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资溪县马头山乡岭村小学六配套齐全.2.弋阳县烈桥乡政府把实施义务教育法列人重要议事日程,右图为该乡领导向省教委组织的部分县市教育局长暑期考察团介绍校园.资溪县马头山乡山岭村小学“六配套”齐全。 2.弋阳县烈桥乡政府把实施义务教育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右图为该乡领导向省教委组织的部分县市教育局长暑期考察团介绍校园“六配套”建设情况,左图为在绿树环绕中的烈桥中学校园新姿。人民教育人民办 千秋伟业今人创——全省修建中小学、幼儿园校舍剪影  相似文献   

2.
不确定型层次分析在斜拉桥状态评估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大跨度斜拉桥的安全运营,保证桥梁的使用寿命,采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对桥梁的状态进行评估.介绍了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和应用对象,在众多计算区间数判断矩阵的方法中,经过对比分析选用了最优传递矩阵理论,因为其计算结果精确可靠.以哈尔滨松花江斜拉桥为背景桥,利用不确定型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该桥状态评估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确定了评估指标的权重并通过计算得到该桥最终的状态评估值,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实用性.这种评估方法的应用将会为大跨度斜拉桥的养护管理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某鱼腹式连续箱梁桥静载试验的方法、内容和实际加载方案,为检验该类桥的静力性能,对跨径为30 m+48 m+30 m的某鱼腹式箱型截面连续梁桥进行静栽试验.测试了结构的应变(应力)、挠度等,并将实测值与有限元计算的理论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应变与挠度测试结果与理论数据相符,应变校验系数在0.60~1.00之间,且卸载后无残余变形,该桥承载力处于安全的状态.  相似文献   

4.
简要对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桥型和结构尺寸的选择、设计以及结构受力分析进行了介绍.大桥采用主跨为85 m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刚构桥,主梁采用单箱单室变截面箱型梁,配置三项预应力体系,下部结构采用矩形薄壁空心墩,钻孔桩基础.通过对该桥进行结构分析,桥梁各部分均满足规范要求,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能.总结该桥的设计要点,为其他同类桥梁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云南某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桥主梁竖向开裂,对该桥采用张拉体外预应力钢绞线进行加固.为验证加固效果,对6#跨在加固前、后进行静载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加固前,L/2截面梁底应力及挠度校验系数均大于1,判断该桥承载能力不满足公路Ⅱ级(JTG D60-2015)荷载要求.加固后,L/2截面梁底应力及挠度校验系数均小于1,T梁抗裂性及刚度显著提升,在试验荷载作用下,体外钢绞线与T梁能够共同协调受力,桥梁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荷载要求.荷载试验结果显示该桥加固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Midas2010对某连续钢箱梁桥进行减隔震动力分析,HDR隔震橡胶支座简化为双线性恢复力力学模型.采用动力时程分析法对该连续钢箱梁桥按现行规范进行计算,发现通过应用HDR隔震橡胶支座,减隔震效果良好、实现了结构优化设计,确保了工程项目的安全、适用、经济、环保、耐久.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进行有效的监测,确保其运营安全,以东莞市大汾北水道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Midas Civil对该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介绍了该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系统集成及总体框架流程、监测内容、监测点布设方案及各大子系统的功能和数据远程传输组网方案。最后,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实测数据,对该桥运营状态进行了安全评估。结果表明:该桥总体受力和变形量值不大,均小于理论计算值,处于正常的范围;桥梁总体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钢管混凝土系杆拱桥进行有效的监测,确保其运营安全,以东莞市大汾北水道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基于Midas Civil对该桥进行了有限元分析,介绍了该桥健康监测系统设计的指导思想、系统集成及总体框架流程、监测内容、监测点布设方案及各大子系统的功能和数据远程传输组网方案。最后,基于在线监测系统实测数据,对该桥运营状态进行了安全评估。结果表明:该桥总体受力和变形量值不大,均小于理论计算值,处于正常的范围;桥梁总体处于安全、可控的状态。  相似文献   

9.
我国古典诗词中的意象群丰富而博大,桥作为其中之一,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在众多历史名桥意象中,诗人以桥的历史现实意义为依据,赋予桥意象不同的情感意蕴.通过着重分析四个较为突出的历史名桥意象.即朱雀桥、二十四桥、灞桥和断桥,读者从中可以窥见其展现的吊古、感时、怨别、爱恋等情感体验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10.
有一类氧化一还原反应,在同一反应物(该反应物为化合物)中,有两条化合价升高(或降低)的桥线.在配平这类反应时,这两条桥线上乘以的数必须相同,否则无法确定此反应物分子式前面的系数.我在教学中,运用解一元一次方程式来进行配平,速度快,效果好.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