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根据新课标要求,实施探究式教学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收集数据等环节后,就要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找出物理规律。分析数据找出物理规律有时要花很长时间,但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有的老师就走捷径,直接把数据理想化,凑合成可以“探究”出规律的数据来,再让学生很容易“分析”出其中的规律;或者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让学生用结果来验证实验得到的数据是否正确。这种对实验所取得的数据没有实事求是的态度,严重违背了课标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物理规律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规律本身,还要对规律的建立过程、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进行深入了解,更重要的是如何应用规律来解决具体问题。为此,对不同的物理规律应采用不同的“探究学习”教学方法。实验规律的“探究学习”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创设情境实验,让学生在情境实验中发现规律理解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本文以“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为案例,通过创设情境实验,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深入情境去探究问题,总结提升得出规律,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的态度与责任,最后学以致用解决问题,评价达成核心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4.
科学探究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热点、亮点和难点,《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把“科学探究及物理实验能力要求”作为内容标准的重要部分,并就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其中对“分析与认证”的要求是:“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尝试根据实验现象和数据得出结论”“对实验结果进行解释和描述”。在对实验数据的处理上,我们可根据教学实际,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探究,使他们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  相似文献   

5.
“做”“用”“创”是物理教学中的三种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学生能自主探究和应用物理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动作技能、探究能力。在“探究凸透镜成像”实验教学中,要求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进行科学推理与论证,运用逻辑方法得出符合逻辑规律的实验结论,在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规律、巩固规律,在创新实验、创造性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学设计说明“玻意耳定律”是高中热学中的重要内容 .本课教学采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 ,从实验入手 ,通过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进行科学猜想 ,探求物理规律 ,得出科学结论 .在形成知识、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这三个教学环节中 ,应以形成知识为重 .目前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轻视知识形成 ,偏重知识应用 (重在解题 )的倾向 ,这种倾向影响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节课中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 ,目的是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通过自己动手实验 ,在老师引导下积极思维 ,分析处理实验数据 ,探究物理规律 ,重视知识形成过程 .另外 ,精心安排教师引导内容 ,精选例题 ,精讲内容 ,通过个别例题概括出一般思路 ,训练学生推理、判断能力 .因此 ,本课教学过程主线设计为 :学生分组实验→分析实验数据、得出规律→练习巩固→概括对规律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通过学生动手实验 ,分析数据 ,得出实验定律 ,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 ;通过实例剖析掌握实验定律的应用 ,由此概括出分析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过程设计一、复习提问 ,引入新课...  相似文献   

7.
实验探究式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实验为基础,以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主线,学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来认识物理现象,了解物理过程,探究物理规律,从而获得物理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以一堂公开课为例,进行实验探究式教学的探索。授课时首先设置三个会导致“悖论”的物理情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提出要探究的课题;然后设计五个探究性实验,分别从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对全反射现象发生的条件进行探究;最后设计两个体验性实验,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光的全反射现象,并引导其利用所学的规律对现象进行解释;给学生布置的作业也属课外探究性实验。  相似文献   

8.
初中物理教学中,通过常识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探究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获得知识与能力,进而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是新课改对教师授课方面提出的基本要求。教师积极构建“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也会使教师的教学灵感不时迸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高涨,师生、生生互动的局面全面展开,教学质量明显提升。笔现就初中物理教学中“合作探究”模式的构建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9.
正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作为物理教学的基本手段,有其特殊的教学功能.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索活动时不仅让学生参加科学探究的某些方面的活动,也应该注意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培养科学探究能力."这为我们对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明确的方向.探究性实验教学,即教师没有直接向学生揭示出结论或问题答案,而是利用情境创设,借助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与原有知识展开自主  相似文献   

10.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实验探究,提出“中学物理教学要以现象、实验为基础,观察现象、进行学生实验探究,能够使学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这种认识是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必要的基础。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导学习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教学中要重视让学生观察有关的现象,要大力加强学生实验。”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隐喻的意象图式角度分析"两"与"双"、"口"与"嘴"在语言表达中的同现限制。"两"与"双"的字形不同,它们的意象图式也不同:"两"是平分图式,"双"是配偶图式;"两"、"双"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意义和用法也就不同:选择"两"的语境强调"分而为二、两相对立",在选择"双"的语境强调合二为一、配成一对。"口"与"嘴"隐喻投射到对事物域的认识当中,但是各有侧重:"N+口"强调的是"容器通往外界的地方","N+嘴"强调的是"容器中形状突出的部分"。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孟子》中“正”、“长”、“贤”、“良”、“轻”5个形容词的语义和语法功能作较为细致的描写,试图从中寻找出《孟子》中不同的形容词在语法功能上的共性与个性,并进一步提出问题,即这些共性与个性的历时和共时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教育研究大致经历了从哲学--思辩研究范式经科学--实证研究范式到人文--理解研究范式的历程.范式的转换不只是方法的更替,更是哲学理论背景、思维方式、价值取向、研究过程等的变更和创新.本文以众多学者的研究为基础尝试作多方面的比较.  相似文献   

14.
15.
16.
"吏"与"史"     
很多同学容易将"吏"与"史"写混,今天和大家说说怎样区别这两个字. 先说"吏"字吧.在《新华字典》中,"吏"字解释为"旧时代的官员".大家想一想,旧时代的官员们不都戴着一顶官帽吗?在古代,什么身份的人戴什么样的帽子可有讲究了,在官场中这讲究可就更多、更复杂了."吏"字上的一横不正像是那一顶帽子吗?记住这一横,不仅能分清两个字,还把"吏"字的意思记住了,一举两得.  相似文献   

17.
18.
19.
从史铁生的两部长篇小说《务虚笔记》与《我的丁一之旅》的文本出发,重点分析《务虚笔记》小说人物性格,从而通过文字表面的映像,来了解史铁生现实生活经历,发现史铁生最内里的“自我”与“印象”,阐述史铁生小说中的“质疑真实,推崇自我”的哲学思想,发掘文学与哲学的重合方式。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