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月31日,纪念新华社驻外机构建立60周年座谈会隆重在北京举行。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中央外宣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出席会议并讲话,刘云山指出: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在党的新闻宣传工作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60年来,新华社在驻外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努力在国际舆论中发出我们的声音,为推动中国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新华社社长田聪明同志表示:新华社驻外机构建设要在过去60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坚持把世界性通讯社的规律与中国的国情结合起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继承和发扬前辈们的优良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分离出企业本部的驻外机构(办事处、子公司等)越来越多,围绕企业驻外机构的资产和各项工作也形成了大量档案资料,与企业本部档案工作相比,驻外机构档案工作存在档案意识淡薄、管理不规范、制度空白多的突出问题,亟待解决。1企业驻外机构档案管理现状  相似文献   

3.
不知内情的人总是误认为驻外记者,尤其是新华社驻外记者,是一桩乐趣横生的美差。你看,这些记者因工作之便,可以周游世界,饱览异国他乡的奇风异俗,名山大川。其实不然,驻外记者是一个苦不堪言,且具有一定危险的差使,新华社记者邵云环捐躯南联盟便是一例,笔者作为新华社驻外记者在国外工作和生活了十几年,体会颇深。  相似文献   

4.
去年第十期《新闻战线》和《新闻业务》,在回顾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情况时,一个说新华社驻外分社有九十家,另一个说是九十一家;记得《新闻战线》还有一篇来自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员的文章中说,驻外分社是八十九家。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新华社到底有多少驻外分社呢? 据新华社外事部提供的情况,以上所引分社数,不能算错,因为时期不同,数字也不一样。他们告知,截止去年底,新华社驻外分社  相似文献   

5.
新近出版的《新华通讯社史》(第一卷),为读者呈现了新华社及其前身红中社最初18年(1931-1949年)的历史轨迹,从中亦可看到新华社国际报道从无到有、由弱渐强的阶段性发展历程.如今新华社国际传播触角已遍及五大洲,在世界范围内建立7个地区总分社和100多个分社,上千名驻外记者活跃在世界各地.作为世界性通讯社的一员,新华社正在全球注目下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6.
聂晓阳,男,<瞭望东方周刊>总编辑助理.曾任新华社耶路撒冷分社记者、巴格达分社负责人.2005年1月,以作者驻外经历为基础的新书<为历史流泪--亲历战后伊拉克>由中信出版社出版,被誉为中国第一部深入解读战后伊拉克的现场报告.  相似文献   

7.
不知内情的人总认为驻外记者,尤其是新华社驻外记者,是一桩乐趣横生的美差。其实驻外记者是一件苦不堪言、且具有一定危险的差使。  相似文献   

8.
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国家三代领导人的关心领导下,新华社驻外机构的建设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今天,新华社已建起庞大的国际新闻信息采集体系,具备了以现代化技术手段不间断发布新闻信息的能力,海外用户群不断壮大,为打破西方新闻媒体在国际新闻市场上的长期垄断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我国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档案工作的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驻外机构的类型主要有三类:一是驻外外交代表机关和领事机关;二是驻外企业;三是驻外新闻和民间机构。目前,各方面对这些驻外机构的称呼比较混乱,为方便起见,我们称之为驻外机构和境外企业。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期刊界首次倾力奉献,反映几代新华社驻外记者风雨历程的鸿篇巨制,浓缩了我国驻外记者智勇双全、精忠报国、含辛茹苦、敬业奉献的形象。篇篇名家手笔、句句真情流露。  相似文献   

11.
伊拉克人贾迈勒,这位让新华社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领先全球10秒的新闻线人,不久前来京接受了新华社颁发的最高奖--社长总编辑奖.新华社运用"线人"模式让中国媒体首次实现了世界领先.现在,不仅是新华社驻外分社开始在当地培养新闻线人,国内其他媒体也在四处网罗线人,打造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新闻线人,已成为媒体新闻源竞争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12.
翻译工作是从新华社前身红中社时期便开始有的一项业务。新华社历史上曾成立专门负责翻译工作的机构,特别是随着形势发展需要,先后三次成立翻译部,在推动新华社业务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新华社翻译部后来以改建或并入其他编辑部门的形式落下历史帷幕,但翻译工作仍继续有效服务于新闻报道工作,并在新华社业务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探究新华社翻译工作的历史及相关翻译机构的发展沿革。  相似文献   

13.
六七十年代,我们国家还没有实行改革开放,基本处于闭关锁国的状况。当时,出国人员寥若晨星。人们看待外交官、记者等公派出国人员,往往投以钦羡的目光。作为新华社一名老驻外记者,我亲身感受到了这种社会的偏爱,多次享受过这一殊荣。但是,作为一名驻外记者,尤其是新华社记者,还有另外一面感受,那就是责任重大,任务艰险,个中滋味只有我们自己清楚,从六  相似文献   

14.
《中国记者》2012,(10):52
最近一段时间,围绕钓鱼岛问题,我驻外记者频频发力,在美、日官方记者招待会上勇于提问,据理力争,以良好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鲜明地表达中国立场,维护中国国家利益。《中国记者》特约请新华社驻外记者冉维和郭一娜撰写文章,回顾追问现场,展示新闻背后的故事。  相似文献   

15.
新华社的前身是1931年11月7日在江西瑞金成立的红色中华通讯社,简称红色中华社或红中社.她与1931年12月11日创办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是一个组织机构,一套人马.1937年1月在延安改称新华社.1979年新华社经过调查和考证,向中央递交了报告,提出原来流行的新华社诞生于1937年4月的说法不符合历史实际,新华社的诞生时间应改为1931年11月7日其前身红中社成立之日.这个报告经中央批准后,新华社的诞生时间也由此正式确立下来.  相似文献   

16.
去年第十期《新闻战线》和《新闻业务》,在回顾我国新闻事业发展情况时,一个说新华社驻外分社有九十家,另一个说是九十一家;记得《新闻战线》还有一篇来自驻联合国的外交官员的文章中说,驻外分社是八十九家。这  相似文献   

17.
温哥华采风     
周确 《新闻传播》2005,(9):37-37
驻拉美满一年就可以回国探亲了!我成为首批可享受新华社刚实施的、驻外人员每年一次探亲假待遇的幸运儿。  相似文献   

18.
王丽莉是新华社也是中国第一位有资格全权采访报道英格兰足球超级联赛(简称“英超”)的摄影记者.她在新华社伦敦分社驻外两年多,参与报道了多个大型体育赛事,如伦敦奥运会、索契冬奥会、巴西世界杯等.她回国后,我们在一次不经意的聊天时谈到了这个话题,因此有了接下来的对话. 马志红:你是怎么想到要申请拍“英超”的?  相似文献   

19.
2001年1月19日,我受命前往与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菲律宾,成为新华社的一名驻外记者.夜里9时许,我从马尼拉国际机场走出来,迎面看到的是一排排情绪激动的人浪.第二天中午,菲律宾共和国的总统被赶下了台,新总统阿罗约在万众聚集的群众示威现场宣誓就职.新华社马尼拉分社以最快的速度率先发出了这一消息,英文快讯抢在了世界各大通讯社的前面.  相似文献   

20.
从新闻线人看媒体新闻源的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伊拉克人贾迈勒,这位让新华社在伊拉克战争报道中领先全球10秒的新闻线人,不久前来京接受了新华社颁发的最高奖——社长总编辑奖。新华社运用“线人”模式让中国媒体首次实现了世界领先。现在,不仅是新华社驻外分社开始在当地培养新闻线人,国内其他媒体也在四处网罗线人,打造自己的“千里眼”和“顺风耳”。新闻线人,已成为媒体新闻源竞争的生力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