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课程内容是语文课程层面的概念,是语文课程的基本问题之一,回答的是语文课程"教什么"这一问题;从学生学的角度,它是学习的对象,因而也是对"学什么"的规定。然而,对这样的基本问题,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  相似文献   

2.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在新课标“前言”“课程性质和地位”中明确指出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 ,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那么什么是语文素养呢?又为什么要全面提高学生素养呢?《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 ,对语文素养作了明确的阐释 :“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 ,丰富语言的积累 ,培养语感 ,发展思维 ,使他们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 ,阅读能力 ,写…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把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趣,导向目标“兴趣是学习之母”,没有兴趣是学不好语文的。教师要善于通过各种手段,找准教学的切入口诱发他们的求知欲。比如:语言激趣、情境激趣、谜语故事激趣等。激趣要找好导向的作用,创设与课题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探索潜能与欲望有所指向。引导学生明白这节课要学什么,自己努力的方向,要探究的问题,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  相似文献   

4.
中学语文课本中小说占有较大的比例。作为文学作品的教学,到底什么是最重要的?怎样教才是有效的?笔者在高中课堂听了一段时间的小说课.觉得当前小说教学离语文课程的要求有很大的距离。总的感觉是.学小说没有意思,也没有什么“用”。所谓没有意思.是不能引导学生进入场景,走进人物心灵,激发学生的想象、灵感,不能怡养性情,也不能引发思考;所谓无“用”,指的是那么多的小说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看不出有什么效益。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课程目标”部分“阶段目标”“第四学段”中说:“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它既没有讲如何从语文角度学习科技作品,对科技作品和说明文有什么区别也语焉不详,因为在之前的“第三学段”中是说“阅渎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相似文献   

6.
“以言为先,言、文并重”是很多人认同的一个文言文教学原则,但它依然没有明确“文言文应该教什么”的问题,特别是关于“文”的落脚点。“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重经过新课改的深化,无论新老教师,对于语文课程有了基本的共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7.
老子美学的特征是什么?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第一卷曾有专节论述,认为在那“无为而无不为”的“道”中“包含有对人类审美和艺术创造活动的特征的深刻理解,或者说和这种理解相通的东西。”《中国美学史》的作者,虽然从哲学高度对老子美学的特征作了理论概括,但并没有明确指出老子美学的特征是什么,也没有表明老子是否有独立完整的美学思想。因此,对老子美学特征的认识仍须作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的过程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已经将研究性学习课程延伸到日常课堂教学之中,形成“问题教学”思维。可是,一些教师觉得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意思。虽然学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却是学生互问互答,教师几乎不用操心。其实所有这些都不是“问题教学”出的错,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了问题,因而很…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到底是一门什么课?教师该怎么教?学生该怎么学?课内该学些什么?课外该读些什么书?这一连串问题,关键是头一问,即对语文学科属性的定位。几十年来,从横向看,可谓众说纷纭;从纵向看,则是与时俱进,观念常新。 语文教学大纲,仅以2001年出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例,它就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的语文课程改革中,以研究问题为基础来展开学习和教学已经成为一条基本的改革思路。这条思路已经将研究性学习延伸到了日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形成了“问题教学”思维。这就是目前最时髦的“问题教学”。但是,有些“问题教学”的课堂却让人感到很虚假,没有什么价值。虽然学生也在不亦乐乎地讨论问题,但似乎并不是学生在自主学习;小组学习看起来热火朝天,但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效果;有些课堂更是学生互问互答,教师几乎不用操心。其实所有这些都不是“问题教学”出的错,而是教师提出的“问题”出现了问题,致使“问题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制订,引发了我们对传统语文课堂的反思,我们都在试图构建一种与新课程标准最为合拍的课堂,在此,笔者想将这种理想中的课堂称为“绿色课堂”。本文试就什么是理想的语文课堂,作一些粗浅的思考。一、“绿色课堂”是充满“爱意”的课堂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没有“爱意”的课堂算不上是理想的课堂。在课堂上,师生间充满了“爱意”,课堂才会由此变得轻松,教师才会游刃有余地教,学生才能自由自在地学;课堂上有了“爱意”,师生间才会存在着尊重与理解,学生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教师的想法,教师也不…  相似文献   

12.
杨静 《内蒙古教育》2005,(10):18-21
数学教育改革过程中有一个关于“教与学的三角形”提法,指的是数学教育至少应该研究三方面的问题:“教什么”、“如何教”、“如何学”。通过编制《教学大纲》、研制《课程标准》、编写教科书,基本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至于“如何教”,各级教研部门、学术团体,通过大量的研讨活动,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但是,对学生“如何学”,学生学习方式的系统研究甚少,至今也没有统一的认识,这与当前推行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13.
正课程内容问题是指"教学什么"或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及处理它们的方式。"①语文课程内容问题是指语文课程"教学什么"或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语文课程内容包括语文学科关于听说读写知识的、技能的、方法的、习惯  相似文献   

14.
在语文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今天,“教(学)什么”和“怎么教(学)”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我们便在思考:有没有这样一个体系或标准能给一线语文老师们一些指导和明示,实现由“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为此,我们通过一年半的研究和实践。实施了小学语文“单元工具性目标体系”的改革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新课标聚焦于“运用”显然更科学也更富于实践指导意义。“运用”不能离开“理解”这个基础,“理解”只有在“运用”中才能真正形成。“理解”最主要的、最关键的是理解文本及作者如何运用语言文字,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运用”才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特征、基本原则、基本内容和基本途径,是语文教育的重中之重。守住了“运用”,也就守住了语文教育的正道。  相似文献   

16.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德国哲学家康德说:“没有人,一切创造只是荒芜、徒然,没有终极目的。”当代著名教育家于漪说:“学语文就是学做人。”那么,在语文新课堂上怎样才能培养人文精神呢?笔者认为,可以在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气息的熏陶。  相似文献   

17.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课标在各个方面都提出要将现代教育技术整合到语文课程中去,并对整合做出了许多要求。但是细读《语文新课标》发现,却没有具体阐明两者整合的一些基本问题。如: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发挥着什么作用?将现代教育技术整合于语文教学中有哪些行之有...  相似文献   

18.
素质教育的内涵决定了它直接与思维方法有关。然而思维方法不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素质教育呼唤着科学的思维方法。一、素质教育需要科学的思维方法在教育过程中,要认真研究解决“学什么”和“怎样学”的问题。一般说来,教学中较为重视“学什么”的问题,往往不重视或忽略“怎样学”的问题。“学什么”是关于教学内容的问题,“怎样学”是关于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的问题。研究解决好“学什么”固然重要,然而只注重“学什么”而忽略“怎样学”,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因此,掌握和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19.
史雏 《陕西教育》2004,(10):43-43
《语文教学大纲》被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取代,可以说,是基础教育改革向前迈开了历史性的一步,从根本上树立了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深刻领悟《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树立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是推动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前进和保证《语文课程标准》推广的基础。 一、“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什么?素养和能力到底有没有区别?我认为在一定程度  相似文献   

20.
王荣生老师在评郭初阳老师的《愚公移山》时,从学生的角度提出了一个问题:“学生的口头应答和反应,是以回答老师所组织或诱导的问题为主呢,还是努力在拿一种‘有道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体验?”其根本问题也是他在文中提到的“学生学的到底是语文课程里的‘语文’,还是语文教师的‘语文’”。[1]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到底存在语文课程里的“语文”吗?我们可以从教学预设这一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教学过程中不存在语文课程里的“语文”,教学开展都涉及教师的教学预设,学生学的必定是语文教师的“语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