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小龙  宋敏 《河北广播》2007,(5):46-46,48
前段时间,全国媒体沸沸扬扬的“纸箱馅包。子”假新闻事件给我们新闻工作者再次敲响了警钟。这再次提醒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事实:虚假新闻泛滥成灾,已成公害。说到假新闻的泛滥,不能不把目光投向新闻教育。因为新闻教育是源头,是基础。  相似文献   

2.
杨阳 《新闻知识》2006,(2):71-72
如今虚假新闻时有出现,以至于与“有偿新闻、低俗之风、不良广告”成了“四大公害”。《新闻记者》自2001年起,坚持每年评选“十大虚假新闻”,由此可见虚假新闻泛滥程度滥之严重。  相似文献   

3.
参加今天的"维护新闻真实性、提高媒体公信力高峰论坛"暨"十大假新闻"评选十周年研讨会,首先要向<新闻记者>十年打假走过的历程表示敬意.<新闻记者>用它的行动阐述了真实是新闻的生命,真实铸就公信力,公信力铸就影响力的真理.  相似文献   

4.
  阿仁图 《新闻窗》2014,(1):4-14
14年来,每到年底评选当年的虚假新闻已经成为《新闻记者》的一项例行工作,虽然偶尔也会遭遇一些不同程度的诘问、挑刺、不解,甚至谩骂、官司,但我们坚信这种旨在提高新闻专业素养而进行的批评和探讨.有其毋庸置疑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丁柏铨 《新闻记者》2007,(12):100-102
吴强先生的《克服媒体报道简单化倾向——“隐蔽性失实”之我见》(笔者注:刊于《新闻记者》2007年第6期。以下所引吴强先生论述,均见此文。恕不一一说明)一文,就新闻报道如何克服简单化倾向的问题,发表了一些相当不错的见解,对诊疗此疾当是有裨益的。该文还就包括笔者在内的研究者对新闻“隐蔽性失实”或日“隐性失实”的研究进行了论析和评判,也颇能给人以启发。然笔者以为。文章作者在与“隐蔽性失实”相关问题上的观点,似乎还存在着可商榷之处。如对“隐蔽性失实”的概念应当如何认识?对媒体上屡屡出现的虚假新闻的现状应当如何估计?对新闻“隐蔽性失实”与媒体报道简单化倾向之间的关系应当如何把握?现提出一些浅见,以就教于吴强先生,也就教于其他方家。  相似文献   

6.
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人们发现新闻的面貌己然改变,新闻与文学、新闻与娱乐、新闻与各类资讯的界限日渐模糊,今天的虚假新闻花样繁多,比过去更凶猛也更具迷惑性,自2001年《新闻记者》发起评选“十大假新闻”以来,已在全国形成很大的影响。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是个再老不过的话题,笔者对近几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了不完全统计,学者总结的原因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媒体成因,媒体市场化进程中过分强调对经济效益的追求导致新闻失实,媒体因扩张人员剧增使得从业人员良莠不齐,媒体因管理不严导致假新闻出笼等等。  相似文献   

7.
朱健 《新闻记者》2005,(8):61-64
2005年第5期《新闻记者》发表陈先元先生的文章《传媒权力是大众社会的一种公权力》,文章在对大众传媒的根本属性和基本功能进行深入分析后指出,“就其性质而言,大众传媒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力,它应该为社会公众所拥有,不能为私人、团体、派别等少数人员所垄断”。陈先元先生对传媒公共性分析颇有见地,但认为大众传媒的权力是一种公权力的观点则有失偏颇,笔者认为大众传媒所拥有的是“权利”而非“权力”,下面将详加阐述。  相似文献   

8.
作为一个在高校教授新闻采写课程的青年教师,笔者苦于因为脱离新闻实践,所以鲜有机会参与当今新闻业界的实际运作情况,相应对新闻业界缺乏敏锐感知力。笔者时常有种恐慌,生怕自己在教授新闻业务的课堂上误人子弟,于是采用过许多补救办法:要求自己随时关注当今新闻界的实际运行情况和国内外重大时政新闻;时常与业界人士往来,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将在新闻第一线工作过的业界精英请到课堂上来与学生进行互动;将评报机制引入课堂,要求学生们定期评报,养成新闻阅评和信息收集再加工的能力。这些弥补措施在教学过程中都取到了很好的效果,但笔者始终认为,这些办法取代不了一本好教材在日常教学中潜移默化的指导作用。笔者采用过全国名校不下六七种此类教材,它们各有长处与益处,但笔者总感到缺些什么。为此,笔者曾苦闷过很长一段时间,这种状况在2005年暑假得以改变。笔者当时正在准备下学期的新闻写作教案,偶尔在书店发现了高钢先生著的《新闻写作精要》,翻阅几页后当即买了下来。如今两个学期已经过去,这本书的许多内容笔者都已经在课堂上辅以其他材料讲过,从课堂上学生们专注的神情我看出他们很感兴趣。  相似文献   

9.
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是对新闻从业者的基本要求。然而,这些年来,媒体虚假报道层出不穷,《新闻记者》杂志每年都会评选出"十大假新闻",这从侧面反映了虚假新闻的泛滥与影响。 虚假新闻不仅会对记者职业生涯、媒体的公信力产生严重负面影响,而且在社会矛盾集中出现的当下,还可能带来严重社会后果,甚至影响社会稳定。因此,杜绝虚假报道不仅是新闻行业的职业要求,更是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张坤 《青年记者》2004,(12):52-54
今年16月1日,新华社正式对外开通了“新闻热线”,有5名用户眼务部人员接听电话,除了承担群众信访工作外,对于重要新闻线索,编辑部还要及时判断、筛选和过滤,一旦发现有价值的线索立刻派记出击。运转两个月中,江西烟花爆竹爆炸案、小浪底沉船事件等具有全国影响的突发性新闻,都是从这个“新闻热线”中由“新闻报料人”(也有叫做新闻线人)报上来的。  相似文献   

11.
顾培德  凌坚 《传媒观察》2005,(12):34-35
2005年6月上旬,中宣部、中国记协、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北京召开了“坚决制止虚假新闻报道座谈会”。中宣部副部长李东生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时指出:“虚假新闻的存在是新闻界的耻辱。如果受众总是以怀疑的态度看待新闻媒体,新闻报道的社会影响、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就无从谈起。坚持真实、铲除虚假,事关新闻媒体的公信力,事关新闻队伍的形象,事关新闻宣传工作的声誉,事关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引自《中国新闻出版报》2005年6月10日第一版“重拳出击假新闻维护报道真实性”)  相似文献   

12.
倪嘉  马玉龙 《新闻知识》2004,(10):57-58
2003年,安康日报为了适应市场而推行了一系列改革,摄影部创办了图并重、以图为主的《广角镜》新闻摄影专刊,每周一期。编委会把它作为强化新闻图片宣传的手段,当做新闻和报纸改革的重要措施来抓。创办之初,我们就把《广角镜》定位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群众”上,力争用新闻照片的“广角镜”透视纷繁复杂的大社会,用生动、活泼、多味的内容和形式来吸引受众。创办仅一年多时间,就在读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新闻秀"--平民的还是大众的?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姜红 《新闻记者》2004,(12):19-20
当《新闻联播》这样的传统电视新闻节目还在坚守"播新闻"的报道方式时,各地方台晚间时段的新闻节目大都以轻松的"说"和"聊"的方式为更多受众喜闻乐见,而东方卫视的《东方夜谭》则在"说新闻"之外更增加了演绎新闻的成分,姑且称之为"秀新闻"吧。从循规蹈矩的"报新闻"、"播新闻",到随意轻松的"说新闻"、"聊新闻",再到多少有些越轨的"秀新闻"、甚至"演新闻",如今  相似文献   

14.
新旧年交替之际,全国新闻战线“三项学习教育”活动领导小组召开了“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题会议,强调要全面落实新闻报道真实、准确、全面、客观的原则,坚守新闻真实的生命线,杜绝虚假新闻的产生与传播,教育引导新闻从业人员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升职业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观,维护新闻工作的崇高社会声誉和新闻工作者的良好社会形象,确保新闻宣传工作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相似文献   

15.
叶利 《声屏世界》2006,(4):16-17
在传媒市场上,向来没有永远的赢家,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都呈现出一种各领风骚三五年的局面。从目前中国来看,娱乐节目市场似乎是从2000年开始风起云涌的“真人秀”的天下,而新闻节目则似乎是以2002年开播的《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为新宠。这仅仅是个巧合吗?纵观对于这二者的研究分析成果,笔者发现真人秀和民生新闻虽然看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领域内的事物,但是在二者的背后却是相同的渊源和精神,相似的话语和操作。在历史的同一时期出现的事物似乎应该具有某种程度的关联,也许不足为奇,但是两个不同领域内出现的事物的这种高关…  相似文献   

16.
民生新闻现在流行的解读,是"以民本思想为基点,用平民视角和人文叙事手法,表现普通百姓的生命、生存、生活与生计".表现形式上否定了宏大叙述,强调立足本地,侧重记录老百姓的日常琐事,主持人也舍弃过去正襟危坐的播报形式,靠"说新闻"提高与观众的"交流感".  相似文献   

17.
在人们印象中,“电视湘军”是靠游戏娱乐节目打天下的。在一个时期内,我也曾认为电视湘军在电视新闻方面的作为不会太大。湖南经济电视台的《新闻一时间》让人眼前一亮,改变了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本次全国新闻战线专项教育活动措施得力,成果丰富,必将对防范虚假报道,增强从业人员的社会责任感,维护媒体公信力,促进我国新闻事业的健康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2006年11月23日,《南方周末》刊发了一组对刚刚辞职的央视原足球解说员黄健翔的采访报道。报道由通讯《狷狂黄健翔》、访谈《“一个人抵抗体制当然遭人讨厌”》以及记者手记《过度防卫与过度阐释》组成。出乎意料的是,黄健翔对这组报道极其不满,认为记者“为了自己的稿子的轰动效应,就把一篇未完成的采访发了”,并且痛骂记者“变态无耻”。当事记者则在自己博客及媒体报道中加以驳斥。正如《南京晨报》所言,事件“开始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在这个故事里,有  相似文献   

20.
崔永刚 《青年记者》2007,(12):10-11
坚持“三贴近”,是一个媒体提升影响力的最佳路径。农村大众报作为中共山东省委主办的《大众日报》农村版,作为全省面向基层,服务三农的第一媒体,赖以生存的根基就在实际、生活和群众中。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对农村大众报来说,不仅是育人之计,而且是立报之本,所以,农村大众报始终把坚持“三贴近”作为报人的一种本能来打造和养成。[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