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电视剧《末代皇帝》播出时,正碰上电影《末代皇帝》上演。这两部作品采用的是同一个题材,但是创作者却出自两个文化北景十分不同的国家。评论界和观众将这两部作品进行比较,是很有意思的,能启发人思考一些问题,我从中也很受益。有人说电影是艺术品,电视忠实再现了历史。其实我在写作时,并没有把再现那段  相似文献   

2.
作为1964年定本《我的前半生》的责编,王兰升与溥仪有过多次交往。在他的眼中,末代皇帝早已成为了一个普通人  相似文献   

3.
许菊萍 《视听界》2008,(2):97-97
2006年,为纪念长征胜利70周年,张家港人民广播电台推出了特别报道《永远的丰碑》。作为一个县级电台,要不要推出这组大题材报道,在最初进行节目策划时,曾引起了大家的争议,但最终还是推出了这组报道。节目播出后,获得了广泛的好评。我台另一档大题材节目《台商眼中的中国入世五周年》也获得苏州市广播“彩虹”一等奖、江苏省广播“彩虹”三等奖。  相似文献   

4.
正新旧交织的媒体生态2013年6月,军旅题材电视剧《战雷》刚在北京卫视开播,就给远在山东沂源县的军迷们送去一股热效应,百度贴吧"沂源吧"挂出一条帖文《军迷们听说又一部军旅电视剧即将开播》。无独有偶,2011年,军旅题材电视剧《我是特种兵》开播不久,百度贴吧中也诞生了"我是特种兵吧"。伴随信息网络技术迅猛发展,新媒体攻城掠地,呈现出与传统媒体并立的态势。2014年6月12日,全新的《人  相似文献   

5.
娱乐大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看电视总会想起郑钧的那首歌:“我换了一个台,又换了一个台,却始终逃不出清代”。——从年初热播的《孝庄秘史》,到最近刚放完的《至尊食王》、《非常公民》;从开国之君皇太极到末代皇帝溥仪,满清的朝野后宫就这么成为电视制作人的淘金宝地,成为老百姓们茶余饭后的最佳谈资。  相似文献   

6.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先后在《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新华日报》、《中国乡镇企业报》、《南通日报》等中央和省、市级报纸上发表头版头条新闻近120篇。今天回眸这120篇头版头条新闻的采写过程,体会颇深。头版头条是报纸的“眼睛”,那么什么样的新闻才能成为头版头条呢?在选择重大新闻题材时我注意把握以下4个方面:一是抓好基层党委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题材。所谓重大题材,是指新闻作品的内容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在全国有很大影响,为社会所关注。地方党委、政府在贯彻落实党中央方针政策的过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7.
我国电视制片人制起源于80年代中期。最先是由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在《红楼梦》《西游记》《末代皇帝》和《中国姑娘》4部电视连续剧摄制中,引入电视“制片人”管理机制的。此后,中央电视台又于1993年5月在第一个早间新闻杂志型栏目《东方时空》中试行了制片人制...  相似文献   

8.
姚伟 《声屏世界》2013,(11):41-42
近年来.军旅题材电视剧在电视荧屏上层出不穷,占领了不俗的收视市场。观众对军旅题材的热爱更是影响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对大学生入伍、高中生报考国防生起到一定的宣传和激励作用。部队发生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激烈的战斗场面,以及战士们的铁血铮铮、侠骨柔情无不吸引着观众。从高收视收官的《士兵突击》《我是特种兵》《第五空间》《我是特种兵之利刃出鞘》《火蓝刀锋》等可以看到,  相似文献   

9.
作为部队的电视宣传工作者,冷冶夫和他的战友们肩负着明确的政治使命,即宣传新形势下部队的革命化、现代化建设,沤歌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多年以来,冷冶夫及其合作者为完成这庄严的使命,长年累月在基层部队拍摄,创作出了《牧牛人》、《教书先生来了》。《胖连长和他的连队》、《女子特警队》、《女特警雷敏》、《潜伏行动》、《国旗护卫队》、《女兵班长黄圆新》、《放映员王善军》等一系列优秀军事题材纪录片。综观冷冶夫创作的系列军事题材纪录片,我们发现强烈的纪实性是其明显的特点。《中国电视专题节目界定》一书,对纪录片做出了…  相似文献   

10.
一切都似乎是在不经意中发生的。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有人说我去年另辟蹊径,寻出一条自己的路子,在重大题材上有所尝试。说实在的,去年的一年,在忙乱中我几乎是遇到什么写什么,很少有另外的想法。这里,只能回过头去,寻找一点采写的体会。(一)我感觉中的“重大”1992年聂荣臻逝世,我很快写出了近万字的《十大元帅都走了》的稿子,被《中国青年报》和《中国工商时报》抢着先后在两天时间里用整版刊登,接着被几十家报纸转载、连载,全国发行量最大的《读者文摘》以6个页码的篇幅在头条全文转载。如果说重大题材,这是我写的第…  相似文献   

11.
1998年11月13日在《通川日报》刊出的通讯《父子竞选村主任》(见附稿)有幸分别获得1998年度四川省新闻奖一等奖和中国地市州盟报好新闻一等奖。每当与编辑部同仁谈及《父子竞选村主任》时,他们几乎第一句话都是说:“那篇稿子题材确实很好。”不少新闻界同仁在谈论创好新闻作品时,都首先强调要有好的新闻题材。好新闻作品必须有好新闻题材,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基本前提。然而,我采写《父子竞选村主任》后的体会是,有了好的新闻题材还必须下功夫采访与写作,才能充分反映题材的新闻价值,从而才有可能出现新闻价值高的新闻…  相似文献   

12.
笔者在翻阅9届“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集时,被一篇题为《战士李向群为抗洪抢险捐躯》(原载《湖北日报》1998年 8月 25日)的人物消息吸引住了。当我认真仔细地阅读完全文之后,我认为这篇人物消息荣获二等奖是当之无愧的。从写作上来说,这篇消息的特点主要在于下述三点: 一是选择的题材有重大政治意义。我国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因此,尽管新闻作品的题材应该丰富多彩,但必须抓住党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题材做文章。这篇报道,通过反映李向群为抗洪抢险英勇献身这一事实,体现了中国…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国产现实题材影片《我不是药神》《狗十三》《找到你》《无名之辈》《西红市首富》《嘉年华》《我不是潘金莲》《亲爱的》等遍地开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我不是药神》(31.00亿人民币)、《西红柿首富》(25.48亿人民币)、《无名之辈》(7.95亿人民币)、《亲爱的》(3.45亿人民币)、《找到你》(2.85亿人民币)等影片更是获得了超高的票房,并在全球范围内带动了现实题材话题"进口药物""打击拐卖儿童犯罪""职场妈妈"的井喷式发酵。本文梳理出中国现实题材电影的成功传播策略,以期对同类型其他电影的制作和宣传提出可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4.
关于电视剧题材规划与创作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电视剧题材格局中,现实题材创作在历史剧、古装剧、戏说剧的冲击下,精品佳作鲜有呈现。近年来,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对此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从题材规划与立项播放许可与管理各个环节入手,为反映人民生活的现实电视剧创作营造有利环境,从而更好地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近期热播的21集电视连续剧《有泪尽情流》就是现实题材创作中的一部力作。2005年4月16日,中国传媒大学影视艺术学院、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等单位特联合举办了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暨《有泪尽情流》作品研讨会,与会的各位领导、专家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为此,本刊特约请部分领导、专家及《有泪尽情流》编剧倪学礼先生分别撰文,从宏观与微观多个层面对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发表真知灼见,集结为本期专题,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承润抱冲斋     
十月金秋,为《范曾散文三十三篇》修订事,拜访抱冲斋。 范先生依然一袭中国装,满脸祥和,热情地招呼我坐下。问候之后,猛抬头,见壁上几幅大作仿佛墨迹未干。题材是先生最钟情的《钟馗神威》、《老子出关》、《桑麻絮语》和《相鼠有皮》。我窃喜三生有幸,能在这第一时间第一地点,得饱眼福。  相似文献   

16.
2003年12月下旬的一天夜里,我又一次拿起了《当代》2003年第6期。此书中的其他作品我都看了,就因为不喜欢农村题材的作品,我一直没兴趣去看占了很大篇幅的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农民调查》。但那一个夜晚,因为无书可读,我硬着头皮开始读《中国农民调查》。没有想到,我读它几近读到了清晨。我的心海  相似文献   

17.
6月7日,我的长篇人物通讯《打工打出个省劳模》一在《江海晚报》名人周刊《江海之子》栏目发表后,市领导和不少市民很快作出反应:鞠长春这个典型人物抓得及时,具有时代特征;他的事迹非常朴实、生动、可敬,有看头;《江海之子》首次刊登农民工题材的人物,也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写这篇通讯,可以说是机缘凑巧,偶然拾来,也离不开同仁们的相助。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的普利策新闻奖评选,华尔街日报一组关于中国题材的报道获得了国际报道奖,其中《“血铅事件“敲响环保警钟》、《“长江女神“芳踪已逝》、《中国赤脚医生打响环境保卫战》等几篇涉  相似文献   

19.
我同《中国记者》这位老师相识,还是在她创刊之初。1986年底,当我从《新闻业务》上看到次年三刊合一的《中国记者》创刊的消息,立即对她的内容介绍产生了兴趣,当即决定自费订阅,把这位不见面的“家庭教师”请进门。 《中国记者》就这样闯入了我的生活。她品位高,质量好,内容丰富且又图文并茂,深深地抓住了我和我的同事们,就连我正在读小学的女儿也受到感染。她和我“约法三章”,每期的《中国记者》一到,必须拿回家让她先睹为快。有一次,我突然发现宝贝般珍藏的几本《中国记者》竟不翼而飞了,火冒三丈叫来女儿:“你说说,我那些书都哪去了?”她也不示弱:“不就是几本书嘛,还值得你发火,你看完了,借给我的同学看看还不行?”啊,原来如此!没想到《中国记者》有那么大的吸引力,把孩子们也抓住了!我真为她高兴,提笔写成一篇文章:《愿<中国记者>培育出一代又一  相似文献   

20.
50年前,一本记载中国末代皇帝生活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全本公开发行,至今印数超过数百万册。然而这本由出版社编辑代为撰写的“忏悔录”并非溥仪的原稿,直至2010年岁末,那本曾经只供“17级以上政法干部阅读”的真正的溥仪自传,才得以正式公开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