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职业运动员管理权与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职业运动员是我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后体育产业化发展的产物。通过对我国职业运动员目前管理水平进行分析,职业运动员权利应该依靠相关法律来保证,规范我国职业运动员管理。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及数理统计法,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对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的再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在体育行业内实现再就业的比例较高且职业地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者最多;男性获得的职业地位优于女性;来自城市家庭者再就业状况总体优于来自农村家庭者;具有较高社会阶层背景者的职业地位优于较低社会阶层背景者;运动成绩较为突出者职业地位相对优越,但在同档次运动成绩获得者中,再就业的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程度较高者的职业地位优于较低者;不同项目退役精英运动员再就业的职业地位差异较大;伤病、残疾、较低的文化程度是导致退役精英运动员流入社会底层的主要因素,现行体制是造成再就业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3.
成绩资本和地位获得--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社会流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追踪访谈、多因素分析等方法,以我国优秀运动员群体为对象,探讨了成绩资本对于运动员地位获得的作用。研究显示,运动员的家庭背景与运动员从事的运动项目之间存在关联;内在动力、客观环境、物质保障和形态素质是影响运动员获取成绩的4大要素。在运动队中时间过长,将减少其退役后选择其他职业的机会。多数运动员的职业地位与其父辈相比得到了提高。是否拥有成绩资本决定着非运动员能否完成向运动员的跨越,成绩资本的数量与层次决定着普通运动员成为何种等级的优秀运动员,关系着寻找到何种新的职业。  相似文献   

4.
我国运动员群体的社会学管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业运动员是我国竞技体育的主体,是实现“奥运争光”战略的主力军。随着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特别是我国将主办2008年奥运会,运动员群体必将会引起社会各界和媒体更为广泛的关注。运动员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将会比以往更加密切。在这样一种新的环境条件下,从社会学角度探讨运动员的社会职业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运动员流动现象的经济社会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发展水平和体育训练体制角度探讨辽宁省运动员外流的原因。分析运动员的流动意识与途径,人才流动对运动员自身、流出地、流入地等的影响。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应是既能满足运动员“经济人”需求,同时又能实现其“社会人”的愿望。提出建立有偿转让机制、实现体育人才市场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献资料研究法,对国内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现状进行分析。处理教练员与运动员关系时,应以运动员为中心。讨论了教练员在运动队中应该是训练组织、管理、辅导、帮助、朋友的角色,并对今后两关系的处理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优秀运动员社会影响力的提高,引起人们对运动员社会责任的关注。优秀运动员的社会责任既可以是法律上的义务,也可以是伦理或道德范畴的义务或者角色定位。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主要体现着优秀运动员对社会伦理的回应,反映着优秀运动员对社会期望的实现。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有着深厚的法理基础,存在道德和法律上的依据。要使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实现,需要完善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的法制建设,主要包括加强优秀运动员社会责任的立法和执法、建立优秀运动员"利害关系人"的权利救济机制、建立优秀运动员履行社会责任的激励机制、提升优秀运动员的素养。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职业运动员体育经营风险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体育已逐渐市场化、产业化和法制化的今天,体育理论界仍缺乏对体育经营风险的分析与研究,体育人才培养机构也忽略了对体育工作者风险意识的培养,从事体育经营活动的管理人员普遍缺乏对体育经营风险与风险管理的认识。分析了我国职业运动员体育经营风险的种类,并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知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利用资料分析法、文献综述法收集整理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有关运动员形象的研究资料。研究发现,运动员形象研究在当前的研究领域中,由于体制、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其他个体或群体形象研究的那样普遍和深入。我国关于运动员形象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运动员媒介形象,随着体育赛事获得更多的关注;二是运动员形象权,从法律角度阐述和提出了知名运动员所区别于普通民众拥有的形象权,以及对这一权利的界定和保护。  相似文献   

10.
对我国运动员几个主要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我国运动员要由义务为本转为以权利为本,并对他们的公平竞争权、安全健康权、劳动经济权和文化教育权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90名赛艇、皮划艇运动员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大众健美操培训发现,短距离专项水平成绩未明显变化,但教练员、运动员和管理人员对跳健美操提高运动员协调能力、改善精神状态等主管评价较好.  相似文献   

12.
综合运用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资料收集等方法对我国残疾人举重国家队运动员进行研究.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均表明,心理因素对高水平残疾人运动员具有特殊意义,通过因子分析,在心理因素的37个维度上,筛选了10个主因子,通过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了残疾人举重运动员不同心理素质的判别方程模型,初步探索了构成残疾人举重运动员专项心理素质结构的三个主因子和16个维度.  相似文献   

13.
建立与完善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将直接影响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特点的分析,总结了当前优秀运动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建立和完善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性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访谈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对国家单板U型场地滑雪运动员陆训期间的伤病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显示:运动损伤受伤部位主要集中在腰、膝、踝关节;准备活动不充分、缺乏运动损伤知识和场地设施原因是造成运动损伤的三大因素;损伤多以扭伤、挫伤和突发性损伤为主。  相似文献   

15.
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我国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是由家庭地位、人际威信、团体地位、师徒关系、陌生人关系、异性队友关系、角色认知、角色体验、角色调节9个因素构成;2)根据结构方程原理,构建了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结构关联模型,发现该9个因素对运动员社会自我作用的直接效应大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其影响效应的大小分别为:家庭地位(0.58)、人际威信(0.64)、团体地位(0.67)、师徒关系(0.73)、异性队友关系(0.52)、陌生人关系(0.57)、角色认知(0.62)、角色体验(0.63)、角色调节(0.59),其中,师徒关系对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的直接效应最大;3)不同性别、不同运动技术等级、不同运动项目的专业运动员社会自我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不同性别、运动技术等级的运动员社会自我平均水平参数表并划分4个等级.  相似文献   

16.
建立和完善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险体系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经济学、法学等基本理论结合访谈问卷和调查的方法 ,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险体系进行了研究 ,并在此基础上 ,笔者试图构建运动员社会保险的经济分析框架 ,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以期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黄世席 《体育学刊》2011,18(6):22-26
随着兴奋剂制造技术的发展,传统的尿检和血检方法已经不能完全检测出某些新型的兴奋剂,因此国际体育界开始采用运动员生物护照技术,根据运动员生物生理指标的变化确定是否服用兴奋剂。该标准已经得到了若干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家的认可,也得到了国际体育仲裁院的承认。我国未来的兴奋剂检测可以考虑采用该标准,但要首先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充分保障运动员享有的隐私权、公正裁判权和公平听审权等基本权益的同时,也要对拒绝接受抽样或者错过抽样的运动员给予与兴奋剂阳性结果同等的处罚。尤其是对进行兴奋剂检测或者疑似服用兴奋剂的运动员,在裁决处理过程中要尊重其享有的基本法律权益,这是一般法律原则和国际人权法的要求,而不需要借助具体的法条。  相似文献   

18.
体育教育专业社会实践教育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检索、访谈、问卷调查,对体育教育专业社会实践的现状及在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进行了全面的了解。经比较,分析研究,对体育教育专业社会实践教育的意义、实现的根本途径以及建立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的社会实践教育体系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通过掌纹试验方法对武汉体育学院篮球少年甲组运动员进行皮纹测试,研究了少年甲组篮球运动员的掌纹特征。结果表明: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掌纹特征呈规律性分布;少年甲组篮球运动员的通贯掌纹出现率、屈肌线短和指三叉缺失均低于普通人群;Atd角小于其他项目的人群。  相似文献   

20.
以华东地区的复旦大学等9所普通高校的在校高水平运动员和近5年毕业的高水平运动员共491人为调查研究对象,了解到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中,超过八成的学生从事与体育无关的工作,没有学生在政府机关工作;近半数学生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工作,且半年内胜任工作;近半数学生依靠家长等亲朋好友得到工作;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是他们的就业竞争优势,英语水平低和计算机能力差限制他们的职场发展;在校生期望的薪酬高于毕业学生的实际薪酬;在校生期望的工作地区与毕业学生实际工作地区相一致,近七成学生在华东地区就业,无学生在西北地区就业;选择工作单位时,已毕业学生首选工作单位发展前景,其次是个人发展空间;在校生则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