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鸦片战争遭受列强侵略开始,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灾难和危机。经历清末民初政治风云之后,孙中山丰富发展了三民主义,其民族复兴思想愈益成熟完善,其内涵主要包括:实现国家独立和民族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首要前提;实行民主建政,为国家的强盛和长治久安建立制度保障;发展实业,振兴经济,为国家的兴盛和强大奠立基础和根本。这些思想主张,构筑了近代中华民族复兴的理论基点。作为孙中山革命道路的继承人,中国共产党超越了这些思想,在理论和实践上更进一步推进了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  相似文献   

2.
民族复兴是近代以来各派、各界的最大公约数,但各派、各界对民族复兴的话语表达有着不同形式,呈现为政治话语、学术话语与公共话语等重要形态。民国时期的政治人物分属进步、中立与保守三大阵营,他们对民国政治秩序有着不同的设计与考量,相应地其民族复兴政治话语也承载了不同的政治诉求:国民党将中华民族复兴论"塑造成带有国家意识形态性质的霸权话语",形塑对现有政治秩序认同的政治意图鲜明,共产党人对民族复兴话语的使用一度有所批判、后作了调整,国社党最为热衷于使用"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且有自身的特色。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危机日趋深重的背景之下,有着强烈的民族情怀、救国关怀的学人们,自觉地把民族复兴议题纳入到各学科知识体系与话语体系;民族复兴学术话语,对提升近代中华民族复兴思想的学理性、科学性,对夯实该话语的学术根基并引领民国学者的学术关怀,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民族复兴"话语体现了中华儿女的共同的期盼,易在公共领域引发社会公众的情感共鸣、心理共鸣,以《复兴月刊》为代表的民族复兴公共话语,带有公共话语的一般特点,如多元性、互动性、开放性、即时性。民族复兴的三类话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议题相同,取向有别;目标同向,途径不相互交织,相对区隔。  相似文献   

3.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以及由此而造成的中国割地赔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巨大灾难。这场灾难不仅使早已存在的民族危机变得日益严重起来,同时也促进了"中华民族复兴"之思想的孕育或萌发。正是以甲午战争为契机,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梁启超提出了"少年中国"、国粹派提出了"古学复兴"等具有民族复兴思想内涵的口号、梦想和主张,这些口号、梦想和主张涉及到民族复兴的主体、民族复兴的目标、民族复兴的力量和民族复兴的途径等有关民族复兴的重大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思想意义。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孙中山、梁启超和国粹派并没有明确使用"民族复兴"一词,并把它与"中华民族"结合结起来,从而清晰地表达出"中华民族复兴"的思想涵义,这也是我们把他们提出的口号、梦想和主张称之为"‘中华民族复兴’思想之萌发"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于舒萍 《职业圈》2014,(2):18-18
中国梦最基本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意味着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也意味着要建设强盛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与美丽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包含着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也必然会由中华文化来驱动、来支撑、来引领。大庆油田企业的文化建设也应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不断的创新,创造出油田企业文化建设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中国梦"的时空背景下,对外传播从来都不是孤立的,它与中华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梦想息息相关,长久以来一直塑造着外部世界对现代中国的国家认同。一、对外传播的时空背景1925年,中国依然身处动荡的深渊,鲁迅先生在一篇  相似文献   

6.
<正>201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两年来,"中国梦"由一个新词、一个新概念,逐渐成为凝聚中国奋进的精神力量,成为新一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和实现民族复兴的话语体系,并在国际舞台上产生反响。本文以新浪微博为平台,借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从民众层面探讨"中国梦"话语体系的特征,挖掘"中国梦"话语传播的  相似文献   

7.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五四运动虽已过去百年,但五四精神却从未远去,今天纪念五四运动就是要继五四之过往而开中华之未来。一百年前,国家危亡,中国青年们以身作则,为挽救中华民族而挥洒青春热血。新时代召唤新担当,一百年后,当代青年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必须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掌握过硬的本领,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在新时代继续弘扬五四精神,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之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习近平总书记精彩描述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这一重要论述明确了中国梦是国家、民族、人民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同一个梦。国家电网公司顺应时代潮流,提出“中国梦国网情”,是“中国梦”在国家电网的自然延伸与实践。作为国家电网公司的一员,我们始终致力于推进“两个转变”,创建“两个一流”,为实现和谐美丽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拥有上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优秀的精神文化遗产。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可以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良好的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可以不断升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在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们需要积极吸收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将其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中,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11.
辽宁是共和国的长子,是见证了中华民族由苦难走向复兴的地方。本文通过全面深刻地挖掘辽宁红色文化的爱国主义教育价值,追溯红色历史,诠释爱国主义的民族文化根脉;揭示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发展动力;展现新时代辽河儿女的精神风貌,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爱国主义教育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时代新人的培育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培育时代新人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为其提供文化滋养,为此,应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注重德行,以德修身;注重家庭,营造良好家风;热爱祖国,家国情怀;心怀天下,勇于担当。  相似文献   

13.
辛亥革命百年对外报道的思路在于,重点突出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历史地位,突出辛亥革命点燃了“振兴中华”、“民族复兴”的火种,突出辛亥革命精神在21世纪的历史传承,突出两岸和平发展、实现和平统一的重要内容。在回顾历史的同时,要关注辛亥革命给今天的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展现100年后的今天,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辛亥革命先贤们的理想得以传承和实现,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民族正迈向民族复兴的光辉道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八大确立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蓝图,为对外传播工作指明了战略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这一宏伟目标,全面提升对外传播工作水平,须进一步认清中国国际传播面临的整体形势和战略趋势。  相似文献   

15.
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也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强大精神力量。红船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高度一致性,都具有一脉相承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属性、共同的精神内核和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用红船精神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深入挖掘研究,积累文化资源;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文化氛围;开展日常活动,形成有效载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磅礴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6.
<正>企业不仅是产品的生产者和服务的提供者,也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和推动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谱写人民美好生活新篇章的伟大历程中,企业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还肩负着日趋重要的文化责任。  相似文献   

17.
建党90周年的宣传报道是新华网今年报道任务的重中之重,向海外受众展示好我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断探索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的发展模式,成为新华网在建党90周年对外宣传报道中肩负的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8.
张飞 《现代企业文化》2023,(34):109-112
文章主要探讨了以党建带团建促进新时期共青团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分析党建工作与团建工作的内在联系,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措施和方法,旨在推动共青团在新时期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19.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国家和民族的象征,黄河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包括黄河流域自古以来积淀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艺术、科技、教育和人文等多个方面的内容,积淀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基因,彰显了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气质和特色,凝聚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在新形势下,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对实现伟大复兴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敦煌艺术既是中华传统艺术的典范,又是全球交往和全球化的产物。"在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冲击下,对敦煌艺术创新应用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不仅可以为缓解敦煌文化老化趋势、复兴敦煌文化提供一些建议,同时更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使壁画摆脱传统的标志性符号,不再仅仅是视觉欣赏的旅游产品,进一步发掘其核心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血脉传承的印记,进一步弘扬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