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生物肥含有多种生物活性菌、生理活性物质、腐植酸和微量元素,具有活化土壤养分、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显著作用。与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有益微生物在释放氮、磷、钾养分的同时,使肥料养分更具活力,减少土壤固定和流失,达到保水保肥、延长肥效、发根壮苗、减少病害、促进生长、增产增收的特殊效果。  相似文献   

2.
从控制养分释放着眼在农业生产中,施肥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但是,影响肥效的因素很多,例如,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雨水多,施下去的肥料很容易流失;而在酸性红黄壤地区,土壤中含有较多的铁、铝等物质,施下去的过磷酸钙,常常会形成极难溶解的磷酸铁或磷酸铝,使作物难以吸收利用……因此,长期以来人们就在研究如何有效地控制养分释放,减少养分损失,充分发挥肥料的效益,进一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过去,这方面的研究大都偏重于改善肥料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  相似文献   

3.
肥料是现代农业生产中投入最大的一类农业生产资料.约占农业生产总投入的二分之一。据联合国粮农组织(IFO)估计.肥料在农产品增产中的作用占40%~60%。可见解决好肥料的生产及施用问题事关重大。肥料的概念最早形成于1840年德国化学家李比希提出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和“养分归还学说”。根据李比希的农业化学思想.国际肥料工业协会(IFIA)将肥料定义为(1)能供给土壤养分满足作物高产需要;(2)补偿因植物收获、淋失和气态挥发所造成的土壤养分损失(3)能维持和改善土壤肥力状况的农用生产资料。这一定义从肥料的使用价值上说明了肥料应具备的功能属性。  相似文献   

4.
肥料能供给植物养分,保持或改善土壤理化性能,对植物生长、产量、品质、抗逆性起促进作用.本文对当前农业生产中常见肥料分类讲述,介绍其功能和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农村大量的农林废弃物有待开发利用,与此同时传统的速效肥料中的营养物质利用率较低,且污染严重,而新研发的高分子包膜缓释肥效果较好,但价格昂贵,若包膜材料残留在土壤中易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农村迫切需要更廉价,无污染的包膜肥。环保型缓控释肥料养分溶解和释放速度较缓慢,具有提高作物养分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并显著降低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等特性。与传统肥料相比,缓控释肥具有明显的环境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现代农业是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形式发展,由于大量有机化肥的使用,使土壤中有机养分逐渐降低,因此以新疆瘠薄土壤为研究方向,通过实验方式制备生物有机肥料为该地区果蔬种植提供最佳土壤养分条件。首先,以花生饼和菜籽饼为主要原料,以醛渣、酒糟、鸡蛋壳及菌种为辅料发酵成为基质微生物复合有机肥料,利用重铬酸钾测定上述有机肥料的有机质含量,并采用凯氏定氮仪、碱熔-钼镝抗比色法及吸收分光光度法等方法检测各肥料中的全氮磷钾等元素含量;然后,在实验区域种植番茄后并施加花生饼肥料、菜籽饼肥料及有机化肥,结果显示施肥后土壤中的有机生物质、土壤酶活性及其他性质酶活性等养分明显增加,且该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低于化肥施肥果实。  相似文献   

7.
乡(镇)级区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该文采用传统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了乡 (镇 )级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与分区管理技术。结果表明 ,菜田土壤主要养分N、P、K、Mn、Zn、Fe等尤其是P、Mn和Fe的速效含量明显高于粮田 ,种植制度和土壤肥料有关的管理历史是对土壤养分进行宏观分区管理的一个重要依据 ;粮田土壤N、P、K、Mn、Zn和Fe普遍缺乏 ,不同土壤养分的变异情况各不相同。整个区域土壤N、P、K、Mn、Zn等主要养分速效含量的空间变异性存在着半方差结构 ,在较大范围内存在存在着空间相关性 ,这一基本趋势对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是有利的。粮田区域土壤养分速效含量呈现较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 ,对土壤主要养分N、P、K、Mn和Zn可分别分成 2、3、2、2和 2个养分分区 ,因而对这 5个土壤养分进行分区管理可行。作物高产优质分区平衡施肥技术在小麦和玉米上使产量分别增加 1 0 9%~ 1 2 5 %和 1 2 5 %~ 2 1 7% ,使经济效益分别提高5 89 97~ 74 6 5 6元 hm2 和 5 2 9 6 2~ 1 34 3 4 5元 hm2 。  相似文献   

8.
近日 ,陕西省磷肥应用战略学术研讨会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保所召开 ,全省 5 0余位土壤肥料专家、学者及市县土肥站负责同志参加会议。与会人员结合各自工作实际 ,就全省土壤磷素现状、科学施磷技术、磷肥应用战略研究等作了学术报告 ,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会专家建议在全省全面开展肥料施用调查 ,弄清土壤养分家底 ,分区实施“减量、隔年施磷”技术 ,减少农业生产成本 ,提高农民实际经济收益 ,节约磷肥资料、改善生态环境。今年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山仑院士、郝明德研究员关于在陕西省关中、渭北地区推行“实施减量、隔年施磷…  相似文献   

9.
中国养分资源利用状况及调控途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提高养分资源利用效率不仅能增加农业的系统效益和农民的直接收益,而且能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并改善人类生存的环境质量.土壤是最大的养分资源库,化肥、有机肥中的肥料养分资源和大气、水体中的环境养分资源又是土壤养分的重要补给源,农用矿产资源中含有作物需要的多种养分元素,是生产化肥的原料.本文分析了各类养分资源在我国的分布、利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养分资源合理利用的调控途径,其一是充分了解养分资源的时空变异特征,有针对性地调节养分供应状况,以提高养分资源利用率;二是养分资源的宏观管理与微域调节相结合,以获得养分资源利用的最大效益;三是无机养分资源与有机养分资源配合施用,养分资源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相结合,以保持养分供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2008年石家庄市土壤养分调查表明,全区土壤养分含量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结果比,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氟舍量均有所提高,有效磷提高幅度较大,速效钾含量呈下降趋势,全市氮磷钾肥投入逐年增加,但投入结构不合理,产投比失调。增施有机肥、大力推广秸还田、调整化肥投入比例、提高肥料利用率、实行有机无机相结合的培肥措施、改善施肥方法,是调控土壤肥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2,(9):F0002-F0002,I0001
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土壤退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董元华研究员带领课题组开发了经济、实用的绿色施肥生态调控技术体系。该技术应用生态学原理,突破了仅基于作物养分需求的现有施肥技术,初步建立了同时满足作物需求和土壤生物需求的生态系统施肥技术,提高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有效抑制土壤连作病害,在显著降低肥料和农药施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内在品质。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6)
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抽样检验中不难发现,肥料的标识往往存在诸多问题。肥料的标识错误经常直接或间接的给消费者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基于此,本文主要就肥料名称、养分含量、肥料标准等十个方面的错误进行列举,并提出相关解决措施,以便引起肥料生产企业和管理部门的重视,减少由此引发的消费者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3.
沼肥是沼气发酵的残余物,它除了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大量元素外,还含有对油桃树生长起重要作用的硼、铜、铁、锰、钙、锌等微量元素,以及大量有机质、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等,养分全,肥效长,是公认的优质肥料。近年来各地沼气应用也比较普遍,沼肥又具有原料来源广、成本低等特点。油桃园施用沼肥,不仅能满足油桃生长所需各种养分,而且养分容易被吸收利用,肥效快而持久;同时连年施用又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保水保肥抗旱能力。对增加油桃树产量、增强抗逆性,减少病虫害,提高果实品质都有非常明显的作用。通过试验示范,油桃施用沼肥,可使平均每亩增产500公斤,增收近千元。  相似文献   

14.
水肥一体化技术是将灌溉与施肥融为一体的农业种植技术。水肥一体化使借助压力灌溉系统,将可溶性固体肥料或液体肥料配兑而成的肥液或灌溉水一起,均匀、准确地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采用灌溉施肥技术,可按照作物生长需求,进行全生育期需求设计,把水分和养分定量、定时,按比例直接提供给作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河北省蔬菜面积稳定在120万hm2左右,产量在7000万吨以上,居全国第2位。其中,设施蔬菜比重占到50%~60%,以设施黄瓜、番茄种植规模最大。然而,由于规模化经营程度低,仍以一家一户式经营为主,加之农民日常管理存在盲目性,导致不合理施肥问题表现突出,以肥水投入超量、养分配比失衡、供需时期失调表现最为明显。由于目前国内日光温室蔬菜养分供需协同调控研究基础薄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农业资源环境研究所组织实施了“日光温室黄瓜、番茄肥料减施增效机制及施肥技术”项目,负责人为张彦才研究员。课题组针对河北省日光温室黄瓜、番茄生产中不合理施肥问题,以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和维护温室菜田可持续利用为研究目标,采用氮磷养分总量控制、有机养分替代、肥水优化管理田间定位试验和15N示踪技术,从理论参数、养分推荐技术、肥料减施增效与菜田可持续利用途径三个层次对日光温室黄瓜、番茄生产合理化施肥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明确肥料减施增效机制和养分供需协同调控参数的基础上,建立了日光温室黄瓜、番茄养分精量化推荐技术,提出肥料减施增效与菜田可持续利用途径与模式,构建了日光温室黄瓜、番茄优质高效施肥技术体系。该成果的推广应用解决了生产中不合理施肥问题,提高了养分利用效率,维护了菜田土壤持续利用,对实现日光温室蔬菜可持续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采用相对产量法,对商南县2009~2012年度花生“3414”试验资料进行汇总、分析,结合土壤养分分布状况,制定出花生土壤养分丰缺指标,获得肥料利用率N素为24%、P素是36.3%、K素是28%,肥料农学效率N素为6kg/kg、P素5.8kg/kg、K素6kg/kg、肥料偏生产力N素为28.2kg/kg、P素30kg/kg、K素34.9kg/kg、化肥贡献率N素为21.6%、P素20.6%、K素18.1%;采用类均值法、边际效应分析法,对三元二次方程进行分析,取得不同肥力水平下的N、P、K最佳施肥量;应用肥料效应函数法确立的花生推荐施肥指标,对于指导商南县花生配方施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我国日益严重的土壤退化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在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9GB24910540)等的支持下,以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为主,开发了经济、实用的绿色施肥生态调控技术体系。该技术应用生态学原理,突破了仅基于作物养分需求的现有施肥技术,初步建立了同时满足作物需求和土壤生物需求的生态系统施肥技术,通过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免疫能力进而提高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养分吸收利用效率,有效抑制土壤连作病害,在显著降低肥料和农药施用量的同时,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内在品质。具体开展的研究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8.
辽河平原是我国温带农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辽河平原农业的高产高效对于巩固东北粮仓的"稳粮增效"具有重要作用。但是,由于耕地数量不断减少以及长期高强度利用造成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加剧,辽河平原农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中国科学院沈阳生态实验站围绕区域农业生产和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立足农田生态系统的长期监测和研究,揭示了不同养分管理模式下农田土壤综合肥力的演变规律。利用同位素示踪技术,明确了肥料氮素在农田生态系统的保持和转化以及调控机制。通过农田土壤"以碳控氮,碳氮平衡"管理模式的构建,建立了雨养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综合配套栽培技术体系。通过研发环境友好型稳定性肥料,实现了肥料减施增效,降低了面源污染风险。通过研究-示范-推广有效结合,土肥高效管理为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提供了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肥料的特点及研究的技术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微生物肥料以有益微生物为主,配以有机肥养分和无机肥养分而形成的一种融有益微生物、有机肥、无机肥于一体的“三合一”肥料。我国长期以来微生物肥料的研究与发展,主要在根瘤菌肥料方面。这类肥料固体含活菌数2亿个/me以上、液体含10亿个,ml、颗粒1亿个,ml,有机养分含量也在20%以上,还含有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有益成分,营养全面性能优良,无毒无害。它的开发有利促进作物增产,培肥地力,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众”:农业上施用肥料的重要性,是很早就知道了的,可是肥料究竟起了些什么作用,却一直不够了解。一八四○年德国农业化学家李比希提出了“植物矿物质营养学说”。这个学说提到了植物的养分供应,可是只是从化学作用变养分供应,所以局限性很大.李比希和他那个‘农业化学派’的学者们以为这就已经完全解释了肥料的作用,不免犯了严重的片面观点。按照这个学说,施用有机肥料、休闲、种绿肥、牧草都是错误的,不但在实践上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在思想上妨碍了对土壤、肥料的进一步认识。以后虽然进行了很多研究,如证明了土壤物理性状、物理化学性状等也有很大关系,但这些成果只是修正和补充了李比希的学说,并没有根本改变那种机械地了解土壤的观点。甚至于以往虽然也研究了不少关于动植物和土壤微生物的作用,却仍然机械地把这些作用看作是一些孤立的、死板的作用。一直到现在为止,英美资产阶级国家里还流传着这种学说。先进的苏联土壤科学告诉我们,岩石之所以会变成土壤,土壤之所以有肥力,是因为土壤里存在着生命活动。一旦生命活动停止,土壤马上就会不再是土壤。因此无论了解土壤,增施肥料,都应该从土壤里的生物作用(植物,土中动物如蚯蚓,特别是土壤微生物)着眼,也只是这样根本地改变观点,才能分析批判过去科学的成果,建立完整的对土壤的看法。这是农业科学中的“生物学路线”,它是苏联科学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丰富的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因此可以产生完全崭新的成就,为农业科学开辟广阔的发展道路。威廉斯院士创造的草用农作制是这个路线的成就,这里介绍的李森科院士创造的‘有机质肥料、石灰和磷肥的混合施肥法’也是这个路线的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