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新中国成立至今,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变迁方式经历了强制性制度变迁、诱致性与强制性制度变迁两个阶段。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受经济“二元结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市场经济对资源配置、政治利益集团博弈以及宏观制度环境的路径依赖的影响。为走出困境,需要打破经济、教育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建立多元、民主的教育投资管理体制,打破城乡教育的二元结构;完善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相似文献   

2.
论城乡教育一体化制度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教育一体化是针对我国城乡教育发展失衡现状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在其制度变迁过程中会受到路径依赖的制约。原有教育制度结构的凝固性、既得利益集团的抵制作用、户籍制度和教育分级管理制度等制度环境的稳定性都是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面对的制度困境。因此,要在清晰了解原有制度路径依赖的基础上,构建包括目标价值系统、规则表达系统、调整对象系统和实施保障系统的一系列制度体系来保障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3.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我国政府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行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改革。然而,由于新供给制度的路径受初始制度安排的影响,制度变迁显示出强烈的路径依赖特征。如何退出这种非绩效的封闭状态.是建立现代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2000年以来中国义务教育财政制度经历“以县为主”和“新机制”两次改革,义务教育财政投入规模不断扩大,生均投入持续上升,经费分配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本文就我国义务教育财政在“十二五”期间所取得的成就进行了总结,并指出当前义务教育财政依然面临着地区间投入差距较大、缺少科学测算的生均标准成本作为拨款依据、转移支付缺乏激励、政府间支出职责分配不合理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中央政府应以充足投入作为新时期义务教育财政的发展目标,推动中小学会计权责发生制改革,科学测算生均标准成本,适度调整不同层级政府义务教育支出职责,构建科学化、多元化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以保障义务教育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实现义务教育高水平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义务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是国家整个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关系着国家和民族的长远发展。一个公平的教育体制对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基于延安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的制度瓶颈,本文从重视义务教育发展的质量、认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出发,分析延安市义务教育在管理制度和财政制度、督导评估制度、公共资源配置制度等方面的问题,有助于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促进延安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6.
路径依赖理论在制度变迁当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科举考试制度的变迁历程属于典型的路径依赖。科举考试制度的路径依赖机制中,既有促进阶层流动、平等考试竞争、考试科学化、刺激学校发展等积极影响,也有阻碍个人全面发展、功利主义蔓延、考试舞弊难以根绝、抑制学校教育等消极影响。具体分析科举考试制度路径依赖的形成,不难发现其机制的形成受到了考试文化惯习的濡染、强制性制度变迁的羁绊、制度成本的高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为此,需要构筑超越路径,从而对当下高考制度的良性、有序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胡旭昌 《文教资料》2010,(16):115-117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救助制度的发展经历了从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助学金制度的建立、"两免一补"政策的形成,免除全国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对贫困生补助寄宿生生活费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今后一个时期,政府有关部门应从加大政府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多元混合资助制度、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责任分担机制等方面进一步完善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8.
民办高校现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民办高校进行财政资助是促进其发展的重要举措。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视角发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校财政资助制度历经初步形成、法制化建设、多样化发展以及差别化扶持四个阶段,其制度变迁深受宏观制度环境、民办高校发展受重视程度以及财政资助目标转变的影响,变迁过程中存在路径依赖现象,在整体上呈现出以诱致性变迁为主、强制性变迁为辅的变迁逻辑。后续民办高校财政资助制度的发展,将注重经费投入增加与支出结构优化相协调、充分体现财政杠杆的三重作用、平衡好财政资助的效率与公平。  相似文献   

9.
路径依赖理论是制度经济学中关于制度变迁的一个重要分析方法.职业生涯的发展也存在着"路径依赖"的现象.根据这一理论的启示,高校应转变就业教育的观念,以"和谐就业"观指导大学生慎重地选择第一份工作,实现人职匹配,从而获得职业生涯长远而良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加大财政对教育投入,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十七大报告中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论述,处处凸显着教育公平的理念。  相似文献   

11.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is a policy adopted to boost its less developed Western regions, tha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a longterm and arduous task.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s minority areas is the key to i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support system of other countries for reference so as to explore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相似文献   

12.
高流失率是美国博士生教育的一个显著现象,导致这一现象的部分原因在于其严格的淘汰制度。但流失和淘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美国的博士生淘汰率要远低于其流失率。淘汰制度仅是导致高流失率的一个因素,经济资助、制度与文化、个体因素等都是导致高流失率的重要原因。在我国博士教育规模快速增长、社会对博士教育质量产生了广泛质疑的大背景下,我们需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做法,建立和完善博士生教育的淘汰机制和退出机制,形成崇尚竞争、注重质量的博士生教育文化,以达到提升博士培养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China’s Western Development is a policy adopted to boost its less developed Western regions, that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and a longterm and arduous task. The development of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China’s minority areas is the key to it.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beneficial experience of developing compulsory education support system of other countries for reference so as to explore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suitable for the situation of China’s compulsory education in minority areas.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Minzu Jiaoyu Yanjiu 民族教育研究 (Journal of Research on Education for Ethnic Minorities), 2007, 18 (2): 16–23  相似文献   

14.
高校通识教育选修课程设置的现状及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识教育是将受教育者作为一个具有主体性的、完整的人而施以全面的教育。通识选修课是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高校通识选修课设置存在目标偏离、内容肤浅、课程构成比例失调现象。本文提出应该从正确的课程设置理念、课程设置思路及注重人文科学素质教育三个方面对通识教育选修课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迁形成了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变迁的路径依赖。这种方式在高教转轨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高等教育各项宏观政策的确立,强制武变迁不利于高教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强制性高等教育制度变迁的弊端和形成此种路径依赖的原因.进而提出了突破高教制度变迁路径依赖即实现高教制度变迁方式由强制性向诱致性或强制性与诱致性相结合的方式转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王莉 《平原大学学报》2008,25(2):112-115
女童教育是我国西部贫困地区普及义务教育的难点。本文主要对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西部少数民族女童教育重大活动项目和科研项目进行了回顾,对从1994年到2007年间发表在国内主要学术期刊的西部少数民族女童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并对研究结论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7.
教育公平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与诉求,而教育的均衡发展则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基础与手段。民族地区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于促进民族教育、实现教育公平更是具有重要的作用。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加快基础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社会基础;相关法律法规中有关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容规定为西部民族地区教育公平的实现提供了法律基础;而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更是从根本上为促进西部民族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实现教育的公平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8.
民族义务教育属于纯公共产品,其有效供给有利于教育资源得以合理配置,促进少数民族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进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反贫困,有利于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政府应增加财政投入,改革和完善义务教育产品供给制度,引入少数民族的意志表示,提高民族义务教育产品的使用效率,以解决诸如供给不足、制度安排缺陷、供给差距大、使用效率低等供给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是一种普遍确立的教育信念。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既可以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和教育过程,又可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以绥化市北林区为例,从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学校规模差异及学校结构不合理、师资资源分布不均衡和学生生源分布不均衡四方面分析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从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及完善学校基础设施建设、整合教育资源及调整教育布局、加强师资建设、完善评估体系四方面,提出解决绥化市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期最终实现绥化市义务教育均衡性发展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