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8 毫秒
1.
为了深化高等学校理科教育改革,使之更好地适应我国经济建设的实际需要,今年三月份,国家教委与辽宁省教委联合组织调查组,分赴沈阳、大连、鞍山三市进行理科人才使用情况和社会需求调查的试点工作,我校有干部、教师共四人参加了调查活动。在此基础上,五月份,为贯彻国家教委高教二司《关于认真做好部分高等学校理科教育改革座谈会准备工作的几点意见》,我校成立了由副校长任组长的理科教改领导小组,几个理科系(专业)再次组织专人,采取问卷调查,跟踪调查、邀请部分理科毕业生回校座谈等方式对我校理科毕业生的使用和社会需求情况作进一步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初  相似文献   

2.
技校毕业生忧思种种●唐福康无忧无虑的技校生活即将结束,面对毕业分配,这些未来的技术工人心理上出现了难以排解的忧虑,不再象以前那么单纯,开始面对现实,考虑自己的出路。在毕业分配上心情复杂,情绪上或得意或失落,或安静沉稳或焦躁不安。笔者通过调查部分毕业生...  相似文献   

3.
学生档案转递中的问题与对策刘化英及时、准确地做好毕业生档案转递工作,是做好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应当引起毕业分配主管单位和接收单位领导的高度重视,据笔者调查了解,我校往届毕业生中有不少人来信或来校询问档案下落。由于个人档案下落不明;致...  相似文献   

4.
关于毕业生派遣情况的调查与思考辽宁省毕业分配办公室张丽佳,石卫红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时期,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的派遣工作越来越显得紧迫和重要。这不仅关系到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能否发挥所长,真正成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生力军,而且也关系到中央、...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教育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也在逐步改革,这些改革必然在毕业生的思想上引起许多反响,给我们提出了一些新课题,需要及时去研究、去探讨、去解决。因此,两年多来,我校多次召开应届毕业生座谈会,就学生的思想状况、对毕业分配的态度、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的想法等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分析,要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分配工作。现将调查情况与分析分述如下:一、毕业生对大学生活的回顾。(一)对大学生活的自我评价  相似文献   

6.
毕业生心态种种华中师范大学胡向敏当春姑娘悄然无声地逝去的时候,学子云集的大学校园里,毕业分配便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门话题。在市场经济大潮的猛烈冲击下,传统的毕业分配制度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毕业生的心态有以下几种:不知所措型。择业意向不...  相似文献   

7.
毕业研究生选择职业,用人单位进行考核、择优录用,这种将竞争机制引入研究生毕业分配工作之中的“双向选择”,对于打破以往全封闭、行政化的统分统配,对于加强毕业研究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相互了解,对于培养单位掌握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的需求情况,对于促进教育改革和用人制度的改革,无疑有着一定的积极意义。但随着形势的变化,在实施这一毕业分配措施的过程中,曾有一个时期由于对我国政治体制与经济体制的改革缺乏正确、全面的认识和引导,试图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逐步过渡到人才市场,从而建立一种国家不包分配、毕业生完全自谋职业全商品化的分配模式。这种想法和作法都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论当前大学毕业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高校毕业分配制度改革后,给毕业生的择业心理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文章试图通过分析在毕业生中较易出现的择业心理问题,找出缓解和消除毕业生不良择业心理的办法.  相似文献   

9.
本文试就成人教育毕业生档案丢失、损坏原因及对策谈点个人看法。由于成人教育毕业生往往不像普通高校毕业生那样牵涉到毕业分配,造成有关单位及个人对成人教育毕业生档案不像对普通高校毕业生档案那样重视,没有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或不通过组织人事部门转递档案;或...  相似文献   

10.
我看毕业分配王文言毕业分配对于每一个毕业生来讲,都不是一件小事情。在过去国家统包统分时期,毕业生个人没有选择单位的权力,学校根据个人的平时表现和学习成绩来决定每个人将来的工作岗位。如今,改革的大潮冲击着中华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教育阵地上也不例外,于是毕...  相似文献   

11.
试论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的毕业分配,是联结学校与社会的一个重要环节。自从1987年暑期高校毕业分配中出现“退人”现象以来,毕业分配问题引起了教育界人士极大关注。人们认识到,高等教育亟待改革。这个改革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而且关系到高等教育如何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探讨我国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的改革,实属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2.
目前,毕业分配已经成为大学生的热门话题之一,他们的择业心理与过去相比产生了较大的变化。本文将通过对毕业生择业心理倾向的分析,提出改进大学高年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建议。 一、毕业生择业的心理倾向 (一)、对择业顾虑重重,对学校和用人单位存在着一定的不信任感。近年来,高校毕业分配的透明度逐渐增大。在我校八八、八九、九○届实行的由学校推荐、毕业生填报志愿、用人单位择优录用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的实践中,约有1/3的学生认为这种方式给他们提供了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为了适应鞍山经济发展,加大引进本科毕业生来鞍山建功立业的力度,同时为这些人才创造施展才华的宽松环境,鞍山市成立了大学生工作站,建立了人才集体户口,到目前为止,已有277名外省市本科以上学历的毕业生进站落户.……  相似文献   

14.
今年,我院将有十一个专业的535名大学生和85名研究生于寒假毕业。衡量一个毕业生是否真正合格,不但要看他在校学习期间德、智、体发展的情况,而且还要看他对待毕业分配的态度和在工作岗位上的表现。搞好今年毕业分配工作,对于恢复和发扬“文  相似文献   

15.
<正> 大学生毕业分配是其人生征途中的重要转折,涉及者几十万,牵动了千万家,联系着全社会。在这事关“前途命运”的特殊时刻,毕业生心态复杂多变。了解、研究其心理态势,采取相应对策,这对于增强毕业生思想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稳定毕业生情绪和稳定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为此,我们通过谈话、访问、调阅书面材料、座谈会等形式,与四川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等国家教委和部属院校学生谈话120余人次,与安徽大学、安庆师范学院等省属院校学生谈话90余人次,阅读毕业赠言300余份,毕业生思想小结20多份,走访专职团干、毕业班辅导员、校系毕业生分配机构工作人员20多人,调查了八九、九○届毕业生的择业求职心态。  相似文献   

16.
角色的转换——对高校毕业生择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业分配,是大学生人生道路上的一个重要转折,也是大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作贡献而选择岗位的时机。一般说来,大学毕业生涉世不深、经验不足、职业目标不确定,以至无所适从、见异思迁,对分配的期望值越来越高。他们对未来怀着种种希冀,同时对陌生的工作、生活又有些茫然。因此,在毕业生分配阶段,对高校毕业生进行择业教育是个极好时机。实践证明,抓紧、抓好这个时机,能为整个毕业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使毕业生能愉快地走上工作岗位奠定良好的基础。相反,忽略、轻视了这个时机,采用强硬性的行政手段,势必造成人才的浪费和由此引发的社会间题。所以,针对大学毕业生的心理素质,深入、细致地做好高校毕业生的择业教育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毕业生分配和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际经验,就高校毕业生择业教育谈谈一些初步看法。  相似文献   

17.
<正> 一九八三年我们怀化师专中文科对毕业分配在黔阳、洪江、会同、靖县等地工作的学生,进行了填表式的调查,根据收回的调查表统计,在“你在师专学习时最不喜欢的课程”一栏中,70%的毕业生填写的是《教学法》。为了有效地收集反馈信息,改进教学方法,我们又下到中学和一部分毕业生进行座谈,在座谈中大部分学生反映:工作后才知道学习《教学法》的重要,后悔在校没好好学。  相似文献   

18.
为适应高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的需要,保证毕业分配工作的顺利进行,近年来,我们深入到学生之中,了解他们对毕业分配的心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使他们认清形势,正视现实,端正自己的择业志向,愉快地奔赴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19.
一、基本情况(一)调查时间与范围1992年7月至1992年12月,历时6个月,我们对包括同心、盐池县在内的13个市、县1983年以来的543名毕业生进行了全面调查.(二)调查目的这次调查的内容一是了解毕业生的适应工作情况;二是了解用人单位对农业专业中等技术人才的需求.目的在于加快我校的教育改革,为农业战线培育出更多、更好的人才.我校自复校十几年来,没有全面系统地搞过这类调查.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样的调查很有必要,其反馈信息对加快农业中专教育改革,提高教学质量,调整专业结构都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工科大学毕业生的质量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毕业生的质量到底如何?培养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为此,我们从1988年起对在校大学毕业生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1990年我们又以书面等形式向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在调查的基础上,对影响工科毕业生质量的因素进行了初步分析。虽然样本的采集还不够,但可见一些明显的倾向性,可供深化教育改革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