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大学生嫉妒心理分析及其克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大学生嫉妒心理的主要表现及其危害 ,分析了这种不健康心理产生的原因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克服嫉妒心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嫉妒心理是青少年容易产生的一种心理问题,其产生的原因是复杂的,带来的危害是消极的。本文剖析了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克服嫉妒心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3.
嫉妒心理在学生群体中是一个普遍的客观存在,它崇尚价值表现为积极与消极的两重性,与荣辱观相关密切。消极的嫉妒心理以别人的成功为自己的耻辱,放弃自己抵达而去憎恨以至破坏别人。积极嫉妒心理不以别人抵达为耻,创造条件努力使自己抵达为荣。这在本质上是一个树立正确的荣辱观的问题。对学生群体荣辱观念与嫉妒心理及其表征进行初步的研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处于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探讨初中生嫉妒心理的特点,有助于帮助我们认识初中生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对初中生嫉妒心理的危害进行分析,认识初中生嫉妒心理的危害,有助于正确引导初中生的嫉妒心理朝正确的方向发展,有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1.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分析嫉妒别人的不良现象及其成因,鼓励学生消除嫉妒心理,培养学生与别人交往、合作能力。  相似文献   

6.
嫉妒心理人人都有,适当的嫉妒心理有时会成为工作的动力,但嫉妒心太强也会影响人际关系,进而影响工作和学习。你的嫉妒心理如何?属于哪种类型?可以自我评价一下: 嫉妒心理强烈型你比一般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你相当敏感,稍感被歧视或不如别人时,就会产  相似文献   

7.
嫉妒是一种潜伏于人的心灵深层的情感因素,文学中的嫉妒描写包括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两个方面,人物的嫉妒心理和行为,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即"眼红--嫉恨--嫉怒--嫉毁"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8.
在凯利个体建构理论视角下对女性嫉妒心理进行剖析,分析嫉妒概念、嫉妒心理的表现和识别、原因及危害,并结合个体建构论的固定角色疗法对嫉妒者和被嫉妒者提出相应的心理调试方法。  相似文献   

9.
试谈消极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矫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嫉妒,俗称“红眼病”,表现为一种不服、不悦、自惭、怨恨甚至带有破坏性的复杂的负感情。作为个体常见的一种性格缺陷,嫉妒指的是嫉妒者主体在对待他人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当他人的某些方面(如才华、成就、品质、相貌等)强于自己时,总是感到心理上不平衡,是对自己的一种威胁,因而总是想方设法找机会诋毁、中伤他人。一、嫉妒心理产生的原因嫉妒心理产生的根源是差异和改变。它是由嫉妒者主体与被嫉妒者客体之间的差异、悬殊及其改变造成的。一般说来,客体的优势容易引起主体的嫉妒,但有时处于劣势的客体的境遇向优势改变,也会引起处于优势的…  相似文献   

10.
根据嫉妒发生的速度与强度,可分为两种,一种同激情相联系的嫉妒,称之为“激情性嫉妒”。这种嫉妒带有强烈的激情性质,来势凶猛,发展迅速,难于控制。另一种与心境相联系,被称为“心境嫉妒”。这种嫉妒缓慢而持续,对人体的影响不如前一种明显,但可改变人的性格,主要表现为郁郁寡欢,忧心忡忡,产生孤独情绪,甚至可能积忿成疾。其实,嫉妒心理人人都有,只不过分轻重而已,轻微的嫉妒心理符合人性,但严重的嫉妒心理就可能导致生理和心理问题。以下测查可以让你了解自己嫉妒的心理程度,做到心中有数。半年以来,你是否经常出现下列情况:1.看到同学家里…  相似文献   

11.
嫉妒是一种潜伏于人的心灵深层的情感因素,文学中嫉妒描写包括嫉妒心理和嫉妒行为两个方面,人物的嫉妒心理和行为,有一个发展演化的过程,即“眼红——嫉恨——嫉怒——嫉毁”四个步骤。  相似文献   

12.
嫉妒几乎人人都有。它是人们普遍存在的病症。从本质上看,嫉妒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无论是何种形式和内容的嫉妒,都有害于保持正常的人际交往及健全的社会生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知不觉地受到别人的嫉妒,或自己本身也在不知不觉地对别人产生嫉妒之心。被嫉妒的人常常是自己周围熟识的人。有时,明知道嫉妒是不应该的,却无法消除。  相似文献   

13.
雷娟 《考试周刊》2014,(83):169-170
嫉妒心理是人际关系中较普遍的一种消极心理,中职生存在由不同原因引起的嫉妒心理。基于此,必须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运用预防、疏导、典型教育等方法,帮助中职生摆脱嫉妒心理的困扰,实现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4.
人的距离知觉与距离感觉在非语言符号传递过程中,会影响其情绪的变化并由此产生某种行为反应。我们所说的嫉妒的距离性,既有一维时间距离,也有三维空间距离,还有四维心理距离。招致嫉妒情绪的距离,有时是其一,有时是其二,有时则三者兼而有之。心理距离最终是产生嫉妒与否的关键性因素。嫉妒距离性的实质,即嫉妒主体与嫉妒实体之间的关系能否沟通,以及这种沟通受时空、心理距离影响的程度问题。人们在生活或工作中应掌握好嫉妒的距离艺术,这包括两个方面:不嫉妒的距离和避免嫉妒的距离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青少年嫉妒心理特点的基础上,指出青少年远离嫉妒心理的对策,包括心理预防与心理疏导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嫉妒心理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的嫉妒心理是一种有碍学生良好人际关系发展的危险情感,部分学生时常会产生这种心理。本文通过分析嫉妒心理的表现特征、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提出学校、学生工作者及学生应各自采取相应对策,从而有效地预防和克服嫉妒心理。  相似文献   

17.
嫉妒心理是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心理。本文探究了嫉妒心理的产生及表现,认识了对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危害,进而提出了学校教育中教师应从哪些方面教育引导学生消除嫉妒心理,为中学生成长消除障碍。  相似文献   

18.
本文试析中学生嫉妒心理的特点、产生原因及克服嫉妒心理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杜少军 《教书育人》2000,(17):38-38
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时代,是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得到迅速生长和发育的时期,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中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正确认识而不同程度地存在嫉妒心理。下面就什么是嫉妒心理?它在青少年中有哪些表现?如何消除嫉妒心理?这几个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一、何谓嫉妒心理? 所谓嫉妒心理是指对他人优于自己,或是可能超过自己而产生的一种担心、害怕或愤怒、憎恨的心理状态。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是一种十分有害的不良心理,既害人又害己。它影响人的情绪和积极奋进精神,使人产生偏见,破坏人际关…  相似文献   

20.
嫉妒心理对大学生人际沟通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嫉妒心理是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这种心理对大学生产生的消极作用远大于积极作用.文章就嫉妒心理进行了剖析,分析了嫉妒产生的根源及对人际沟通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