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间之间》改编自莎士比亚的重要剧作《冬天的故事》,珍妮特·温特森以创新的叙事技巧和语言风格将原著故事置于当代背景中,探讨了"宽恕"与"爱"的永恒主题.文章通过剖析《时间之间》的典型人物、主旨意义与创作风格,探讨该书出版的现实价值与精神价值,即对人的个性与社会伦理的关怀,以及对原著改编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孙楷第先生将《西游记》杂剧的作者归为杨景贤,因证据链上的缺陷,并没有成为定谳。《西游记》杂剧中存在的出发前求雨活动,显示出较早的时代特征;沙和尚早于猪八戒加入取经队伍的描写,也为元代及其以前的取经故事所特有。此外,就文本内容而言,《西游记》杂剧可以拆成多个单元故事,且这些故事各有其相对独立的元前来源。而通过对《西游记》杂剧命名及文献载录的考察,可以确定吴昌龄并非《西游记》杂剧的作者,杨景贤之说也值得怀疑。《西游记》杂剧可能是拼凑前人作品的产物,属于集体智慧,它的时代和作者问题应该引起研究者的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3.
安静 《新闻世界》2013,(1):146-147
新版《西游记》中无论是造型、画面还是音乐,更加贴近原著所要表现的主题精神,亦被贴上了魔幻大戏的标签。剧中通过对神仙、怪兽等的细致刻画,展现出了一幅幅生动的民俗画卷,我们可以从中看出它所表达的宗教信仰和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4.
韩洪波 《新闻爱好者》2021,(1):后插1-后插2
《西游记》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所讲述的唐僧西天取经故事可谓妇孺皆知,并且借助电视、电影、网络等渠道不断改编,尤其是近年来相关电影大片的持续火爆,可以看出经典小说与新技术、新视野、新理念的完美结合带来的新奇刺激的审美效应.而这一切创意都是以小说《西游记》为蓝本,都离不开对小说文本深入独特的解读.同时,文献学研究又是文...  相似文献   

5.
李芳  邵成武 《视听界》2012,(5):119-120
上世纪80年代,电视剧《西游记》的出现让中国神话剧达到了一个顶峰,随后,这类遵循原著精神的神话剧如《封神榜》、《聊斋》接连出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随着社会大语境的变化,神话剧慢慢淡出了。《春光灿烂猪八戒》改变了这种状况,它开启了新神话剧的大门,此后,一系列突破传统概念的神话剧蜂拥而至,形成一股高潮。  相似文献   

6.
陈亮 《兰台世界》2016,(16):139-141
《西游记》的故事在影视剧中屡见不鲜,通过移植式改编、取材式改编及演义式改编三种形式呈现出来,而在改编过程中,"孙悟空"的形象发生了巨大改变,在此不仅将其在影视剧中的形象呈现出来,而且在原著中寻找线索,探析了孙悟空通过《心经》来降服"心猿",同时兼任修行者和修行导师的角色,还原和归本了"孙悟空"的形象。  相似文献   

7.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一部伴随中国人成长的古典神魔小说。2001年,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NBC)以《西游记》故事为原型改编并拍摄制作了一部7集的美国版《西游记》  相似文献   

8.
游戏背量 游戏取材自中国古典神怪小说《西游记》.以其中大闹天宫及西天取经为故事背景.在原著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变化,力求生动有趣,构建了一个武侠与神话并存的奇幻世界。人物设定为大头的Q版造型,配合着略带夸张的动作。同时配有摆酷、高兴、生气等多种情绪动作.活泼可爱中带有少许搞笑风格。美术设计以盛唐时期作为时代背景,主要区域贯穿长安至天竺间三十余国家及地区,场景风格古朴,人物众多.故事丰富。场景  相似文献   

9.
小说《西游记》中的“江流”故事主要脱胎于同题材的戏文而非杂剧,而后敷演“江流”故事的戏剧在接受此前戏剧、小说的影响时,又沿袭同题材戏文、小说的故事格局。这不但显示了戏剧与小说的相互诱发,而且表明了古代戏剧与小说共同的审美取向和创作原则:趋俗性。  相似文献   

10.
资讯     
正《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原著故事系列全新升级上市最近新版《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动画片在央视少儿频道黄金时段热播,其豪华的配音阵容、生动的故事、精美的画面将人们重新带回到了美好的童年。早在2002年,接力出版社就已经出版了《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原著故事书,得到了广大读者的认可和喜爱,累计销售已超过百万册。现在,接力出版社又将重磅推出《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原著经典故事》,这套书中收录了200多个原著故事,旨在为小朋友们呈现出最完整、最原汁原味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童话故事。《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是中国最早关注父亲教育、揭示父爱重要性的童书佳作。  相似文献   

11.
任何被改编的作品都是在原著的基础上进行再创作的成果,其成品或多或少具有改编者的价值观和社会背景的投影.好莱坞有着从亚洲翻拍电影的惯例,“如何使之超越原有的地域文化局限,能够为美国、为西方观众理解和接受,就成了好莱坞翻拍时主要解决的问题”①.由美国NBC电视台2001年制作,HALLMARK电视频道播出的The Mon-key King(猴王),在制作阵容和模式上都具有“好莱坞”色彩.The Monkey King除了借用《西游记》的名著资源和人物形象外,其主题旨向、意识形态、文化意蕴和审美倾向与原著都相去甚远,事实上出现了一整套有别于中国传统理念的美国式的文化思想.  相似文献   

12.
《西游证道书》是清代最早的百回本《西游记》版本,其特有的版本信息对后世影响极大。文章对《西游证道书》中《丘长春真君传》和"唐僧出身"故事的源头文献进行考证辨析,同时揭示其编撰者"移花接木"的行为和动机,以期为《西游记》版本传播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尽管网上对新版《西游记》非议颇多,但我却是越看越感慨:新版融入了很多佛家的思想.虽稍有说教之嫌.但唐僧有了内容,有了深度.悟空有了目标.有了态度。整部故事都是在用《心经》解读.而悟空也一直在重重艰险  相似文献   

14.
王四四 《兰台世界》2013,(27):156-157
百回本小说《西游记》中悟空偷蟠桃的故事,肯定受到了东方朔偷桃和白猿盗桃故事的影响。《补江总白猿传》的"白猿"形象与印度无关。  相似文献   

15.
随着电视传媒的发展,根据《西游记》改编的影视剧层出不穷,孙悟空这一人物形象也在不断变化着,影视剧在几十年间对其不断地改编和重构中,孙悟空形象在传统审美、后现代主义思潮和科学技术的影响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票房神话.本文从20世纪80年代为起点,解读了每个时代孙悟空形象特点,分析孙悟空形象在不同时间、空间的演绎所蕴含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16.
在媒介变革背景下,着重于想象体验与情感传播的广播剧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广播剧《苗疆的早晨》借助于声音的魅力塑造了可敬可爱的时代楷模陈立群校长形象,通过"以文化人""以爱养人""以美育人"三个分集主题逐层推进情感叙事,将人物、情节、故事统一在为国为家践行"爱的教育"的精神内核之中。作为新时代主旋律文艺作品优秀案例,它展示了一部优质的广播剧必须在创作中赋予审美的精神内核,并从故事中生发出引领时代前进的价值导向。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冯小刚执导的地震电影——《唐山大地震》正在杭州紧张地拍摄,剧本原著小说,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和其他五部张翎作品近日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上市。《唐山大地震》导演冯小刚这样评价原著《余震》的故事:这部戏的  相似文献   

18.
电视剧《白鹿原》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和价值立场等方面,均与原著有所不同.这种不同的发生主要由传播符号和传播媒介的不同决定.电视剧的图像符号特质决定了它对视觉化的景观和人物的强调,对原著丰富内蕴的削弱;电视媒介的娱乐功能则决定了电视剧改编对戏剧性的强烈诉求和对时代主流价值观的追随,而原著的认识功能则被弱化,原著价值立场的...  相似文献   

19.
我们所在的中学图书馆,学生读者工作是近几年才开展和恢复起来的。在实践中,初步摸索阅读规律如下: 一、中学生阅读需要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有初中和高中的区别初中学生均属少年,同时也具有儿童和青年的某些特点。他们的阅读兴趣较之儿童要广泛,阅读内容要深刻。在小学时,儿童画报、连环画及各类故事等是主要阅读内容。进入初中后,发现图书馆的藏书远远超出自己想象,于是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读,对科普读物、百科知识丛书、故事性小丛书以及文艺性书刊特别喜好;对《西游记》、《水浒》、《三国演义》等名著已不满足于看故事片断,而要看原著;对地方小报、科技小报、《青年报》等报纸上的知识性读物、风趣的文章、幽默的漫画及小说连载也都很感兴趣。当然对连环画仍持有相当感情。  相似文献   

20.
为初级中学国语课程纲要起草的附表"略读书目举例"① (一)小说 1.《西游记》;2.《三国演义》;3.《上下古今谈》(吴敬恒);4.《侠隐记》(法国大仲马原著,君朔〈伍光建〉译);5.《续侠隐记》(同上);6.《天方夜谭》(有文言的译本);7.《点滴》(周作人);8.《欧美小说译丛》(周作人);9.《域外小说集》(周作人);10.《短篇小说》(胡适);11.《小说集》(尚未出版,鲁迅);12.《阿丽思梦游奇境记》(赵元任);13.林纾译的小说若干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