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一次,小林下课时闲得无聊,拿一根头发去搔趴在桌上睡觉的同桌小王的耳朵。小王闭着眼睛用手指头掏了耳朵好几次,最后才发现是小林在戏弄自己。他一下子火冒三丈,站起来气冲冲地说:“你想死呀!”小林一下子呆住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回答。答“想”或“不天不的同子松“想死”与“想死你”@方林  相似文献   

2.
微博我最火     
《初中生》2015,(1):21
@你好跳皮:你的故事讲到哪了?@后生仔_:我会永远记得,那些你给过我的记忆。@一段怅惘的歌:当你说“不”时,要使“不”听上去就像“是”一样好听。@开心,一响指:倘若可以,愿岁月静好。让时光停留在这美好的一瞬。@じAomrご心渃相依:有些话,适合烂在心里;有些痛苦,适合无声无息地记忆。@剑荡♂四方:刷牙其实是一件让人悲喜交集的事——你一手拿着洗具(喜剧),一手拿着杯具(悲剧)。@墨城:如今书店里的书籍,差不多都被蒙上了一层透明的塑料。这,  相似文献   

3.
@的由来     
Internet出现之前,“@”在英文中有两种意思,即“在”和“单价”。美国一位电脑工程师汤林森赋予了“@”新意。1971年他奉美国国防部的命令寻找一种电子信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选中了这个在人名中绝不会出现的“@”,并取其前一种含义,这样可以简洁明了地传达某人在某地的信息。于是“@”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网络中。汤林森设计的电子格式为:人名代码 @ 电脑主机或公司代码 电脑主机所属机构的性质代码 两个字母表示的国家代码。这就是我们所用的e-m ail地址的格式,其中“@”将用户名和电脑地址分开,便于电子邮件能通过网络准确无误地传递。@…  相似文献   

4.
廉价"雇工"     
大爷,干这么重的活。一天挣多少钱?为什么?只管饭,不给工钱。这个老板是我的儿子!“What a heavy job,grandpa!”“How much can you earn?”“No pay except meals.”“Why?”“The boss is my son.”廉价“雇工”@李茜 @闻隆~~  相似文献   

5.
智能门铃     
智能门铃会告诉来访者“请稍等”或“主人不在家”·如果不法之徒硬要打开门,智能门铃马上会大声报警。智能门铃@文俭  相似文献   

6.
离奇的车祸     
被撞的只是一具时装模具,下车处理事故的搭车人为什么知道了也不告诉司机?可见,这场“车祸”是搭车人精心策划的,想以此来敲诈司机。本期“翘胡子侦探”答案:离奇的车祸@张帆 @李峥  相似文献   

7.
@的故事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名声大噪。那么,你知道这个“@”还有不少的故事吗?“@”的起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座名叫普拉托的小城里,意大利学者在该市经济历史研究所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1536年一位佛罗伦萨商人的信件,信中提到他发往西班牙的三船货,其中凡是涉及到葡萄酒容积的地方,都用“@”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使用“@”这个符号的记载。专家对中世纪的容器、酒价及计量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后,发现当时在意大利,葡萄酒是按罐出售的。“酒罐子”在意大利语中是“anfora”,而“@…  相似文献   

8.
“吃我减肥药,一周保见效,以下诸条件,一定要做到:“禁餐不饮水,多动少睡觉,腹泻好征兆…”药名——“骗钞票”如此“减肥药”(诗配画)@春熙@平凡  相似文献   

9.
你有这样的体验吗?拨通朋友的手机,传来的声音不再是单调而枯燥的“嘟嘟”声,而是一首歌、一段抒情的音乐或是一个让人大笑的段子,这就是手机彩铃。彩铃来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了我们的生活,它因其独特魅力突破了年龄限制,真正成为了一种大众流行时尚。因为有了彩铃,我们才会在拨通电话的那一刻,会心地一笑甚至捧腹大笑,枯燥的等待从此变成一种享受。时尚彩铃,不一样的新“响”法@钟铧 @宾冰  相似文献   

10.
@的由来     
Internet出现之前,“@”在英文中有两种意思,即“在”和“单价”。美国一位电脑工程师汤林森赋予了“@”新意。1971年他奉美国国防部的命令寻找一种电子信箱地址的表现格式,他选中了这个在人名中绝不会出现的“@”,并取其前一种含义,这样可以简洁明了地传达某人在某地的信息。于是“@”被广泛应用在计算机网络中。汤林森设计的电子格式为:人名代码+@+电脑主机或公司代码+电脑主机所属机构的性质代码+两个字母表示的国家代码。这就是我们所用的e.mail地址的格式,其中“@”将用户名和电脑地址分开,便于电子邮件能通过网络准确无误地传递。  相似文献   

11.
@的故事     
随着因特网的发展,电子邮件的广泛使用,“@”名声大噪。那么,你知道这个“@”还有不少的故事吗?“@”的起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欧洲。在佛罗伦萨附近的一座名叫普拉托的小城里,意大利学者在该市经济历史研究所的档案中,发现了一份1536年一位佛罗伦萨商人的信件,信中提到他发往西班牙的三船货,其中凡是涉及到葡萄酒容积的地方,都用“@”表示,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使用“@”这个符号的记载。专家们对中世纪的容器、酒价及计量体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当时在意大利,葡萄酒是按罐出售的。“酒罐子”在意大利语中是“anfora”,而“@…  相似文献   

12.
课本第200页“五年不征,一民不杀”与初中《中国历史》第二册第180页“三年免征,一民不杀”相左。“五年”“三年”不一样$宁夏固原县什字中学@樊珺  相似文献   

13.
皇帝—中央政府御史大夫丞相太尉以上文字见课本第39页,是《建立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一目中的内容。课本中的这一表述显然不完整,漏掉了“地方的行政机构”。应在后面添上:地方—郡(郡守)—县(县令或县长)。不见“地方行政机构”$山东省蒙阴一中@宋炳福  相似文献   

14.
转脑筋     
m挂千砸砰一墁一墁背邢钟就不值找了!遗才叫戌蚨美呢!懂不v本期封底“转脑筋”征集答案:这小贼命不好,一出手就被捉,你知道他失利的原因吗?快快写信或打电话吧,告诉我们你的答案,可有机会获奖噢!转脑筋@靳爽 @钧升  相似文献   

15.
天上的城市     
你们浇的是不 是“助长灵”?哈哈,这回没有警察管了I天上的城市@李志伟 @赵容浩  相似文献   

16.
课本第 2 6页有一段文字是 :“奴隶主死了 ,还要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陪葬 ,叫作‘人殉’。”这句话主语是“奴隶主” ,“奴隶主死了”又怎会“杀死”或“活埋”奴隶呢 ?应为 :把奴隶杀死或活埋来为死去的奴隶主陪葬 ,叫作“人殉”。“人殉”推敲$湖南省南县第一中学@庞长仙  相似文献   

17.
学骑自行车     
爸爸教我骑自行车“叭”—我摔了一交但我不怕疼爬起来再骑骑上了一个高坡“呼”—飞一样地下了坡学骑自行车@大野智子 @余碧君~~  相似文献   

18.
“精”“略”交互 “略”而不“简”——《走向生活》教学设计与评析!福建@胡明清 !特级教师@李霖  相似文献   

19.
课本第 90页下注释 :“禁锢 ,如同软禁。”按“禁锢”是指禁止人做官或参加政治活动 ,非如同今之“软禁”。“软禁”是指“不关进牢狱但是不准自由行动”。二者显然不同。《汉书》有“皆禁锢不得为吏” ,《后汉书》有“乃皆数归乡里 ,禁锢终身” ,都是这个意思“禁锢”非同“软禁”$陕西省长安县第十中学@姚林庆  相似文献   

20.
氛咫裂州曰翻晌...........旧困困圈口厂“门..,..尸~遴一,..口....., 1、“创文明城市,从我做起”这是少先队员 们的心声,更成为孩子们的行动。 瞥月咧辗剔少粉塞叫.崛婴认或犷- 2、红领巾监督岗的同学正在纠正伙伴中的 不文明行为。 蹂黔瑙岁缨.目洲生;_山晶‘.创文明城市 做文明少年——兴平团市委开展“创建红领巾一条街”活动剪影@陈希学!本刊记者 @任高院!本刊通讯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