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人是抗战时期的一个重要阶层.中国共产党基于五四以来中国新文化运动发展的历史经验,正确认识文化人的阶级属性和阶级分层,充分肯定文化人在抗日民族文化统一战线和文化抗战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文化人的特点,中国共产党制定团结、尊重、教育、改造的政策,极大地发挥了文化人文化抗战的优势,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在抗战的实践中...  相似文献   

2.
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提出并坚持正确的抗战路线,领导八路军、新四军和根据地军民浴血奋战,成为抗日战争的中坚力量;以民族利益为重,捐弃前嫌,推动国共合作,建立并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和团结以中间势力为主的各阶级、阶层力量共同抗日,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的胜利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真正代表了中国各族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国最先进的政党。  相似文献   

3.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历史经验黄昌西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一次全民族抗战。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是全民族团结抗日的核心。没有第二次国共合作,就没有全民族的团结抗日,也就不会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站在民族解放斗争的前沿,指引着全民族抗战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民党消极抗日,致使国家政治、经济更加腐败落后。中间党派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小资产阶级的利益,成为抗战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伟大的抗日战争,对于中国各党派是一次大检阅。它检阅了哪些党派代表人民,代表进步,哪个党派将最终赢得人民,赢得胜利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进行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是近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的时候,对国共合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经验作一探讨,是有意义的。第二次国共合作,是在中日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和当时全国抗日救亡运动迅猛发展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国共合作取得抗战胜利的基本经验,我想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抗日的政治团结和民主改革;一是抗日的军事联盟和两个战场的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6.
今年是抗日战争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四十周年。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战,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此,中共中央党校、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全国党史研究会于8月19——24日,在北京中央党校举行了抗日战争胜利四十周年学术讨论会。来自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六百多名党史、理论、历史工作者参  相似文献   

7.
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面对日本的侵略,它率先举起了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旗帜,并从民族大义出发,促成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进行全国性的抗日战争创造了必要的前提。其次,它制定了全面的全民族抗战的路线即人民战争的路线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为坚持抗战、争取胜利指明了方向。第三,它直接领导人民军队深入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敌后游击战争,建立和发展抗日民主根据地,从而使人民军队“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主力军”。第四,它组织和推动了国民党统治区的抗日民主运动,对于激发大后方人民的爱国民主意识、坚持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支援抗战前线发生了重要的作用。第五,它还为坚持、巩固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进行了坚持不懈的努力。正是由于有中国共产党作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才能够成为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赢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新桂系首领白崇禧提出过“全国总动员”、开展“全面抗战”、“积小胜为大胜,以空间换时间”、“以游击战配合正规战”、“独立自主”的抗日外交等一些有见地的抗日战略和战术主张,对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文章就白崇禧的抗日战略思想进行初步探讨,以此纪念国民党爱国将领为祖国的抗战做出的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9.
由于东江地区特殊的历史传统、特殊的地理位置,特殊的阶级状况、经济状况和中国共产党在东江区域打下的基础,决定了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东江纵队在抗日战争时期独具的创建特点,东江抗日根据地和以东江纵队为主体的军民共同抗战壮举,在中国抗战史上乃至整个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历史上都显示了独特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0.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坚持独立自主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处理党派关系特别是国共关系的思想原则和根本指针。这一思想提出于抗战初期,形成于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在抗日战争中得到全面贯彻。这一思想所体现出的一系列真知灼见对于保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顺利健康发展、抗日战争的胜利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中,由于山西特殊的地理位置、军事和政治地位以及经济条件,因此处于全国抗战的战略重心地位,并成为敌我双方争夺的主要战场,许多影响抗战全局的重大历史事件都发生在山西。山西是领导和指挥华北抗战的中共中央北方局和八路军总部的所在地,是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游击战和抗日根据地的策源地,是实行全面抗战的支撑点和出发地,因此山西在推动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抗日战争期间,以李宗仁、白崇禧为代表的国民党新桂系地方军阀集团,为了民族及自身双重利益关系提出并实施了“焦土抗战”。这对于团结民众、抵御外侮,振奋民族精神,保卫民族安危发挥了积极作用。也为抗战胜利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由于新桂系的阶级本质决定了“焦土抗战”的口号及实施都打上了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烙印。因而新桂系“焦土抗战”的整个过程都贯穿着扩大实力、积蓄力量,与蒋介石分庭抗礼,一争天下的精神。因此新桂系的抗战显现出既坚决又畏缩,既顺应历史潮流又瞻前顾后的有限度的抗战现象。以此达到既抗日又倒蒋、最后问…  相似文献   

13.
60年前的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100多年来反抗外国侵略的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关系国家存亡的反侵略战争中,国共两党分别领导的两个战场,在中国抗战的统一体中,是既互为依存又相对独立的,它们都为抗战伟业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应指出,中国共产党以其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坚韧的牺牲精神,以其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战略方针,成为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毛泽东把抗日游击战争提到战略地位,使之在抗日战争发展的三个阶段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事实表明,敌后解放区军民的艰苦奋战,无疑对坚持长期抗战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中共始终把打败日本侵略者和建立新中国作为这个时期的两大战略目标,在抗日战争中实现了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抗日战争促使中华民族大觉醒、大动员,正是这种觉醒和团结的力量,使抗日战争成为中华民族从百年衰微走向新辉煌的一个重要起点。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在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全民族的抗战。抗战期间,举国上下社会各阶级、阶层、各界各族同胞、各党派团体、爱国人士、海外华桥,同仇敌忾,共赴国难,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进行了英勇的斗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在  相似文献   

15.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了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日战争.在抗战之前和抗战之初,中国共产党在华北地区坚决贯彻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团结一切可以抗日的党派和阶级,准备和推动了平津抗战和华北抗战.八路军开赴山西前线,坚持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严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11月上旬忻口、太原失陷后,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基本结束.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和持久作战的正确方针,推动了敌后抗日游击战争的发展,开创了华北抗战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上层小资产阶级的中间党派,站在爱国的立场上坚持抗日,积极提出各自的抗战主张,对推动全民族的抗战,为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全国性抗战初期和后期,外国记者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陕甘宁边区及其他抗日根据地进行了深入考察,记述了八路军、游击队强大的战斗力及全民战争动员的伟大力量,报道了抗日根据地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方面史无前例的成就。这些报道让公众了解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艰苦抗战的事实真相,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主流地位,并预测了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胜利的前景。  相似文献   

18.
为了适应抗日战争需要,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这个政权是当时全国政权组织的楷模,对以后的政权建设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文章通过对当时“三三制”政权特点、性质、政权组成原则以及党和政权的领导关系等问题的论述,揭示了党如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如何体现民主集中制和这种民主政权对于党团结和领导各阶级、各阶层的抗日力量,发展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争取抗战胜利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党实行这种民主执政方式所留下来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根据全国的抗战要求和桂系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对桂系的统战工作,与桂系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推动了抗日救亡活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全面建立,为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这两个政党的抗日战争出发点与目的是不一致的,因此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抗日战场,即:中国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它领导的正面抗日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与相应的敌后游击战场.这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都曾经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但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抗日战场的人民战争.抗日战争一开始,“我们共产党人就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两条路线:或是人民的全面的战争,这样就会胜利;或者是压迫人民的片面的战争,这样就会失败.我们又指出:战争将是长期的,必然要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努力,最后胜利必归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