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正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既是人类的本质特征之一,又是民族识别的基本要素之一。由于中国南方许多民族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民族历史和文化主要靠口耳相传,聚居在武陵山的土家族和居住在中国西南乃至东南亚的苗族就是典型的例子。例如,土家族早期历史、民族迁徙、早期的社会生活只能从《梯玛歌》  相似文献   

2.
在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中,景颇族和傈僳族是受基督教影响很大的民族。景颇族是分布在中国、缅甸和印度三国的跨境民族,傈僳族是生活在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等的跨境民族。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上半叶,景颇族和傈僳族开始信仰基督教,在传教士的协助下,根据当地景颇语言和傈僳语言的发音,创制了景颇文字和傈僳文字,翻译出版了新约圣经、旧约圣经和圣经全书。民族文字的创制结束了景颇族和傈僳族没有文字的历史,并沿用至今,增强了民族文化意识以及民族自尊心和凝聚力,还出版了大量民族特色的出版品。  相似文献   

3.
朝鲜民族在15世纪中叶以前,一直使用汉字进行文字生活。自IM6年朝鲜朝世宗皇帝和集贤般的学者们一同创制了“训民正直”后,他们才有了可标记自己语言的独创的文字,并把每年的10月3日定为“韩文日”。这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有确切的创制年代和创制人记录的语言之一。它作为最便于学习和使用的表音文字,为消除文盲、提高民族素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训民正音并没能迅速得到普及,随之出现了韩双并用和韩汉混用的二元体制,即上层社会、士大夫和官吏们一如既往沿用汉文,而百姓使用韩文。灿烂的朝鲜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应…  相似文献   

4.
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综合分析法。对土家族板凳功的历史渊源进行分析,论述了在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土家族板凳功对民族地区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的影响。分析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土家族板凳功的可行性,以及提出土家族板凳功在民族地区高校的推广的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重庆市石柱县土家族民族文化保存与传播情况进行调查,发现石柱土家族居民对本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较强,愿意使用本民族语言进行交际,希望了解本民族文化,渴望本民族特有的文化习俗得到很好的保护。政府应该在政策和资金上对土家族文化发展予以扶持,加大对土家族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推广力度,同时加强宣传和教育,促进土家族文化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在特殊的历史场景中,文字可能作为一种争取民族权益、传承民族文化的工具。2010年怒族学会以棉谷音为基础音,创制了容纳怒族4个支系语言的怒族拼音文字。这一文字成为中国、缅甸、泰国怒族拼音文字方案的基础。缅甸怒族还将这种拼音文字作为一种争取民族独立政治共同体身份和表达民族诉求的手段。  相似文献   

7.
正语言是人类交际的工具,是保存、传授与领会社会历史经验、交流思想和进行智力活动的工具.任何一门学科,除了使用一般的文字语言外,还需要使用这门学科的特有的语言.在平面几何教学中,正确理解、表述几何语言对掌握概念、识别图形、推理论证都有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种种原因,初学几何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正中国1.1亿多少数民族人口中,约有6000万人仍在使用本民族语言。据相关统计,现在有13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和30多种少数民族文字。中国少数民族社会语言生活的可持续发展包括两方面,一是在民族地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二是依法保障少数民族使用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权力。中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国家语言生活中重要的知识载体和信息传播工具。中国绝大多数现代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知识信  相似文献   

9.
影视产业,从选择精美素材到影视传播利好,涵盖四个环节:影视创制准备(前期)、影视创制、精美影视产品和影视推广(产品、艺术和文化)。影视创制的三个核心要件和影视产业的三个基础要件是优选民族影视素材;故事脉络及主人公历史、文化溯源;影视角色和情节艺术再创造。以动画电影《白蛇缘起》为切入点,对影视创制的三个核心要件进行了探讨:选取具有民族性、艺术性,兼具普世性的民族传说、故事作为影视素材;对选定素材中的情节、人物、历史背景、自然环境进行历史、文化溯源;在具体的影视创制阶段,用国格意识、精品意识、工匠精神引领影视产品中主题、情节、角色、语言、动画、歌舞、音乐、场景(建筑)、符号、意象等的艺术再创造。为(动画)影视(产品)的艺术创制、影视产业的健康发展以及影视产品(艺术、文化)的有效推广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明代的乌江流域,土家等少数民族人口占主体地位,各民族都有自己相对独立的语言,生产力水平低,加上交通条件差,远离中原及江浙等经济文化发达地区,是全国典型的落后地区。但乌江流域的公办教育事业,却在明代起步并得到了较快发展,从而使土家族地区迈开了追赶中原地区的步伐,为乌江流域的社会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一是乌江航道开发,为密切乌江流域土家族群众与外界交流提供了便利条件;二是明代中央政府对教育的重视,从制度上保障了教育在乌江流域的推广;三是贵州建省和开科乡试,使乌江流域教育发展得到提速。  相似文献   

11.
英雄崇拜是世界各民族的普遍文化现象,是一个民族不竭的精神动力,塑造英雄形象是战争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在我国当代战争小说叙事中,英雄形象也是出现频率最高的话语符号,英雄形象的塑造、英雄史观的变迁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历程。这个发展历程与当代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密切相关,与当代作家对人和人性的关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双重国籍是指一个人同时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公民权或国民身份。我国不承认双重国籍。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我国可以有选择地承认双重国籍,进一步放宽中国海外华人绿卡中请条件,在我国境内具有中国国籍和外国国籍的双重国籍人,其国籍身份以其是否出境为判定标准,不宜承认东南亚华人双重国籍,与加拿大、美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对等承认双重国籍,在法律上建立海外华人子女选籍制度。  相似文献   

13.
活跃于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的北京《晨钟报》是当时京城民众舆论的一块重要阵地。它的“时评”栏目张扬一种积极的民族、民主意识,并以此考量社会新近发生的重大政治性事件。栏目的文章具有明确的政治指向;引经据典、鞭辟入里的评论使得该栏目具有很强的文学色彩。透视《晨钟报》“时评”栏文章的创作能够在钩沉历史的基础上再现二十世纪中国早期报人的办刊风格、社会责任以及强烈的新政治渴求。  相似文献   

14.
成就与问题:中国裕固族教育研究六十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以来,裕固族的文化生存与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特别是教育人类学者的重视.本文通过对1944-2003年间裕固族教育研究文献综述,肯定了裕固族教育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分析了存在的问题,以为今后更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基础文献资料和研究路径及方法.  相似文献   

15.
打破原有财经应用文写作课程的文种分类,以行动导向教学法为依据、模拟公司运营为基本链条,设计出微型社会的写作环境,增强学生实践感受,丰富写作素材.并综合运用游戏竞赛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实教学过程、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取整体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了云南省沧源佤族自治县125名佤族中学生作为被试,分析佤族中学生英语学习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1)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佤族中学生的本民族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的均值得分都高于3.0,整体上处于良好状态,但佤族中学生对本民族的认同度明显高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2)佤族中学生的学习成绩在本民族认同方面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性,但在中华民族认同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3)从民族认同的三个维度来看,英语成绩在本民族归属感、本民族文化两方面均达到了统计上的显著性,而与本民族社会认同、中华民族归属感、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和中华民族社会认同之间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美"是黎族称呼汉族的汉语音译,它最早源于黎族对临高人的称呼,临高人称母亲和特定女性为"美",并产生了大量以"美"贯首的临高人地名,黎族据此称临高人为"美"."美"在黎族的语境中是指与"我"不同的先进的人或先进的群体,后演变为对汉族的固定称谓并延续其寓意.由于汉族文化具有先进性,使其在黎族社会的发展中扮演重要的推手,黎族社会由此产生巨大的变革.  相似文献   

18.
求和谐、主平衡的世界观和安土乐天的生活情趣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尤其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对民族地区来说,构建和谐社会是其稳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这篇文章是笔者通过实际调查过程中的切身感受,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特殊条件进行分析,突出民俗文化力量对民族地区构建和谐社会的推动作用和必要性,认为在民族地区加快建设民俗文化是实现和谐社会的重要突破点和着力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北朝散文总体发展状况的全面分析、阐释,并结合民族融合、文化融合以及北方士人秉持的儒家文化传统三个方面,探讨北朝士人在创作上普遍存在的重"笔"轻"文"的功利文学观,以及传统的经世致用观念在北朝士人中间形成的牢固的关注现实思想,归纳出北朝散文"笔"盛于"文"的总体特征。北朝长期处于外族统治之下,民族矛盾较为突出,统治者和汉士族在文化上的差距难以弥合等,是最终形成北朝散文"笔"盛于"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新世纪十年来,女性写作发生了重要的变化,它较先前更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更关注底层女性的命运,更具知识分子视野和人文情怀。深具社会性别意识的女性写作范式,是新世纪女性写作乃至中国现代女性写作史上的珍贵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