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秦朝南海郡龙川县令赵佗趁秦未天下大乱之际,拥岭南自立,号“越武王”,建南越王国。关于赵佗和南越王国,涉及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又众说纷纭。本文拟就南越政权兴亡的历史原因、赵佗及南越王国的历史地位进行初步探讨,乞教于各位师长及同行。  相似文献   

2.
南越王赵佗是在岭南实行封建割据,建国称王的第一人.《史记·南越尉佗列传》是记录此史事的最早记载.因而,它是我们研究南越国历史的重要文献材料.余积年有志于南越国史之探索,仅就管窥之见,对此列传略作笺证.  相似文献   

3.
楚地人陆贾.以门客的身份追随刘邦平定天下,能言善辩。他先后两次出使南越。游说南越王赵佗去帝号,不得僭越;劝说刘邦逆取顺守,文武并用;刘氏岌岌可危时,以“天下安,注意相;天下乱,注意将”劝说丞相陈平与太尉周勃“将相和”,斩除诸吕。  相似文献   

4.
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和范晔的《后汉书》都提到"外臣"和"属国"两个名词.和后世所称的外国臣民与附属国有所不同.它们在汉代的历史中有特殊的含义和重要的内容,值得我们去探讨.先谈"外臣"问题.对"外臣"问题讲得比较清楚的,莫过于与南越有关的材料.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南越已成为秦的郡县.到了秦末汉初,南海郡的龙川县令赵佗发展势力,独立称王.西汉朝廷承认这种现实,于汉高帝十一年  相似文献   

5.
秦通南越_新道_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始皇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后,为了巩固统一,先后开辟了从首都咸阳通往各地的道路.始皇二十七年(前220年),开始修筑驰道,“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汉书·贾山传》)三十五年(前212年),开始修筑九原直道,“除道道九原,抵云阳,堑山堙谷,直通之.”(《史记·秦始皇本纪》)从关中通西南夷,“秦时,常頞略通五尺道.”(《史记·西南夷列传》)至于秦与岭外的南越的交通,则有“新道”.《史记·南越尉佗列传》云:“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语曰:……吾恐盗兵侵地至此,吾欲兴兵绝新道”.这里所说的“新道”,据索隐引证乃“秦所通越道”.任嚣死,“佗即绝秦所开新道,聚兵自守.”(《通典》卷一八八《边防四·岭南序略》)顾祖禹认为,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年)才征发治狱吏不直者“筑南越地”.(《读  相似文献   

6.
<正>赵佗(?-前137),真定人,今河北正定人。他是秦末汉初南越国的国王。南越,相当于今天的岭南、两广一带。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在这里设置了桂林、南海、象郡三郡。赵佗任南海郡的龙川令。秦二世时,陈胜、吴广起义,烽烟四起,秦朝政权风雨飘摇。时任南海尉的任嚣病重,他把赵佗召到床前,表达了趁秦朝大乱,依靠南越地理优势建国的想法。并让赵佗代理他行使南海尉的职权。不久,任嚣死去。  相似文献   

7.
秦朝末年秦将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南越王国。这个地方政权前后共传了五代,历时近百年之久。南越王国存在的年限属西汉前期,它与西汉王朝关系如何呢?拙文试根据有关史料加以论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顺应历史潮流,首次建立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从而结束了春秋以来诸候割据称雄的局面。这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大的深远的历史意义。然而秦朝建  相似文献   

8.
藏族社会历史的发展,离不开畜牧业文化的发展。研究藏族历史文化的根基,必然要从畜牧业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中探索其活动规律,从而更加深入地去分析、研究其丰富多采的文化内涵。一从《敦煌本吐蕃历史文书》记载的大量事实中可以看出,以悉补野部族为主体民族而建立起来的吐蕃王朝是如何建构畜牧业历史文化的。其中,行冬、夏会盟制、征收“牛腿税”、“行牧区大料集”、“征调腰茹牧户大料集”、“划定夏季牧场和冬季牧场”、“征四茹牧场之大料集”,并  相似文献   

9.
秦汉之际对岭南地区的开发 ,赵佗起过不可忽视的作用。他“和辑百越”所采取的一些措施 ,弥合了汉越之间的民族伤痕 ;他把先进的中原文化和生产技术带入岭南 ,促进了岭南经济的开发和汉越文化交流与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赵佗经略岭南的经验 ,后世帝王在处理民族矛盾和协调民族关系时 ,也多所采纳。  相似文献   

10.
汉苍梧郡为汉武帝平南越后所设。南越苍梧秦王降汉后,汉武帝以其旧有辖地为基础设立汉郡,故其郡名为“苍梧”。而南越苍梧王之“苍梧”国号很有可能因地处南岭之北的旧泰苍梧郡而得名,南越国以“苍梧”为号设立藩国,遥领汉长沙国之地,这是当时南越与汉长沙国之间尖锐矛盾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人口分布 达斡尔族是我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人口较少,只有121357人(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聚居在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中以内蒙古的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鄂温克族自治旗,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市区、梅里斯达斡尔族区、富拉尔基区为主要聚居区。 族称与族源 “达斡尔”是 达斡尔族的自称,历史上曾有“达胡尔”、“打虎儿”、“达呼尔”等不同的称呼,建国后根据本民族的意愿统一定名为达斡尔。“达斡尔”之名最早见于元末明初。根据有关文献记载、传说以及达斡尔族的语言、地理分布、…  相似文献   

12.
作为重要的历史人物,赵佗南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关于赵佗南下的历史地位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目前也尚存争议,但总体而言,认为其是南下干部第一人的居多,无论是对赵佗评价的分裂论还是肯定论,赵佗的历史影响大,其历史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赵佗南下做出了巨大的社会贡献,主要体现在人文、政治、文化、客家民系、民族融合等方面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一、历史的回顾在介绍50年来(1949-1999年)中华民族史研究概况之前,有必要回顾一下过去对于这一学科进行研究的历史。过去的史书,从司马迁的《史记》开始,到《清史稿》为止,全都是国家史、王朝史,其主要内容都是国家兴衰、王朝更替,从未出现过一本从民族角度来记载历史的史书。而且一直认为:华夏族-汉族就是中国,中国就是华夏族-汉族,在二者之间划等号。对于其他各.族的记载,在史书中长期处于陪衬地位。例如《史记》共130篇,对于匈奴、南越、东越、朝鲜、西南夷、大宛的记载不过6篇而已。影响所及,直到今天…  相似文献   

14.
对寺庙音乐的探究,是廓清以寺庙为单位的音乐文化“元系统”构成状态的必要环节。寺庙音乐作为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记载了区域人类宗教社会实践的历史和现状,更重要的是在佛教文化“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我国传统的民族文化精神、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成果,被寺庙文化生态循环系统悄然吸纳,并在寺庙文化生态循环中得以继承、得以改造、得以保护,长久储存至今,等待勤耕于民族文化园地的人们去发现、去挖掘,拂去历史的尘埃,让优秀的传统文化作用于区域人类时代文化发展的需求,作用于民族文化精神的重塑。  相似文献   

15.
一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有区别于其它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信仰,并通过婚丧礼仪和衣食住等方面的特色而表现出来。这些情况反映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现象,是我们考察、研究一个民族历史的重要方面。契丹族是由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鲜卑族发展而来的,主要活动在大兴安岭南麓,辽河上游的西拉木伦河和老哈河流城,是一个以游牧为生的民族。自契丹之名始见于《魏书》,到契丹贵族耶律阿保机领导建立辽王朝,大约经历了五百年之久,在这一段漫长的岁月里,有关契丹族丧葬方面的记载,一直是很少的。在《魏书·契丹传》中,仅有一条“嫁娶之际,以青毯为上服”婚事方面的记载。后在《北史·契丹传》中始有“父母死而悲哭者,以为不壮。但以其尸置于山树之上,经三年后,乃收其骨而焚之。”焚化时还聚众酹酒唱起:“冬  相似文献   

16.
神话、传说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透过一个民族的神话传说,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民族的发展历史,它不但向世人展示了古老的思维方式和表意方式.更向世人展示了人类生活尤其是历史记载甚少的女性社会地位的变迁。同时,羌族作为一个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神话传说所蕴舍的扑朔迷离的历史图景就更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从羌族民闷故事出发简单的分析了羌族女性的社会地位变迁。  相似文献   

17.
并存多元文化的互动关系,贯穿了民族史的整个过程。因而任何民族的地方势力、政治行为、经济走向、社会生活变迁,不仅取决他与中央王朝的关系,还将受制于各民族地方势力。明代黔中金筑安抚使自己“乞请”改流这一政治行为上的特殊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周边各民族地方势力存在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不将金筑安抚司纳入与之并存的民族关系网络中去进行综合分析就无法揭示其真实的历史过程。因此,复原了金筑安抚司的真实历史过程,可以提供一个民族史志研究与编撰的范例,可以较彻底的摆脱二元对立民族观对民族史志研究的干扰,澄清民族史志记载的偏颇与失误。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钱币、也是最早铸造钱币的国家。据史书记载,商汤王于公元前1767年开始铸造“铜贝”(今河南、安徽一带曾出土很多“铜贝”实物),而欧洲是在一千年以后,即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希腊人才制造了欧洲最早的钱币。中国的古钱币,品类之多,质量之繁,更是世界第一。数千种古钱币,作为历史的见证,能反映出民族的智慧,政治的兴衰,以及经济、  相似文献   

19.
答:公元40年,越南爆发了一次越南人民反抗我国汉朝封建统治的起义。领导这次起义的,是出身于越南貴族雒将的征側、征贰姊妹,因此越南史家也称此次起义为二征起义。四汉时期,汉朝封建統治者的势力已經滲入越南。公元前二世紀时(公元前207——111年),越南属于赵佗統治下的南越国。当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掉南越,将南越领土分置南海、苍梧、郁林、合浦、交趾、九真、日南、珠厓、儋耳九郡。在这九郡中的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即相当于今越南北部和中部地方。  相似文献   

20.
赵佗在秦末乱局中,不仅继承了南海郡尉任嚣的政治遗嘱,而且有所突破和创新,最终形成了岭南为本、大义为先的自备待变战略构思。赵佗运用这种战略思想,兼并岭南三郡建立了南越国,突破了南海郡一郡的立国范围;促进中原移民和当地越人的融合,扩大了南越国的立国基础;不奉秦朔,加速秦朝灭亡;不逐鹿中原,促进了西汉的建立;大义归汉,维护了天下一统。自备中,包含了许多科学治理南越的措施,待变中包含了很多审时度势作出科学判断的思考。自备待变战略思想的成功运用,是赵佗和南越国得以屹立于历史长河的基础,古诗中多有对其的正面评价。石家庄应大力宣传和发展赵佗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