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悲为美”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学风尚,《聊斋志异》虽是一部文言志坚小说,但无论从它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还是以理想世界的歌颂,以及艺术意境和艺术格调等几方面来看,都具有浓郁的悲剧意蕴,本文对上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2.
重优美、多感伤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传统美学风尚,《聊斋志异》虽是一部文言志怪小说,但无论从它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还是对理想世界的歌颂,以及艺术意境和艺术格调等几方面来看,都具有浓郁的感伤的美学风致。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论述。  相似文献   

3.
在《聊斋志异》的人花相恋故事中,蒲松龄以高超的手法创造出理想化的形象和曲折动人的情节。由于作者对现实人生的敏锐感受和深刻洞察,这些幻想故事中蕴藏着真实的情感和人生哲理。引发生命悲剧的原因有很多,从悲剧的发生本质上讲有偶然性悲剧和必然性悲剧两种。蒲松龄将人生最本质的缺憾与无奈融入奇幻浪漫的人花相恋故事中,因此在他笔下那个唯美浪漫的虚幻世界深处,萦绕着若隐若现却又挥之不去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4.
5.
《汉宫秋》一直被称为中国式悲剧的典范。本文运用中西理论论述了悲剧及悲剧意识、昭君的悲剧美以及本剧题目的文化底蕴。从剧本本身、历史加工、作者身世、时代、政治、社会、文化、哲理等多层次多角度深入挖掘了《汉宫秋》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6.
《九歌》原是楚国南部流传的民间祭神乐歌,后经屈原的艺术加工与创作而流传下来。在遭受政治上的打击和迫害之后,屈原所抒的是请缨无路、报国无门的悲哀和怨愤,从而使《九歌》具有独特的悲剧意蕴。  相似文献   

7.
中国古代小说中的狐意象,源于远古时期先民的图腾崇拜意识。两汉时期,它呈现出瑞兽和妖兽的双重身分。从六朝到唐代,狐在被神化和妖化的同时,也不断地在向人的方向发展,逐渐获得人的外形和气质。到了明清时期,文学作品中狐的形象和内涵更加丰富多彩,其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也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尤其《聊斋志异》中具有人形美、人性美、人情美的狐意象,既是作者寄托情感、慰藉心灵、超越现实、实现生命价值的载体,更是那个时代社会、文化状况的反映。  相似文献   

8.
管文茜 《文教资料》2012,(33):38-39
《聊斋志异》中的悲剧性,多源于时代的创痛和作者的不幸。悲剧性不仅显现在数量颇多的悲剧小说中,也隐现在其余不少结局美好的故事里,呈现出一“显”一“隐”两类不同的悲剧色彩。相较之下,前者更具悲剧效果,后者则胜在余味深长。两者不同的悲剧效果,共同构成了《聊斋》与众不同的悲剧魅力。  相似文献   

9.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纷芸多姿,呈现出有剐于以往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不同的风貌。变形幻化让她们突破了传统女性、普通女性人物的单一化范式,代言了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审美理想,对女性审美意蕴作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10.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纷芸多姿,呈现出有别于以往文学作品女性形象不同的风貌。变形幻化让她们突破了传统女性、普通女性人物的单一化范式,代言了作者的社会态度和审美理想,对女性审美意蕴作了极大的开拓。  相似文献   

11.
《聊斋志异》刻画了众多狐狸精形象,构成了一个有声有色、纷繁复杂的狐狸精社会,通过对各个狐精故事的考察,探索其中的相关细节,可以从包括姓氏、籍贯、经济、教育、婚姻、成员突出特性等等在内的多个方面对全书的狐文化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发掘和阐释。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一部短篇小说集,本文从散文创作、欣赏的角度,对其部分篇章的构思、意境、语言、人物形象等作了详细阐述,揭示出其散文艺术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的语言具有诗歌语言的含蓄、凝练、意境和情味,体现出诗美的特征。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叙事过程中的古典浪漫;二是绘景时刻意营造古朴空灵的意境;三是写人时致力于形象独特的神韵。  相似文献   

14.
"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独有的理论范畴,是文学审美更高层次的境界,多应用于古代诗词的品评当中。叙事文学作品在诗词的长期熏陶影响下,同样可以营造出美的意境,因此,对其的品评同样可以从意境的角度来进行。《聊斋志异》采用文言进行创作,寥寥数语便创造出了各种意境,达到了不同的艺术效果,呈现出不同类型的意境之美,诸如诗化的纯美性意境,朦胧性意境,恐惧性意境。这些意境的生成不仅与语言的含蓄蕴藉关系密切,而且还在于作者能够将真情实感很好地物化。意境营造的出现,是对文言小说模仿史书叙事的突破,它延缓了小说的叙事节奏,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  相似文献   

15.
《聊斋志异》塑造了众多富有才华的女性形象,她们不仅貌美如花,而且才能超人。作者主要刻画了女性的考试才能、表达才能、管理才能、医疗才能、任侠才能和医疗才能等,反映了作者进步的女性观,对于今天消除性别歧视,促进男女平等,具有深刻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6.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更接近现代理想的女性,她们经济独立,这一点最具有时代意义。这些女性,虽然不生活在人间,但他们聪慧、善良、果敢,能理解人间疾苦,区分善恶美丑,迷人仗义,在此渲染下,我们往往体会到的是真与善,是人性与心灵之美。聊斋里的女性形象干姿百态,构成了一幅中国文学史上前所未有的女性画卷。尽管这些女人是以鬼狐怪的面目出现的,但是完全具有人的灵性,在这一个方面我们也可以看到在那个时代,虽然还找不到真正属于女人生活的空间,但在女性自身努力上,却凸显了人性的美丽和真善。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论述语言运用的技巧。虽采用文言,却具有新鲜活脱的语言风格。在绘声、绘影、绘神等方面,文章作了深入具体的分析和阐述。第二部分论述蒲松龄改编的艺术。凡是被作者采用的文字资料,无不进行了精心的加工,使原作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和艺术形式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升华,本文分析了“点铁成金”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聊斋志异》的语言,典雅工丽、生动活泼,极富表现力.本文主要是从语言典雅美的特点进行论述的.《聊斋志异》很多单个句子中都引入了典雅、古朴的语词,同时以此构建许多雅致的情节和堪称典雅典范的篇章,这些共同为作者构筑语言典雅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9.
从姓名文化的跨文化翻译方面对英译本《聊斋志异选》进行评析,探讨书中体现的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及译者的处理方法。指出在姓名文化的跨文化翻译中译者应该利用多种策略,以便让外国读者更好地感受其中的文化内涵,更好地欣赏《聊斋志异》的语言艺术,进而加深对中国独特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