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发展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创造的财富快速增长。因而,在新一轮的财富分配过程中,国家、企业之间竞争的焦点理所当然的转到了技术和知识的较量上。那些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即知识型员工就成了企业管理的核心和竞相争夺的最重要资源。从多个角度详细阐述了如何管理知识型员工,使其发挥较高的作用以促进企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当今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知识型员工作为知识的载体,是诸多企业核心能力的拥有者,企业间的竞争,财富的积累、利用与增值,资源的合理配置,最终都要倚重于知识型员工来实现.因此如何有效地对知识型员工进行管理已经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通过对知识型员工的需求特征分析,提出了适合我国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措施.  相似文献   

3.
知识型企业是知识经济实现的一种主要形式。知识型企业以知识经济为依托,以知识创新为导向,强调通过知识创新来获得生存和发展。在知识型企业中由于知识创新者即知识型员工将成为主体,因而企业治理结构将要发生深刻变化。本文在分析了知识型员工特质的基础上,引入了心理契约理论,通过对心理契约理论的经济学分析,指出了心理契约对知识型员工管理的影响,进而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进行了相应的模式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楠 《科技风》2011,(18):220
本文通过介绍知识管理与个人知识管理的区别,了解IT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得出了实施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必要性,进一步提出IT企业知识型员工个人知识管理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5.
知识型员工开发与管理模式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始兴 《科技与管理》2002,4(4):144-146
知识型员工乃知识的载体,为了满足企业对于知识的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知识型员工的开发与管理。从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出发,分述了如何实现企业与知识型员工之间合理的要素匹配,进而概括出知识型员工开发与管理的相应模式。  相似文献   

6.
谈新时期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今世界,是信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在这一时代是一个崇尚知识的时代,员工的聪明才智比以往能体现出更高的价值,这时的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是企业管理中的核心部分,因为在这一时代,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的主要资源,他们的创造力是企业价值的源泉,企业的生产工具开始转移到了知识型员工的手中,这时的知识型员工的生产工具是存在其大脑中的知识。  相似文献   

7.
基于价值匹配的知识型员工离职控制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成为企业的关键资源,而知识的载体和掌控者——知识型员工也就成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留住员工、尤其是如何留住对企业发展有重要促进作用的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课题。从价值匹配的视角分析了知识型员工高流动性、高离职率的影响因素,构建了一个价值匹配模型,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防范知识型员工离职的控制机制。  相似文献   

8.
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晓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58-159
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知识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新模式。知识型员工激励机制的构建是知识管理项下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因此,企业管理者必须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需求,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激励机制,激发知识型员工的工作热情,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9.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是核心的生产要素,因此,对于掌握知识的“人”来说,就越发显示出其重要性,创造力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而知识型员工是最具创造力的,是企业价值的主要创造者,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人们工作观念的改变及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使得知识型员工的流动愈加频繁,他们在企业中占据的重要地位,其流失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如何留住知识型员工、降低知识型员工流失给企业带来的损失已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大难题。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定义入手,指出了知识型员工对于企业的价值体现,结合知识型员工的流失现状分析了其原因所在,提出了企业留住知识型员工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掌握最有价值的知识资本的知识型员工日益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宝贵资源,在人员流动日益频繁的今天,许多企业面临着:人才难留!知识型人才严重流失已给一些企业造成了重大危机,人才危机对这些企业的长期发展又构成重大威胁。针对知识型员工的特点和管理存在的问题,流失原因以及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入手,从风险防范与激励控制两方面提出了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流失风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实证研究和对策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型员工因为拥有知识和勇于创新,成为高新技术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部分。但知识型员工过于频繁地流动,也会影响企业员工队伍的稳定和企业的长远发展。本文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知识型员工流动的实证研究,调查知识型员工的流动特点、需求因素、工作满意度,分析流失原因,并从薪酬设计、职业发展、企业文化和构建心理契约等人力资源管理的几个关键环节入手,寻找解决方法,以期为企业留住和更好地使用知识型员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知识型企业新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知识型企业是由知识型员工构成的知识联合体,其人力资源管理愈加受到重视。知识型员工有着与一般员工不同的特点,如何构建一个有效的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对员工进行有效激励,将是知识型企业成功的关键。文中通过对知识型企业员工特点的分析,探讨了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部组织结构的构建和管理模式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知识型员工已成为企业发展的中间力量,如何运用以人为本的理念来管理知识型员工也已成为各企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知识型员工及其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人本管理知识型员工的行为方式及实施要点,旨在寻求人本管理知识型员工的最佳方式,实现人和企业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信息时代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经济管理之间竞争的重点在知识、资讯、科技综合体———知识型的人才,而经济管理中各种要素的管理归根到底是对高素质人员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知识型员工管理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研发创新体系是企业的战略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同时,研发创新体系具有知识型员工众多、知识密集度高的突出特点,知识管理是研发创新管理的关键要素和重要路径。本文描述了企业研发创新体系知识管理平台的业务需求、建设目标、技术路线和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16.
王瑞玲 《科教文汇》2008,(21):176-177
知识经济时代,如何提高知识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成为大多数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本文对影响知识员工组织忠诚度的因素进行了排序,并进一步对其进行了维度划分,以便管理者对知识型员工进行更有效的管理。  相似文献   

17.
王小运  邓莎莎 《科教文汇》2008,(24):287-287
知识型员工具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其心理契约具有动态发展性,对知识型员工进行良好的心理契约的管理,以提高工作满意度,减少流动率,留住他们可以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财富。  相似文献   

18.
知识型员工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总体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的发展是国家振兴的微观基础,随着知识型企业在知识经济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知识型员工逐步成为知识型企业的工作主体.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不断培育和提升知识型员工的有效工作能力显得迫切而重要,而要培育和提升知识型员工的能力首先要明确知识型员工应具备哪些与有效工作业绩存在内在联系的胜任特征.在相关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给出了一个知识型员工胜任特征模型研究的总体框架.在此框架之下,界定了知识型员工胜任特征的内涵,并建立了知识型员工胜任特征模型的三维立体框架,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术能力、职位行为能力和基本行为能力.  相似文献   

19.
企业知识型员工的特征及管理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岩 《中国科技信息》2007,(13):137-138
在当今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再生产能力和知识的运用能力成为企业获得长期竞争优势的最重要来源,重视知识型员工的发展既是企业发展的目的,又是企业发展的手段。知识型员工的特征表现为:具有出色的认知力和准确的判断力,成就事业的意志力,持续不断的学习能力和创造力,自由选择工作的能力,个性突出,工作过程和结果不易监督等。本文从建立能够吸引和留住知识型员工的用人机制、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知识型员工发展的内部环境、科学地制定知识型员工的行为规范等四个方面,探讨了如何采取适应知识型员工需求和发展的管理策略,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知识型员工的创造力和潜能,提高其工作热情,培养其团队的责任感和协作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和员工实现共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当今社会即将步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将成为企业越来越重要的战略资源。谁拥有更多的知识,谁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胜。因此,研究知识管理对企业的影响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过去一个企业更多的是管理财务和员工,然而越来越多的管理者面对的是知识型员工,所以管理知识型员工以及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成为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