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宋孝忠 《继续教育》2009,23(2):11-13
建立终身学习认证制度,是实践终身学习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顺利推动终身学习政策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建立终身学习认证制度的必要性,阐述了国外终身学习认证制度的实践,对建立我国终身学习认证制度的构建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2.
发展终身学习体系已经成为日本和韩国的基本国策,特别是在终身学习认证方面,日本和韩国政府不仅出台了十分完备的法律和政策,而且高度重视教育咨询机构的重要作用,加强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形成了极富特色的认证方法。这些可以给我国构建终身学习认证制度提供有益的启示:一要高度重视终身学习认证法律法规的制定;二要加强终身学习认证的理论探讨和政策推动;三要立足具体国情,构建别具一格的终身学习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3.
虽然我国终身学习认证的理论研究已引起重视,实践探索在各地也日益拓展开来,但终身学习认证制度理论研究的滞后和建设终身学习体系的迫切性需要我们加强这一理论研究,并积极从法律政策支持系统、组织机构支持系统、制度程序支持系统等方面具体构建我国的终身学习认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促进学习者学习经历的资格认证体系的完善,是实现终身学习理念的有效途径,是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的重要环节,是建立学习型社会的制度保障。在终身学习背景下,建立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制度保障,完善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体系建设,设立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机构试点,加大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资金投入,加强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团队建设等是实现非正规学习成果认证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先前学习成果认证是指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习得成果的认证。它是非正式与非正规学习成果和正式学习成果沟通与转换的前提基础,是实现非学历教育和学历教育衔接的有效途径,是搭建完备的终身学习"立交桥"的重要环节,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制度保障。先前学习成果认证并不是新的概念,但随着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理念的深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把先前学习成果认证作为发展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政策工具,重要抓手。由于经济、社会、文化背景、教育传统以及对终身学习理念的理解不同,世界各国在先前学习成果认  相似文献   

6.
构建非正规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是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终身教育目标的关键。国外非正规教育学习成果认证的实践证明,构建非正规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是实现终身学习的重要因素。非正规教育学习成果认证体系的构建,制定成果认证标准体系是关键,加强认证组织机构建设是基础,完善政策制度建设是保障。  相似文献   

7.
在推进终身学习发展的过程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欧盟在诸多方面着力甚多,影响最为深远。本文从推动时间、概念内涵、理论基础、关键能力、学习认证和推进策略六个方面对三大国际组织的终身学习发展取向进行比较研究,揭示终身学习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我国推动终身学习向纵深发展提供借鉴:积极倡导传播先进的终身学习理念;科学制定可行的终身学习政策;努力健全终身学习认证制度;大力培养民众的终身学习能力;有效推动终身学习国际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8.
积分兑换是"西城区市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制度"激励机制建设的重要部分,通过对积分兑换工作现状调查,分析积分兑换存在的问题,结合其他地区的经验,提出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形成可供上级部门制定正确政策参考的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终身学习的评价认证与管理是促进终身教育理念和实践进一步发展的途径,目前已经成为国际上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的研究热点,同时也是很多国际组织的研究重点.本文首先总结了目前国际上通用的终身学习的评价认证方式:即针对正式学习的学分转换和针对非正式和非正规学习的先前学习评价与认证,并设计了相关的操作流程;然后提出了目前终身学习评价认证所依据的三种标准:课程标准、能力标准和学习成果标准,并论述了这三类标准和资格框架的关系;然后从质量保证的角度提出,除了标准体系外,终身学习的评价认证还需要专业团队、组织体系以及制度更新等方面的保证;接着总结了终身学习管理的三种模式,并提出了学分银行是管理终身学习的最终模式,但是需要完善的标准体系、操作流程与庞大的信息平台支撑等;最后结合国际发展形势简要展望了我国终身学习评价认证与管理的实践难点与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10.
终身学习在我国已经从一种思想观念转化为政策理念,使得各级各类教育的衔接和沟通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日渐紧迫的课题。澳大利亚在发展各类学习组织和机构,建立全国性的资格认证框架和学习成就认证制度,尤其是在职业教育和培训(VET)与高等教育(HE)间建立了清晰的流动通道和有效的学分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