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学生解题时.大致经历四个心理反应阶段:问题的分化。学生面对问题时首先有一个由模糊向清晰的认识分化过程,经过分化,使问题在学生心理上形成一个结构清晰的问题区域,该区域大致有已知、未知、求解等部分组成;头脑中部分认知结构被激活。问题作为一种刺激.在学生时其进行分化的同时,会激活相应的与问题有关的知识结构;明确目标。学生头脑中相关的认知结构一旦被激活,就会使解题目标得到明确;重建。学生在心理上会围绕解题目标进行知识结构的重建.即找到能解决问题的一些知识点之间联系.在已知条件与求解之间架起一道桥梁。一旦这种桥梁建立起来,则问题就得到了解决。学生的解题心理过程时教师的新知传授工作有何启示呢?  相似文献   

2.
常常听到学生说:”我上课时都能听得懂,但是碰到新题目时,还是束手无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其实学生这里所谓的”听得懂”,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懂”,而仅仅只是对新知识的一种肤浅的“知其然”罢了,其内涵并没有被其原有的认知结构所接纳,是孤立的、僵化的知识,所以在新的情境中提取很困难,运用起来自然就不灵活了。要使新知识被原有的知识经验同化,理解是关键。而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突破知识点中的难点是关键。那么怎样才能有效的突破化学课堂教学中的难点呢?  相似文献   

3.
随着高三复习的深入,教材中的知识点、知识体系得到系统梳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网络更加清晰.但是,一个令学生们困惑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即:在练习或考试中面对一些熟题(主要是第一次就做错的题目),学生在比较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很长时间后仍然会选原错误答案,有些学生甚至见到熟题都紧张.……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三复习的深入,教材中的知识点、知识体系得到系统梳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网络更加清晰.但是,一个令学生们困惑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即:在练习或考试中面对一些熟题(主要是第一次就做错的题目),学生在比较正确答案和错误答案很长时间后仍然会选原错误答案,有些学生甚至见到熟题都紧张.  相似文献   

5.
教学过程不同于操作流水线,教师对教材的知识点讲解得再透彻,如果没有契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就会事倍功半。因此,了解学情对课堂教学来说,至关重要。一、根据学生的已有知识,确立教学重点学习是新知识在原有认知结构基础上的一个"同化"和"顺应"的过程。教师如果无视学生已有的认知,就无法使新信息和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冲突,无法引发认知结构的重组,从而使学生的知识被割裂,最直观的后果就是每节课的知识学生都能掌握,但到了章节回顾或综合应用时就会感到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6.
现代教育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信息传递过程的现代化。现代教育的教育终身化和学习社会化这两个特点都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指导 ,使学生“学会学习”。这就不仅让学生掌握人类已经形成的知识 ,更需要引导学生知道这些知识是如何被发现的 ;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理论 ,更要引导他们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只有使学生在掌握现成知识的同时 ,努力去发现新的知识 ;在了解现成结论的同时 ,又会设法去突破现成的结论 ,才能最终实现“会学习”。这样一个教学目的仅是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达到的吗?以多媒体和网络为标志的现代教育…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再多样的哈姆雷特也绝不会变成哈里·波特!这就牵涉到相似理论,相似理论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以相似性为中介的。人们通过学习积累并贮存在大脑中的知识单元,称之为相似块,人们头脑中贮存的相似块不是静止的,它与新输入的信息相互作用,并组成新的相似块。相似理论与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相结合,使文本内容与学生实际更贴近,使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将头脑中的相似块与阅读文本内容相交融、结合并产生新的相似块。以保障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自我解读与自我建构,促进语文素养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三复习的深入,教材中的知识点、知识体系得到系统梳理,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网络更加清晰。但是,一个令学生们困惑的问题也随之出现,即:在练习或考试中面对一些熟题(主要是第一次  相似文献   

9.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结构主义学习论认为:获得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生成(或构建)过程;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原有的认知结构,新概念进入头脑之后,要同原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点发生联系,经过同化、顺应、转变、构建等过程,形成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原有的心理结构加以了解后进行教学。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建立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学生的知识点是一个一个地建立起来的,而第二个知识点是在第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建立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体现了教与学的统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就是构建人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结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认识发展的过程是一个内在连续的组织和再组织”过程。结构主义学习论认为:获得认识的过程是一个生成(或构建)过程;结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学生头脑中存在着原有的认知结构,新概念进入头脑之后,要同原有认知结构的相关点发生联系,经过同化、顺应、转变、构建等过程,形成新知识。学生的学习是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教师要对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原有的心理结构加以了解后进行教学。认知结构的形成过程:建立知识点,形成知识链,组成知识网。学生的知识点是一个一个地建立起来的,而第二个知识点是在第一个知识点的基础上建立的。结构主义教学理论体现了教与学的统一,结构主义教学理论的核心就是构建人的心理结构。  相似文献   

11.
学习知识不是由教师向学生单向传递,教师要让学生通过新旧知识的交互作用过程来建构知识系统,要以学生原有的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教师可由浅入深地引导或启发或总结,使知识在学生头脑中生根发芽,有条理地储存下来,让学生掌握知识生成的能力。如教学《为了忘却的纪念》一文,“惯于长夜过春时”一诗中的“吟罢低眉  相似文献   

12.
记忆编码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举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们对事物、知识的记忆过程,是一个信息在头脑中编码的过程。美国心理学家加涅认为“从学习的观点看,信息最为关键的变化发生在它离开短时记忆而进入长时记忆的时候,该过程叫做编码。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戴斯认为“当我们用已知的信息去解释新的或输入的信息时,编码就发生了。因此,编码视为“依照学习者原有的知识背景与学习经历,将新信息纳入原有知识体系,并重新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3.
在课堂教学中,采用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无疑会使他们热爱祖国语言,并自觉运用祖国语言。一、情感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素质教育的核心是“知、情、意、行”的教育,“情”在其中处于纽带、桥梁作用。情感教学就是教师要充分利用语言的艺术魅力,激活知识点,调动起学生获得知识的乐趣,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促进行为的规范,从而使学生拥有健全的人格,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教学分成形式的教学和内容的教学两大部分。并陷入“以文悟道”的误区。有的教师认为语言文字、结构表达等只是形式…  相似文献   

14.
所谓认知结构,就是人们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其主要成分,是“一套感知的类目”、“比较抽象的概念”和“主观臆测与意象”。通俗的讲,认知结构就是一个人的全部观念的综合。从内容上看,它指人们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从组织特点上看,主要指知识经验的层次性。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正确与否,主要取决于头脑中已有的知识结构。对学生来讲,其主要任务是以有意义接受学习的形式获取并牢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而只有把教学内容与自己原有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才能发生。因此,正如奥苏伯尔所言:“影响学习的最主要因素是学生知道了什么”,即…  相似文献   

15.
心理学表明:“人们对学得的知识会产生遗忘的现象。这是因为对于已经识记过的东西,由于没有得到反复强化和运用,在头脑中保留的痕迹会自动消失。”而复习则可以尽可能地保留多一些的知识在脑海中。复习,现代汉语词典上的解释是:重复学习学过的东西,使其巩固。英语学习中的复习能对学生初步学得的英语知识和运用英语的能力进行及时的反复刺激,使其在头脑中树立牢固的影象,逐步形成新的语言习惯,提高运用英语的能力。语文是一门语言实践课,要将学生学得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语言能力并不是靠讲出来的,而是要进行大量的练习的.  相似文献   

16.
设问、启发与激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激活就是指知识点的激活 ,或者是激活认知结构中的一些知识点 .“认知结构中首先被激活的知识点叫做思路点”[1] .如 5 2x- 2 6 × 5 x+ 2 5 =0的知识点激活有两方面 :其一是 y=5 x,将指数方程激活成关于 y的一元二次方程 y2 - 2 6 y+ 2 5 =0 ;其二 1-2 6 + 2 5 =0是根 y1=1,y2 =2 5的必要充分条件 ,这是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激活 .也就是知识点的激活 ,概念、公式、法则的激活 ,当然 ,还有宏观激活解(证 )题思路的激活 ,解题思想方法的激活 ,更有数学思想与数学思维策略的激活 .本文拟就启发学生思维、设计提问谈下列几个问题 ,供同行…  相似文献   

17.
一、基础知识薄弱,思考无着力点 学生的学习一般要遵循两个顺序,一个是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一个是学生认知发展的心理顺序.对于学生个体的学习总是要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入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媒介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  相似文献   

18.
一、“关注已知、建构新知”的心理学意义 心理学家认为:知识(已有的知识)是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当接受新信息时,长时记忆中原有的知识被激活,从而新旧知识发生联系,新学习得以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一、课程生活化是要用学生的生活体验在本、科学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以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登阶入室。顺利进入本与科学世界 本或科学世界是一个由学科理论知识所构成的抽象世界。它的抽象性与概括性使得学生与它有一定距离,学生面对这些抽象知识就会感到陌生。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注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来作垫铺,就会使学生难以理解,从而增加学习的难度;如果硬性灌输,就会让学生囫囵吞枣,难以内化,导致教学效率低下。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在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之间搭建一座“桥梁”,使本与学生的思维之间有一个缓缓的“斜坡”,让学生能顺利走进本。与本展开心灵的沟通与思想的对话,真正理解并接受本知识。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教师推进课程生活化,把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来开发,使其成为教师“修路”“搭桥”的材料,使那些抽象、枯燥的本知识能还原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使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变成理解本知识的“跑道”与“台阶”,让学生顺利进入本与科学世界。当本知识与学生原有的生活知识对接、融通、整合时,它就会形成内化,变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如讲“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学生对“在二都正确的前提下,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这一观点感到难以理解,他们满腹狐疑,怎么自己亲眼所见、亲身所为所获得的感性认识还不如书本上的理性认识正确、可靠呢?如果教师对学生的疑惑只是一味从理论上进行解释。  相似文献   

20.
王林峰 《高中生》2012,(11):26-27
一、数学思维障碍的形成剖析 个体的学习是通过已知的内部认知结构.对“从外到内”的输人信息进行整理加工,以一种易于掌握的形式加以储存,也就是说学生能从原有的知识结构中提取最有效的旧知识来吸纳新知识,即找到新旧知识的“焊接点”.这样,新旧知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发生积极的相互作用和联系,导致原有知识结构不断分化和重新组合.使学生获得新知识,但是这个整合过程并非总是一次性成功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