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谈谈“依法治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谈谈“依法治教”□国家教委政策法规司副司长李连宁两年前的3月18日,八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下简称《教育法》)。《教育法》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的教育工作开始进入一个全面依法治教的新时期。贯彻依法治教的方针,对于加...  相似文献   

2.
教育法律和教育道德辨证统一的关系是“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相结合的基础。“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的结合,是“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教育事业的迫切需要,是“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辨证关系的内在要求,是由教育工作自身的特点决定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立德”与“立法”相结合,加强“依法治教”与“以德治教”有关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是二者紧密结合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3.
依法治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法律意义上的教育公平是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特殊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特殊教育的依法治教,是保障特殊人群权利的重要保障。本文将从依法治教的基本内涵出发,论述特殊教育的主要内容,最后提出依法治教视角下特殊教育工作的法制化发展路径,旨在保障特殊群体的教育权利,促进特殊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自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方针以来,"依法治教"作为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使得教育和法律政策联系的更加紧密,特殊教育立法也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文章主要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我国特殊教育立法的发展进行研究。发现随着我国法制意识的提升,关于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出台在数量上不断的增加、在内容上不断的丰富、在支持范围上不断的扩大。但是法规的出台需要与社会各部门形成协调推进机制。因此,为了使特殊教育的发展紧跟国家法制现代化的进程以及为残疾人社会支持保障体系的建立奠定基础,研究特殊教育政策法规的发展对推动特殊教育完善过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多年的办学中我校一贯坚持依法治校、依法治教的原则,目的就是要在国家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并积极指导学校管理,从而端正教育思想、规范办学行为、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公民。在遵循国家整体普法规划要求和推进区域性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加强制度建设,创新法制教育手段,提高师生的法律素养,营造出安全、文明、法治的校园环境,基本实现了学校转型,促进了学校的长效发展。  相似文献   

6.
江泽民“依法治教”思想,既是江泽民“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泽民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深入学习、研究江泽民“依法治教”思想,领会其精神实质,对于推动我国教育法制建设进程,开创教育事业的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职业教育加强制度标准体系建设,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校,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进一步明确了前进方向,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科学立法是前提。要把修订《职业教育法》作为制度建设的重中之重,着力解决制约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关键问题,为依法治教、依法治校提供高质量的法律保障。要把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作为重点内容,使企业真正成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使职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由于三权分立制度的原因,最高法院在美国教育政策的制定上具有独特的作用,特别是二战后美国最高法院通过对涉及学校教师和学生宪法权利案件的审理,克服了长期历史形成的“消极依法治教”的惯性,推动了美国教育的积极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法》的颁布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这对于规范高等教育活动,推动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基本上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然而,由于没有法...  相似文献   

10.
“依法治招”要求对高校招生过程中的社会关系予以特别的法律保障,它既包括了对招生、考试等环节的治理,也包括对考生、高校等招考主体的管理,还包括对整个社会法律意识与法律信仰的培育。“依法治招”的核心是引导政府招考部门发挥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作用,保障高校、考生以及社会对高考的知情权、监督权,通过招生立法,有效保证高校招生的公平、公正与公开。  相似文献   

11.
依法治村以教富民科技兴村一、强化法制教育,加大依法治村力度,提高村民的思想素质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桑梓村曾是一个省里挂了号、市里也知道、县上头痛、镇上发愁的有名的乱村。1993年在县镇两级政府的直接过问和领导下,桑梓村的混乱局面得到有效控制,并...  相似文献   

12.
<正>学习本就是一个艰辛而枯燥的漫长过程,尤其对于年幼懵懂的孩子来说,没有正确的引导方法和一定的强制手段是难以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如果学生不经历学习的挫折,就不能体会学习的艰难;而现在的孩子,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庭中是“小皇帝”,家长百般宠爱,娇生惯养;在学校里又是“小上帝”,教师不敢管教,同学间不能有磕磕绊绊。这样的环境,根本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3.
肖辉 《中国考试》2006,(3):50-52
依法治考是高考权威性、公平性的重要保证,而依法治招则是高校招生公平性、严肃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浅议“以人为本”与“依法治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求得生存;只有“以人为本”改变传统管理模式健全管理机制。然而管理机制的健全,只有将传统的“人治”转变为“法治”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15.
《高等教育法》的颁布实施,为高等教育依法治教、以法促教提供了保障。尤其是在改革办学管理体制、合理调整高校布局;积极争取多方参与、拓展多渠道办学;加强党的领导、实行党政分工负责等三个方面,明确了法律规范,作出了具体规定,联系高校实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今秋开学,泰和县把保学控流作为贯彻新《义务教育法》的工作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动员流生返校工作,依法治流取得了明显成效,“两基”成果得到了巩固和提高。一是加强新《义务教育法》的宣传。各校按照县教育局的统一部署,组织教师参加暑期培训班集中培训,学习和讨论新法,进行新法知识考试,撰写学习心得体会。在各镇村主要地段,刷写宣传标语,刊出宣传专栏,向群众发放宣传单,使新法“进村入户”。二是落实“双线”责任制。该县明确了镇村组织和学校在保学控流工作中的责任,并作为考核镇村组织和评估学校的一项重要内容。各乡镇政府和村委会都…  相似文献   

17.
张海泉 《中国考试》2005,(4):7-9,26
高考作为公共事业的一部分,当然要依据法律办事,按照“公平、公正”的公共原则,实行政务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实现择优的招生目的。因此,在招生考试界就自觉提出了“依法治考”。但在实践过程中,人们发现,真正实现依法治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么,对依法治考现状的描述和对依法治考存在问题的探讨必然有助于依法治考的进步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依法办事”、“依法决策”、“依法管理”和“行业依法治理”,这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对我们提出的要求。从历史的经验看,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保障人民民主,才能“管”好各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同样,国家教委幼教“法规”的正式颁布,正是我们幼教工作者运用“法规”依法治园、发展事业的有力保障。 我在多年的实际工作中,深深认识到办好一所幼儿园,关键在园  相似文献   

19.
作为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重“道”,重的却是不可言之“道”;他重“教”,重的却是“不言之教”;他重“治”,重的却是“无为而治”。老子的“道”“教”“治”思想充满辩证色彩,却又一脉相承,统一于理想社会的实现。在老子的视域中,“道”不规则、不确定,不能用言语表述,“不可道”;然而,不借助言语,“道”无法被认识,难以被理解,不得不用言语描述“道”。由此,形成“道”与“言”的相悖相依、辩证统一。不可言之“道”,主要靠“不言之教”来把握。但没有言语的介入,不可言之“道”难以被领会,“不言之教”难以被实施,不得不借助“言教”,形成“不言之教”与“言教”的辩证统一。道的“自然无为”属性与教的“不言”特点,要求“无为而治”的治理方式,但“无为”的前提是对“自然”的把握,要依照“自然”而“为”。因此,“无为”不是“不为”,而是依照“自然”的原则积极而“为”,由此形成“无为”与“为”的辩证统一。在老子看来,“言”“言教”“为”隶属并服务于“道”“不言之教”和“无为”。借助“言”“言教”与“为”,老子阐明了“道”“不言之教”与“无为而治”之间的关系,将不可言之“天道”引入人道的“教”与“治”,服务于符合天道...  相似文献   

20.
“对牛弹琴”这个成语,本意是讥讽说话不看对象.因为不看对象,对方不明其意,即使道理再好,也无济于事,故事出在南朝僧枯《弘明集·理惑论》.相传我国古代有位音乐家名叫公明仪,不仅精通音乐理论,而且善于弹琴.有一次,他外出游玩,看到一头牛在低头吃草,便对着牛弹起琴来.“昔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