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常听音乐教师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一点也不喜欢上音乐课,越来越不听话了,纪律越来越差了。从来没有听到老师反思自己,分析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学生不喜欢上自己的音乐课。而走访学生却发现,许多学生双休日都报名参加了校外音乐类的兴趣特长班,学生对音乐的喜欢可见一斑。那么,为什么还会有学生喜欢音乐而不喜欢上音乐课的现象发生呢?我上网百度搜索了一  相似文献   

2.
音乐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它的任务是帮助学生从小喜欢音乐,并能积极、热情地参与各种音乐活动,培养他们成为具有一定水平的欣赏者及自娱自乐者。因此,音乐课必须要上得有趣,能让学生喜欢,  相似文献   

3.
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音乐教育缺乏一致性;学校灌输革命歌曲,社会流行港台乐曲,家庭又是通俗小调,学生如何适应?又如教学缺乏科学性,没有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从怎样引起他们对音乐的共鸣入手,学生又怎能喜欢?  相似文献   

4.
赵金凤 《考试周刊》2011,(59):226-226
有调查显示:98%的孩子喜欢唱歌,却有50%的孩子不喜欢上音乐课。这是一个不容乐观的数据。如何让孩子喜欢音乐课呢?文章认为应该用形式多样的“小窍门”让学生们喜欢上音乐课.培养对音乐的表现力和理解力。  相似文献   

5.
徐朦娇 《教育》2015,(8):51
音乐可以传递美丽、可以传递快乐、可以传递幸福……小学阶段是学习音乐的最佳时期,尤其是一年级。一年级的学生模仿能力强,学习能力强,也就意味着可塑性强,他们能更快地学会新鲜的事物并且转化成自己的东西。作为一名小学音乐教师,如何正确引导一年级学生接纳、喜欢音乐课,是一项值得去研究的课题。笔者执教过多届一年级的音乐课,总结出以下几点策略。  相似文献   

6.
陆蓓蓓 《成才之路》2010,(35):27-28
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但从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来看,许多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真正喜欢音乐课的人不多。究其原因,一是很多人因考试压力而有所放弃,逐步丧失对青乐课的兴趣,其本质并不是对音乐不喜欢;二是音乐课中没有他们喜欢的音乐、喜欢的学习方式、喜欢的音乐老师。  相似文献   

7.
曾桂华 《职教论坛》2005,(11):26-27
目前,职业学校的音乐课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大部分的学生喜欢港台、欧美流行音乐,只有少部分学生喜欢古典音乐、民族音乐或轻音乐,对学校开设的音乐课不感兴趣.这种状况不利于学生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职业学校的音乐教师必须正确面对,客观分析原因并通过各多方努力,采取一定的措施加以改善.笔者结合自身工作经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一、初中音乐教育的现状
  伴随着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新的课标要求所有教师和学生的音乐素养有更进一步的提高,并且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的方针,通过音乐教育实现师生在生活中人格得到完善,得到精神世界变得丰富。
  虽然课堂改革不断完善,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很多现象亟待改进。一是很多学生的音乐思维并没有形成,他们普遍感觉流行的就是经典的,将古典音乐和器乐合奏拒之门外,大多数学生认为音乐是不需要学习的。二是有些学校,甚至是地域性地对“艺术”的排斥。音、体、美都被文化课取代,所谓“课程表”的音乐课成了一种敷衍检查的形式。三是家长对音乐课的忽视。家长们只在乎孩子们数理化的成绩,他们的不支持、不理解也成为音乐更好走进中学生音乐课堂的一个绊脚石。  相似文献   

9.
三江源移民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年龄差异很大,尤其是他们的审美观令人担忧。这些学生从发式、衣着打扮到饮食生活等,都以某一歌星、明星为模式。个别学生表现为情感冷漠,以我为中心,盲目追求所谓的时尚。他们只喜欢流行歌曲、迪斯科和摇滚乐,审美观建立在一个不健全的、狭小的且不利于其身心发展的局限范围,长期下去,他们的民族意识就会淡化,甚至忘了自己是什么人。作为三江源移民学校的一名音乐教师,努力培养学生民族情感和民族意识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我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多年,对学生上音乐课的喜欢程度作过调查,调查发现有很多学生喜欢音乐,但对音乐课却抱可有可无的态度,看到他们对音乐课充满无奈,我的内心便久久不能平静.音乐课作为一种审美教育课,应该是给学生更多的乐趣和美的享受,怎么就变成无聊的、消磨时间的课了呢?是学生对音乐课的要求高吗?学生向往怎样的音乐课呢?  相似文献   

11.
自信心是学习的基本动力,更是学习音乐的内驱力。目前农村音乐课中,中学生们对于音乐教育的渴望与实际具有的音乐素质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许多农村孩子喜欢音乐却不喜欢上音乐课;喜欢唱歌,却不愿意歌唱。这些怪现象都与学生的自信心不足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一名多年在农村一线从事音乐教育的教师,我就以自已的体会,谈谈音乐课上对农村初中生自信心的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12.
农也好 《考试周刊》2010,(23):228-229
普通中学普遍存在学生喜欢音乐,但不喜欢音乐课的现象。他们往往表现出对音乐知识的无知,对流行音乐的盲从。在学生的成长道路上,教师有责任培养他们理解和感受音乐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品位。为了更好地提高普通学校学生的音乐素质,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我作了以下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3.
陈心 《教学与管理》2009,(8):147-148
在当代,诸多艺术家在舞台上之所以能取得的辉煌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其重要一点则得益于他们的“听和则聪”的音乐之耳,而他们的音乐之耳又与“音准学”是息息相通、一脉相承的。《国语》中说:“和六律以聪耳”,是要求人们以音律的规律性处理音准,来获得最美的音乐。音乐作为一种社会文化,对提高学生素质具有潜在的价值,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独立的音乐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与表现力。但在目前的音乐教育中,音乐教学的音准训练现状不容乐观。本文即探讨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音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笔者一直从事中职音乐教学工作。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发现中职学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喜欢流行音乐排斥民俗音乐、音乐鉴赏能力较低的情况。如何改变学生不重视音乐课程的现状,帮助学生提高音乐鉴赏能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最高奖赏     
1974年1月我高中毕业。怅怅然回乡务农。半年后,我去本村的学校当了民办教师。对一个乡下青年来说,那时最好的选择是进城做合同工或者当兵。但这些事情我都不热,不是不想做,而是太难。我喜欢教书,喜欢那一群带着腥味和口臭味的孩子。教体育,教音乐,  相似文献   

16.
教育的春天     
作为一名教师要有爱心.没有爱心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没有爱心的教师不是称职的教师,我们要始终把学生作为孩子,对他们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用爱心去教育他们,让孩子在教育的春天里感受到关爱. 我们学校的班主任会很有特色,记得有一次看电影,影片名叫《放牛班的春天》,马修老师去一所学校做学监,进入一个俨然鬼屋的古堡学校,,老师和学生几乎就是对垒的敌我,然而这个心中充满音乐的马修老师的到来,将使所有这一切改变. 这部电影非常感人,影片中的马修老师,用他的爱点亮一群调皮捣蛋孩子的生命,让他们的世界有音符,也有蓝天!马修老师用音乐启发孩子,让这群野孩子个个成为发光的音乐小天使,并拥有一生受用不尽的珍贵宝藏.  相似文献   

17.
音乐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学生的审美,通过美感教育来启发学生的道德情操,这是其他各门学科所不及的,所以,学生们喜欢上音乐课,他们大都能在课堂中自由表达情感。古今中外的音乐文化艺术源远流长,各时期的著名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以及各民族、民间的优秀音乐作品浩瀚无垠,这给学校的音乐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音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选择音乐作品,不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以下是我对新课改音乐课中素质教育的几点浅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日新月异的今天,多种多样的音乐元素进入了我们的视听。我们的学生是跨世纪的新生代,他们有他们的审美观,他们是活生生的社会个体,受社会发展的影响,他们崇尚现代音乐不足为怪。我今天提笔,想说说怎样在学生喜欢的现代音乐中,提取民族的元素和传统的精华去教授影响我们的在校中学生。  相似文献   

19.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小学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的。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教学环节上,应始终体现和包含音乐艺术的美感,以此感染学生,从而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 小学音乐教育包括唱歌、音乐知识和音乐欣赏三部分,其中基础部分是唱歌。从小学阶段儿童的身心特点来看,唱歌是音乐艺术中最受孩子喜爱、最易为他们接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形式,因此,它也成了音乐教育中对儿童进行美育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为唱歌教学,不是单纯地老师教唱,学生呆板、机械地跟着唱,而应是通过歌曲的艺术形象去感染学生,并结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对他们进行热爱祖国、热爱生活、活泼乐观、积极向上、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的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多关注他们     
楚虹 《吉林教育》2006,(4):53-53
这是一群成绩在年级倒数的孩子, 也是一群可爱、善良、真诚的孩子……每当我看见有学生上课睡觉、吃东西、看漫画时,每当我看见又有学生逃学、打架时,每当我拿到平均分只有三四十分的成绩时,每当我看到他们被学校处理垂头丧气时,我都尽量控制自己的情绪,一遍遍地重复“别抛弃他们”、“多关注他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