犯的“处事的错误”甚至道德品质问题,教师对于学生的错误都必须有正确的认识。笔者认为,对于尚未步入社会的学生来说,即使学生所犯的错误很严重,教师也不应打击歧视,甚至拒之校园之外。他们来到学校就是为了接受教育,只要学生没有违反法律,都是学校和教师帮助教育的对象,教师有责任用爱心感化、耐心指导、细心帮助,热心转化。  相似文献   

20.
薛勤 《班主任之友》2007,(11):45-45
今天是开学后正式上课的第一天。早上,我早早地来到学校。学生们来得也很早,排好队到操场上参加升旗仪式。我站在队伍的最后面——一个高个子女生的后面。这名女生在五年级的时候个子就挺高的,一个暑假过去,蹿得更高了。我穿着高跟鞋站在她后面还是没有她高。呵呵,可真有点自叹不如呀。不过,她虽然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