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苏红 《报刊之友》2011,(9):51-52
我国的新闻在经历了政府新闻时代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以“民生”为主的民生新闻时代,近几年又跃起了以“公民”为主的公民新闻时代。公民新闻风起云涌,新闻专业主义也面临着更大挑战。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新闻”时代之差异性变化。指出“公民记者”已经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媒体符号。应当更好的发挥职业记者及“公民记者”的作用来完善社会新闻,更好的为党、政府及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2.
全媒体时代以“数字化”和“互联网化”为传播手段,对传统记者群体意味着转型期的到来,但许多人把“全媒体记者”理解成“全能型记者”,其实是一个谬论。本文从全媒体时代特点和要求出发,论述全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及职能的变迁,提出迎接全媒体时代挑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3.
李剑桥 《青年记者》2006,(16):72-72
资讯时代,媒体众多,记者多如过江之鲫,以致于一些部门和单位从过去盼记者、请记者到如今怕记者、烦记者。“防火、防盗、防记者”成了朋友们打趣的口头语。于是记者们失落了,流失了,转行了,再也不敢以“无冕之王”自诩了。这其中,党报记者作为记者中的一员,经历了同样的阵痛,同  相似文献   

4.
20年间在银川的两次会议为新闻摄影共谋大计,图片新闻从报纸配角转为主角,使党报在媒体的竞争中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随着时代发展、党报改版,在提到图文并重时,总有人把这个“图”字理解为“新闻图片”,把新闻漫画、时事地图、文字图表等武器丢在脑后,不少党报甚至在改革中把美编室、漫画记者“删繁就简”了。如今,互联网飞速发展、新媒...  相似文献   

5.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有人说是进入了“汽车时代”,有人说是进入了“高科技时代”,从人文的角度看,还可以说是进入了“互动”时代,这个时代是以互联网的诞生和发展为主要标志的。互联网凭借强大的“交互”功能给传统媒体的生存带来了强大的冲击和挑战。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全民记者"时代已经成为一股势不可当的潮流,它正在逐步改变着人们对于记者这个角色的认知。本文围绕"全民记者"时代是否需要存在名记者这一问题,依次从"全民记者"时代的到来、"全民记者"时代名记者存在的必要性和名记者需要具备的素养三方面进行梳理和归纳。  相似文献   

7.
柴华 《军事记者》2010,(5):52-53
当体育记者已有7年,但采访温哥华冬奥会,对我来说仍有很多“第一次”的采访经历,比如第一次出国采访国际大型综合运动会、第一次独立采访奥运会等等。然而19天的冬奥会采访结束后,让我印象最深刻、收获最多的,却是自己作为一名文字记者第一次“兼职”体育摄影的尝试。随着报纸迈人“读图时代”。占报纸记者较大比例的文字记者在采写稿件的同时盒起相机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个大环境下,  相似文献   

8.
黄宏 《青年记者》2020,(1):32-34
2019年下半年,湖北日报高级记者张欧亚比以前忙了很多。他频频受邀登台讲述时代楷模张富清老英雄的采访故事,呈现这个典型人物事迹发掘的过程,阐述其重大的时代意义。张欧亚是张富清这个重大典型人物首发报道的三位记者之一,而他主创的《你是一座山》这篇新闻综述则被看作张富清报道的巅峰之作。这不是张欧亚第一次这么受关注。  相似文献   

9.
《报刊之友》2010,(6):20-21
樊云芳(1945年5月-),女,上海人,著名记者。“还在大学时代,我就做着记者梦。这个梦萌生于一篇振聋发聩的报道——《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那时她想,“要是我今后能当一名记者,并写出一篇这样震撼人心的报道来,这一生也就不算虚度了。”  相似文献   

10.
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道理很简单:记者排除万难写成了一篇批评报道,被批评者或抓住报道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形容词,说你报道失实,黑白颠倒;或捏造事实、编就故事,说你这个记者有“作风”问题,兴许是哪一个“铁哥们”派来的,往你身上泼一桶脏水。“身正不怕影斜”,记者既然敢揭丑,也就不怕什么了。麻烦的是,如今有的法院轻易受理“告记者”案,使记者或新闻单位的领导不得不  相似文献   

11.
苏红 《今传媒》2011,(9):51-52
我国的新闻在经历了政府新闻时代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以"民生"为主的民生新闻时代,近几年又跃起了以"公民"为主的公民新闻时代。公民新闻风起云涌,新闻专业主义也面临着更大挑战。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新闻"时代之差异性变化。指出"公民记者"已经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媒体符号。应当更好的发挥职业记者及"公民记者"的作用来完善社会新闻,更好的为党、政府及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2.
记者最恨“告记者”的人。道理很简单:记者排除万难写成了一篇批评报道,被批评者或抓住报道中的某一句话、某一个形容词,说你报道失实,黑白颠倒;或捏造事实、编就故事,说你这个记者有“作风”问题,兴许是哪一个“铁哥  相似文献   

13.
传媒进入分众传播时代,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形式更加多样化,单纯靠专业记者的采访报道,已让人感觉有些“不过瘾”。一些网民对热点事件有强烈的“表达欲望”,对“目击”、“亲历”等报道形式有浓厚的兴趣。随着互联网Web2.0技术日臻成熟和广泛应用,给网民提供了一个更具个性化的展示平台,使他们有条件、更方便地运用这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看法,满足自已的欲望。  相似文献   

14.
唐玉  王育欣 《新闻传播》2022,(15):49-51
我国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化,舆情课程设置的呼声高涨,已然成为全社会表达利益诉求的一种趋势。各方纷纷表达观点和要求,在这个每个人手机都可成为摄像机、人人都是记者或是编辑的“大众麦克风”环境中,不可避免地转入了“众声喧哗”的新媒体时代。在这个时代,社区内开设舆情课程,目标就是提升居民使用媒介的能力素养,为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原动力,为最终全面实现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体系提供有力支撑。本文基于社区教育舆情课程的开创性研究为重点,分析这一课程设置的目标定位和相关课程建设,以期为舆情课程在社区教育中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新媒体更强调记者责任和舆论引导力如今,微信、博客等新媒体信息越发活跃,每个个体不仅可以经济便捷地接收获取信息,也可以经济快捷地以多种方式制作传播信息,参与新闻生产,进行“信息传播”。“草根新闻”弥补了传统媒体时效性欠缺、新闻资源有限等缺陷,也开始“使大众媒体时代让位于个人和参与性媒体时代”。但,这之于当下的记者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似文献   

16.
记者挨打的原因很简单.在极左型专制时代,记者不会挨打,那时记者都是宣传干事,要你朝东你就朝东,要你朝西你就朝西,彻头彻尾的驯服工具,所以,人家不屑于打你,犯不着打你,你根本就不是一个力量.  相似文献   

17.
刘星 《新闻实践》2014,(10):86-87
随着微博的异军突起,“微”字大热,“微时代”、“微传播”、“微电影”、“微评论”、“微情书”、“微投诉”……一时间,似乎只有你想不到,没有“微”不了。“微新闻”也成了一个新锐词语,并经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审定,入选年度新词语,收录到《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中。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传播时代,微新闻是报纸满足读者的浅阅读需要,增加报纸信息量,再造报纸在新形势下的新魅力、新优势的竞争“利器”。  相似文献   

18.
“只要有宽带,只要你有雄心,不管你在哪里,都不会边缘化。竞争的立足点变平等了,小虾米和大鲸鱼可以平起平坐了。”以博客为代表的“Web2.0”浪潮正在给社会经济、生活方式以及消费观念带来深刻变化,这也是《时代》周刊将网民选为2006年度人物的缘由。  相似文献   

19.
"读图时代" 摄影记者的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勇 《新闻知识》2003,(1):37-39,42
以图像信息传播的平面传媒形式,使读者快捷地获得最直观地视觉刺激。把这个看图像比看文字快得多的时代称作“读图时代”。它产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瞬息万变的现代化社会的需要。它的到来得益于我同当代以蒋齐生等老一辈新闻摄影工作者的高瞻远嘱和为此所付出的努力。从1990年“银川会议”开始,他们极力  相似文献   

20.
李海燕 《青年记者》2006,(19):19-21
张刚是2000年参加工作的一位青年记者,从走进齐鲁晚报那一天起,就扎进胡同社区“走千街巷进万家门,忠实记录百姓酸甜苦辣”,以笔墨体察民情民意,用镜头反映群众心声,写出了一批反映时代本质、反映人民心声、反映真实生活、鼓舞人民斗志的好新闻作品。在采访中,他不怕困苦,坚持新闻职业精神,清正廉洁,严守法纪,以自己高尚的道德操守、良好的职业形象赢得人民尊重,从一名“胡同记者”成长为市人大代表,从而引发出“张刚现象”——以实际行动践行“三项学习教育活动”要求,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做一名让党和人民信赖的记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